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其发展对于国家的信息安全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信创产业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从依赖到自主可控的转变过程。
二、信创发展的背景
棱镜门事件、谷歌停服、俄罗斯系统断供、微软系统蓝屏、华为中兴等事件,充分暴露出信息安全问题的严峻性。长期以来,中国在全球信息产业价值链中多处于中低端,核心技术依赖国外,为了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信创产业的发展迫在眉睫。
三、信创发展的关键节点
- 早期探索:以科研力量为导向促进国产关键技术自研能力提升,尝试设立发展标准,出台各类行业政策,并建立试点。这一阶段为信创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技术发展道路。
- 2020 年信创元年:以金融行业为首开始大面积推动行业国产替代。这标志着信创产业进入了实际推广阶段,在金融等重要行业率先开展国产化替代工作,为后续在更多行业的推广积累了经验。
- 2022 - 2023 年政策深化与落地
- 2022 年 9 月,国资委 79 号文件精神要求到 2027 年底国央企完成 100%信创替代。这一政策推动了信创产业在国央企领域的全面推广,取得了阶段性推广成果并逐步走向落地。
- 2023 年 12 月,财政部会同工信部印发《台式计算机政府采购需求标准(2023 年版)》、《便携式计算机政府采购需求标准(2023 年版)》,党政信创由中央到省市再到区县乡镇下沉落到实处。这标志着信创产业政策从中央到地方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信创产业在党政领域的推广更加深入和广泛。
四、信创发展的意义
信创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我国信息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同时,推动了产业升级,促进了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结论
信创产业的发展历程是我国信息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从早期的技术探索到行业试点,再到政策推动下的全面推广,信创产业逐渐走向成熟。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信创产业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信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