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 防护深度解析:模型、等级、系统设计与防护策略

第一章 ESD 基础模型:HBM 与 CDM 的本质差异

1.1 静电放电的物理本质

静电是电荷的不平衡分布,放电时能量以极短时间释放,对电子器件造成热、电应力损伤。关键参数:

  • 能量公式:\(E = 0.5CV^2\)(C 为等效电容,V 为放电电压)
  • 损伤机制:热击穿(局部高温熔化)、电击穿(栅氧层击穿)、闩锁效应(寄生晶闸管导通)
1.2 人体模型(HBM):Human Body Model

1.2.1 模型定义 模拟人体接触器件时的放电:人体带静电(如走动摩擦),手指接触芯片引脚,电荷快速转移。

1.2.2 等效电路与波形

1.2.3 测试标准与分级

  • 标准:MIL-STD-883K Method 3015.8(军用)、JEDEC JESD22-A114E(商用)
  • Class 等级(JEDEC)
    Class 耐受电压(V) 应用场景
    0 <100 极敏感器件(如 GaAs)
    1 100~199 敏感模拟电路
    2 200~399 普通消费级 IC
    3 400~799 工业级 IC
    4 ≥800 高可靠性 IC(如 STM32L 系列)

注:部分厂商将 4000V 归为 Class 4+,需以具体数据手册为准。

1.3 充电设备模型(CDM):Charged Device Model

1.3.1 模型定义 模拟器件自身带电后的放电:芯片在生产 / 运输中因摩擦 / 感应带电,引脚接触导体(如 PCB 焊盘、镊子)时,内部电荷瞬间泄放。

1.3.2 等效电路与波形

1.3.3 测试标准与分级

  • 标准:JEDEC JESD22-C101(CDM)、ESDA S5.3(电场感应 CDM)
  • Class 等级(JEDEC)
    Class 耐受电压(V) 风险场景
    1 <100 无防护的自动化产线
    2 100~199 普通产线(未接地工装)
    3 200~399 工业级产线(基本防护)
    4 ≥400 高可靠性产线(如汽车电子)

CDM 的实际危害:相同电压下,CDM 峰值电流是 HBM 的 15~20 倍,且现有测试设备难以完全模拟真实 CDM 事件。

第二章 系统级 ESD 标准:IEC 61000-4-2 解析
2.1 器件级 vs 系统级 ESD 的核心差异
维度 器件级(HBM/CDM) 系统级(IEC 61000-4-2)
测试对象 裸芯片 / 封装后芯片 整机组装后的产品
应用阶段 生产 / 运输阶段 终端用户使用阶段
放电模型 单一引脚放电 空气放电 + 接触放电,多位置测试
测试次数 1 次正 / 负放电 10 次正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