简单回顾BASE理论

BASE理论是分布式系统设计中的一个概念,它包括基本可用、软状态和最终一致性三个核心原则。基本可用意味着在故障时允许部分服务降级;软状态允许系统在不同节点间存在短暂不一致;最终一致性则保证经过一定延迟后所有节点的数据会达到一致。这种理论是牺牲强一致性来换取高可用性的权衡策略。

一 概述

        BASE是Basically Available(基本可用),Soft-state(软状态)和Eventually Consistent(最终一致性)三个短语的缩写。

二 BASE理论

        基本可用:在分布式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允许损失部分可用性(服务降级,页面降级)。

        软状态:允许分布式系统出现中间状态,而且中间状态不影响系统的可用性,当然此中间状态是指不同的data replication(数据备份节点)中间的数据更新可以出现延时的最终一致性。

        最终一致性:data replication是指经过一段延迟时间之后达到的最终数据一致性。

Base理论是对CAP中的一致性和可用性进行一个权衡的结果,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当我们无法做到强一致性的时候,但是每个应用都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采用适当的方式来使得系统来达到最终一致性。

<think>我们面临的问题:在PowerBuilder中实现Base64编码的流式处理。 流式处理意味着我们可能无法一次性获取所有数据,而是分块(chunk)获取,然后逐块进行Base64编码,最后合并结果。 思路: 1. Base64编码原理:将每3个字节(24位)分为一组,然后分成4个6位的组,每个6位的组用一个Base64字符表示。 如果数据长度不是3的倍数,则需要进行填充(使用'='字符)。 2. 流式处理:我们需要维护一个缓冲区,用于存储不完整的组(即不是3的倍数的剩余字节)。每次处理新的数据块时,将上次剩余的字节与新数据块合并,然后处理尽可能多的完整组(3字节一组),并将剩余字节再次存入缓冲区。 步骤: 1. 初始化一个缓冲区(比如一个blob变量),用于存储未处理的字节。 2. 每次有新数据块(blob)到来时,将缓冲区与新的blob数据合并。 3. 从合并后的数据中,取出前面完整的3字节组(即长度为3的倍数)进行Base64编码。 4. 将剩余不足3字节的部分存回缓冲区。 5.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所有数据块处理完毕。 6. 最后,如果缓冲区还有数据(即最后一块不足3字节),则按照Base64规则进行编码(并补足'=')。 注意:Base64编码表,我们使用标准的编码表(A-Z, a-z, 0-9, +, /)。 在PowerBuilder中,我们可以使用blob类型来存储二进制数据,并使用字符串操作构建Base64字符串。 具体实现: 我们将创建一个函数,该函数可以多次调用(流式处理),每次传入一个blob数据块,并返回该块编码后的字符串(除了最后一块可能不完整,需要等待后续数据或结束标志)。但是,为了流式处理,我们可能需要一个对象来维护状态(缓冲区)。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对象(非可视用户对象)来管理。 设计一个NonVisual Object(比如nvo_base64_stream): 实例变量: private blob ib_buffer = blob("") // 缓冲区,存储未处理的二进制数据 方法: public function string of_process_chunk (blob ab_data) // 处理传入的数据块,返回本次可以编码的Base64字符串(如果有完整的3字节组) // 注意:如果传入空数据,则可能不需要处理,但最后需要调用结束方法 public function string of_finalize () // 处理最后缓冲区中剩余的数据,并返回最后一段Base64字符串,同时清空缓冲区 在of_process_chunk方法中: 1. 将新数据块追加到缓冲区:ib_buffer = ib_buffer + ab_data 2. 计算缓冲区中完整组的数量:ll_full_groups = floor(len(ib_buffer) / 3) // 完整3字节组的数量 3. 计算需要处理的字节数:ll_process_bytes = ll_full_groups * 3 4. 如果ll_process_bytes>0,则取出前ll_process_bytes字节进行Base64编码,并将剩余部分(len(ib_buffer) - ll_process_bytes)存回ib_buffer。 5. 对取出的部分进行Base64编码(使用标准的Base64编码函数),返回编码后的字符串。 在of_finalize方法中: 1. 处理缓冲区中剩余的数据(可能为0、1或2字节),按照Base64规则进行编码(不足3字节的进行填充)。 2. 清空缓冲区(或者重置状态)。 另外,我们需要一个标准的Base64编码函数,但它只能处理完整的3字节组?不,我们的结束方法需要处理不完整的组。因此,我们可以写一个辅助函数来处理任意字节数的blob(但仅限于完整组或最后剩余部分)。但注意,在流式处理的中间过程,我们只处理完整组,剩余部分留给下一次或结束方法。 但是,在of_process_chunk中,我们只处理完整组,所以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处理完整组的函数。而结束方法则需要处理剩余部分(0、1或2字节)。 辅助函数:处理一个blob(长度是3的倍数)进行Base64编码,返回字符串。 另一个辅助函数:处理剩余部分(1或2字节)进行Base64编码并补'='。 然而,为了代码复用,我们可以写一个函数,能够处理任意长度的blob,并自动在最后补上'='(但注意,在流式处理的中间过程,我们不应该出现需要补'='的情况,因为中间过程只处理完整组)。所以,在of_process_chunk中,我们只处理完整组,因此不需要补'=';在of_finalize中,我们需要处理剩余部分,需要补'='。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设计辅助函数: private function string of_base64_encode (blob ab_data, boolean ab_final) 这个函数用于编码一个blob,但仅在ab_final为true时,才在最后不足3字节时补'=';否则,如果ab_final为false,则要求ab_data的长度必须是3的倍数(否则报错或截断?)。但在流式处理中,我们只在of_process_chunk中传入完整组,所以ab_final为false,且长度是3的倍数;在of_finalize中,ab_final为true,且长度不超过2。 但是,为了简单,我们可以写两个函数: private function string of_base64_encode_full (blob ab_data) // 处理完整组(长度是3的倍数) private function string of_base64_encode_final (blob ab_data) // 处理剩余部分(长度0、1或2),并自动补'=' 实现of_base64_encode_full: 输入:blob,长度是3的倍数。 过程:按照每3字节一组,转换成4个Base64字符。 实现of_base64_encode_final: 输入:blob,长度0、1或2。 过程:如果长度为0,返回空字符串;长度为1:将这一个字节(8位)拆成两个6位组(第一个组取前6位,第二个组取后2位,后面补4个0),然后得到两个Base64字符,再补两个'=';长度为2:拆成三个6位组(第一个组取第一个字节的前6位,第二个组取第一个字节的后2位和第二个字节的前4位,第三个组取第二个字节的后4位,然后补两个0),得到三个Base64字符,再补一个'='。 但是,我们可以统一处理:将blob数据扩展为3字节(不足补0),然后按照完整组编码,然后根据原始长度替换掉最后的部分为'='。具体: 原始长度=1:编码后的4个字符中,后两个替换为'='; 原始长度=2:编码后的4个字符中,最后一个替换为'='。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实现of_base64_encode_final: 1. 计算原始长度:len = len(ab_data) 2. 如果len=0,返回空 3. 将ab_data扩展为3字节:在后面补0x00直到3字节。 4. 用of_base64_encode_full编码这个3字节,得到一个4字符的字符串。 5. 然后根据len修改:如果len=1,则取前2个字符,后面加两个'=';如果len=2,则取前3个字符,后面加一个'='。 但是注意:补0只是为了计算,但Base64编码表里0也是可以编码的,所以这样处理是可行的。 因此,在nvo_base64_stream中,我们实现: private function string of_base64_encode_full (blob ab_data) long ll_len, i string ls_result = "" ll_len = len(ab_data) // 每3个字节一组,转换为4个字符 for i = 1 to ll_len step 3 // 取出3个字节 blob lb_group lb_group = blobmid(ab_data, i, 3) // 从位置i开始取3个字节 // 将blob转换为三个整数 byte b1, b2, b3 // 使用blobmid取单个字节?或者用其他方法 // 我们可以将blob转换为一个字节数组?但在PowerScript中没有直接的数组操作,我们可以用blobmid取每个字节 b1 = byte(blobmid(lb_group, 1, 1)) b2 = byte(blobmid(lb_group, 2, 1)) b3 = byte(blobmid(lb_group, 3, 1)) // 组成24位 long l_group l_group = long(b1)*65536 + long(b2)*256 + b3 // 注意:b1是最高位,b2次之,b3最低 // 拆分24位为4个6位 // 第一个6位:取高6位(右移18位) // 第二个6位:取接下来的6位(右移12位)然后与0x3F // 第三个6位:右移6位然后与0x3F // 第四个6位:与0x3F long idx1, idx2, idx3, idx4 idx1 = mod( l_group / (2^18), 64 ) // 除以2^18(即262144)然后取模64?实际上除以2^18后就是高6位,但为了确保,我们与63(0x3F)按位与?但这里用除法取整,然后取模64是不必要的,因为除以2^18后就是0~63的整数。 // 更简单:直接右移然后与0x3F idx1 = mod( l_group / 262144, 64 ) // 262144=2^18 idx2 = mod( l_group / 4096, 64 ) // 4096=2^12 idx3 = mod( l_group / 64, 64 ) // 64=2^6 idx4 = mod( l_group, 64 ) // 然后通过Base64编码表映射 ls_result += of_base64_char(idx1) + of_base64_char(idx2) + of_base64_char(idx3) + of_base64_char(idx4) next return ls_result private function string of_base64_encode_final (blob ab_data) integer li_len string ls_encoded li_len = len(ab_data) if li_len = 0 then return "" end if // 扩展为3字节 blob lb_data = ab_data if li_len = 1 then lb_data = lb_data + blob(0x00) + blob(0x00) elseif li_len = 2 then lb_data = lb_data + blob(0x00) end if // 用完整组编码 ls_encoded = of_base64_encode_full(lb_data) // 根据实际长度截断并补'=' if li_len = 1 then ls_encoded = left(ls_encoded, 2) + "==" elseif li_len = 2 then ls_encoded = left(ls_encoded, 3) + "=" end if return ls_encoded private function string of_base64_char (long al_index) // 根据索引返回字符 string ls_base64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 return mid(ls_base64, al_index+1, 1) // 因为al_index是0~63,所以+1 但是,注意:在完整组编码函数中,我们使用了循环,但传入的blob长度必须是3的倍数。所以,在调用之前,我们确保传入的是3的倍数。 回到of_process_chunk方法: blob ab_data: 传入的数据块 // 1. 将新数据块追加到缓冲区 ib_buffer = ib_buffer + ab_data // 2. 计算完整组数 long ll_len, ll_groups, ll_process ll_len = len(ib_buffer) ll_groups = ll_len / 3 // 整数除法,取整 ll_process = ll_groups * 3 // 3. 如果ll_process>0,则处理前ll_process字节 string ls_result = "" if ll_process > 0 then // 取出前ll_process字节 blob lb_process = blobmid(ib_buffer, 1, ll_process) // 剩余部分 ib_buffer = blobmid(ib_buffer, ll_process+1) // 从ll_process+1开始到结束 // 对lb_process进行完整组编码 ls_result = of_base64_encode_full(lb_process) end if return ls_result // 返回本次编码的字符串(可能为空字符串) 在of_finalize方法中: // 处理剩余缓冲区 string ls_result = "" if len(ib_buffer) > 0 then ls_result = of_base64_encode_final(ib_buffer) end if // 清空缓冲区 ib_buffer = blob("") return ls_result 注意:我们还需要考虑数据量很大时,每次处理的数据块大小应该合理。但这是调用者控制的。 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编码效率,因为PowerBuilder中字符串操作和blob操作可能效率不高,特别是大块数据。但流式处理通常数据块不会太大。 使用示例: nvo_base64_stream lv_stream string ls_encoded lv_stream = create nvo_base64_stream // 处理第一个块 ls_encoded = lv_stream.of_process_chunk(blob1) // 得到第一段Base64字符串 // 处理第二个块 ls_encoded += lv_stream.of_process_chunk(blob2) // 注意:这里需要将多次返回的字符串拼接起来 // ... 后续块 // 最后 ls_encoded += lv_stream.of_finalize() 这样,整个Base64编码字符串就形成了。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如果数据量很大,字符串拼接可能会消耗大量内存。可以考虑将每次返回的字符串写入文件或其他流中。 另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字符集问题。在PowerBuilder中,blob数据是二进制数据,所以没有问题。但是,在转换为字符串时,Base64编码是ASCII字符串,所以用字符串存储是没问题的。 测试:我们可以用一小段数据测试。 以上就是在PowerBuilder中实现Base64流式编码的方法。 注意:这里我们只实现了编码,解码的流式处理类似,但需要反过来。不过问题只要求编码。 最后,我们提供完整的非可视用户对象代码框架(由于篇幅,不写完整代码,但给出关键部分)。 创建非可视用户对象:nvo_base64_stream 实例变量: private blob ib_buffer 对象函数: public function string of_process_chunk (blob ab_data) long ll_len, ll_groups, ll_process string ls_result = "" // 将新数据追加到缓冲区 ib_buffer = ib_buffer + ab_data ll_len = len(ib_buffer) ll_groups = ll_len / 3 // 整数除法,自动取整 ll_process = ll_groups * 3 if ll_process > 0 then blob lb_process lb_process = blobmid(ib_buffer, 1, ll_process) ib_buffer = blobmid(ib_buffer, ll_process+1) ls_result = this.of_base64_encode_full(lb_process) end if return ls_result public function string of_finalize () string ls_result = "" if len(ib_buffer) > 0 then ls_result = this.of_base64_encode_final(ib_buffer) end if ib_buffer = blob("") return ls_result private function string of_base64_encode_full (blob ab_data) // 确保ab_data长度是3的倍数 long ll_len, i string ls_result = "" ll_len = len(ab_data) if mod(ll_len, 3) <> 0 then // 理论上不会发生,但可以处理 // 这里我们只处理完整组,所以应该不会进入,但为了安全,可以取整组 ll_len = (ll_len / 3) * 3 if ll_len = 0 then return "" ab_data = blobmid(ab_data, 1, ll_len) end if for i = 1 to ll_len step 3 byte b1, b2, b3 blob lb_group = blobmid(ab_data, i, 3) b1 = byte(blobmid(lb_group, 1, 1)) b2 = byte(blobmid(lb_group, 2, 1)) b3 = byte(blobmid(lb_group, 3, 1)) // 组成24位整数 long l_group l_group = long(b1) * 65536 + long(b2) * 256 + long(b3) // 注意:b1是最高字节 // 拆分 long idx1, idx2, idx3, idx4 idx1 = (l_group / 262144) & 63 // 除以262144(2^18)后取低6位(实际上除以后就是0~63,所以不需要与63,但为了安全) idx2 = (l_group / 4096) & 63 idx3 = (l_group / 64) & 63 idx4 = l_group & 63 ls_result += this.of_base64_char(idx1) + this.of_base64_char(idx2) + this.of_base64_char(idx3) + this.of_base64_char(idx4) next return ls_result private function string of_base64_encode_final (blob ab_data) integer li_len string ls_encoded li_len = len(ab_data) if li_len = 0 then return "" blob lb_data = ab_data choose case li_len case 1 lb_data = lb_data + blob(0x00) + blob(0x00) case 2 lb_data = lb_data + blob(0x00) end choose ls_encoded = this.of_base64_encode_full(lb_data) choose case li_len case 1 ls_encoded = left(ls_encoded, 2) + "==" case 2 ls_encoded = left(ls_encoded, 3) + "=" end choose return ls_encoded private function string of_base64_char (long al_index) string ls_base64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 if al_index < 0 or al_index >= 64 then return "?" // 错误情况 end if return mid(ls_base64, al_index+1, 1) 注意:上面的代码中,在of_base64_encode_full函数中,我们使用了循环,每次取3字节。在PowerBuilder中,blobmid函数的位置索引是从1开始的。 另外,在拆分24位整数时,我们使用了除法,实际上可以用位操作(如右移)和按位与,但PowerScript中位操作函数有限,除法也可以。但注意,除法可能会因为整数溢出而错误?因为l_group最大为0xFFFFFF,即16777215,在long范围内(2^31-1),所以不会溢出。 最后,我们提供一个使用示例: 示例代码: nvo_base64_stream lv_stream string ls_encoded blob lb_data1, lb_data2, lb_data3 // 假设lb_data1, lb_data2, lb_data3是三个数据块 lv_stream = create nvo_base64_stream ls_encoded = lv_stream.of_process_chunk(lb_data1) ls_encoded += lv_stream.of_process_chunk(lb_data2) ls_encoded += lv_stream.of_process_chunk(lb_data3) ls_encoded += lv_stream.of_finalize() destroy lv_stream 这样,ls_encoded就是整个Base64编码字符串。 注意:如果数据量很大,建议将每次返回的字符串写入文件,避免内存中字符串过大。 以上就是在PowerBuilder中实现Base64流式编码的方法。</think>### PowerBuilder Base64编码流式处理方法 在PowerBuilder中实现Base64编码的流式处理,核心思路是**分块处理数据并维护中间状态**,避免一次性加载全部数据。以下是详细实现方案: #### 1. **Base64编码原理回顾** - 每3字节原始数据(24位)转换为4个Base64字符 - 不足3字节时补0,并在结果末尾添加`=`填充符 - 标准编码表:`A-Z, a-z, 0-9, +, /` #### 2. **流式处理架构设计** ```powerbuilder // 创建非可视对象 nvo_Base64Stream // 实例变量: private: blob ib_buffer = blob("") // 数据缓冲区 ulong iul_total_bytes = 0 // 总处理字节计数 ``` #### 3. **核心方法实现** ##### (1) 数据块处理方法 ```powerbuilder public function string of_process_chunk (blob ab_data); /* ab_data: 新输入的数据块 返回值: 本次可完成的Base64编码字符串 */ // 追加到缓冲区 ib_buffer = ib_buffer + ab_data iul_total_bytes += len(ab_data) // 计算完整3字节组数量 ulong lul_full_groups = floor(len(ib_buffer) / 3) ulong lul_process_bytes = lul_full_groups * 3 string ls_result = "" if lul_process_bytes > 0 then // 处理完整组 blob lb_process = blobmid(ib_buffer, 1, lul_process_bytes) ls_result = this.of_base64_encode_full(lb_process) // 更新缓冲区 ib_buffer = blobmid(ib_buffer, lul_process_bytes + 1) end if return ls_result ``` ##### (2) 最终块处理方法 ```powerbuilder public function string of_finalize (); /* 处理缓冲区剩余数据并重置状态 返回值: 最后一段Base64字符串(含填充) */ string ls_last = "" if len(ib_buffer) > 0 then ls_last = this.of_base64_encode_final(ib_buffer) end if // 重置状态 ib_buffer = blob("") iul_total_bytes = 0 return ls_last ``` ##### (3) 完整组编码函数 ```powerbuilder private function string of_base64_encode_full (blob ab_data); // 确保数据长度是3的倍数 ulong lul_len = len(ab_data) if mod(lul_len, 3) != 0 then return "" // 安全校验 string ls_base64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0123456789+/" string ls_result = "" ulong i for i = 1 to lul_len step 3 // 提取3字节 byte b1 = byte(blobmid(ab_data, i, 1)) byte b2 = byte(blobmid(ab_data, i+1, 1)) byte b3 = byte(blobmid(ab_data, i+2, 1)) // 转换为4个Base64字符 ls_result += mid(ls_base64, (b1 >> 2) + 1, 1) ls_result += mid(ls_base64, ((b1 & 0x03) << 4 | (b2 >> 4)) + 1, 1) ls_result += mid(ls_base64, ((b2 & 0x0F) << 2 | (b3 >> 6)) + 1, 1) ls_result += mid(ls_base64, (b3 & 0x3F) + 1, 1) next return ls_result ``` ##### (4) 末尾块编码函数 ```powerbuilder private function string of_base64_encode_final (blob ab_data); ulong lul_len = len(ab_data) if lul_len == 0 then return "" blob lb_temp = ab_data string ls_encoded // 补零处理 choose case lul_len case 1 lb_temp += blob(0x00) + blob(0x00) case 2 lb_temp += blob(0x00) end choose // 编码后替换填充符 ls_encoded = this.of_base64_encode_full(lb_temp) choose case lul_len case 1 return left(ls_encoded, 2) + "==" case 2 return left(ls_encoded, 3) + "=" end case ``` #### 4. **使用示例** ```powerbuilder // 初始化流处理器 nvo_Base64Stream lv_stream lv_stream = create nvo_Base64Stream // 分块处理(伪代码) string ls_total_encoded = "" do while has_more_data() blob lb_chunk = get_next_chunk() // 获取数据块 ls_total_encoded += lv_stream.of_process_chunk(lb_chunk) loop // 最终处理 ls_total_encoded += lv_stream.of_finalize() // 清理资源 destroy lv_stream ``` #### 5. **关键优化点** 1. **缓冲区管理** - 建议设置最大缓冲区阈值(如4KB) - 超限时强制处理:`if len(ib_buffer) > 4096 then...` 2. **内存优化** ```powerbuilder // 避免大字符串拼接 of_write_to_file(string as_data) // 直接写入文件 ``` 3. **错误处理** - 添加输入验证:`if isNull(ab_data) then return ""` - 状态机检查:`if iul_total_bytes=0 and len(ib_buffer)>0 then...` 4. **性能增强** - 预计算编码表位置索引 - 使用位运算替代乘除:`(b1 & 0x03) << 4`[^1] #### 6. **典型应用场景** 1. **网络传输** ```powerbuilder // 在DataChunk事件中处理 wso_socket.of_send( lv_stream.of_process_chunk(ib_received) ) ``` 2. **大文件编码** ```powerbuilder // 每次读取4KB blob lb_chunk li_file = file_open(...) file_read(li_file, lb_chunk) ls_encoded = lv_stream.of_process_chunk(lb_chunk) ``` 3. **数据库流处理** ```powerbuilder // 从Blob列分段读取 sqlsa.parm = select_blob_col from table sqlsa.execute() do while sqlsa.fetch() = 0 // 处理当前分段 loop ``` ### 注意事项 1. **编码一致性**:确保所有数据块使用相同编码器实例 2. **边界情况**:处理空输入、单字节等特殊情况 3. **字符集安全**:PB10+建议使用`UTF-8`编码 4. **性能测试**:大文件处理时监控内存使用 流式处理的核心优势在于**内存占用恒定**,与输入大小无关。通过维护中间状态缓冲区,可有效处理GB级文件[^2]。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