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110)
- 资源 (72)
- 收藏
- 关注
原创 需求分析中减少客户摩擦的若干法则
<br /> 对商业用户来说,他们后面是成百上千个供应商,前面是成千上万个消费顾客。怎样利用软件管理错综复杂的供应商和消费顾客,如何做好精细到一个小小调料包的进、销、调、存的商品流通工作,这些都是商业企业需要信息管理系统的理由。软件开发的意义也就在于此。而弄清商业用户如此复杂需求的真面目,正是软件开发成功的关键所在。 <br /> 经理:“我们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商业管理软件系统,包括商品的进、销、调、存管理,是总部-门店的连锁经营模式。通过通信手段门店自动订货,供应商自动结算,卖场通过扫条码实现销售,管理人
2010-07-30 12:56:00
645
原创 需求变更控制分析
<br /> 需求变更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如老板临时改变想法、项目预算增加或减少、客户对功能的需求改变等。在IT项目中,变更可能来自方案服务商、客户或产品供应商等,也可能来源于项目组内部。【需求变更的原因分析】虽然需求变更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但究其根本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 1、范围没有圈定就开始细化 细化工作是由需求分析人员完成的,一般是根据用户提出的描述性的、总结性的短短几句话去细化的,提取其中的一个个功能,并给出描述(正常执行时的描述和意外发生时的描述)。当细化到一定程度后并开始
2010-07-30 12:56:00
1275
原创 质量管理漫漫谈之目标问题度量方法
目标问题度量(Goal-Question-Metric,GQM)方法是由Maryland大学的VictorBasili开发出来的,是一种严格的面向目标的度量方法,在这种方法中,目标、问题和度量被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首先确定业务目标,然后确定与达到目标相关的问题,再针对每一个问题,确定出一个度量来给出这个问题的客观答案。目标的陈述要非常精确,目标与个体或者团体有关,由于很多软件度量程序定义不明确甚至不存在目标和和目的,结果都以失败告终。GQM是一种简单的概念,可以根据下面三个步骤来开展工作: 1、根据用途、愿景
2010-07-30 12:55:00
4169
原创 软件质量控制的3个要素
软件质量控制指对于一个特定的软件开发项目,在如何计划和控制软件质量,为一个开发团队提供具体组织和实施方面的指导。软件质量控制有3个要素,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 1、产品在质量控制中应明确的是,一个过程的输出产品不会比输入产品质量更高。如果输入产品有缺陷,那么这些缺陷不仅不会在后续产品中自动消失,甚至它比对后续阶段产品的影响将成倍放大,当发现产品的质量与预想的有很大差别时,要反馈到前面的过程并采取纠正措施。这是产品的一个重要特性,也是软件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之一。 2、过程在质量控制中,一些过程是进行质量设计并
2010-07-30 12:54:00
8728
原创 用质量成本体现质量管理的价值
很多次看到网上有人说QA的工作价值不被人理解和重视,笔者也曾被数度咨询过如何体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价值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有很多不错的答案,但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用质量成本体现质量管理的价值。众所周知,质量管理的目的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两点:对外提高客户满意度、对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如果从成本的角度去向高级经理、项目经理、项目成员解释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名的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Crosby)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最有意义的质量度量是质量的成本,认为组织的改进活动的重点在于减少质
2010-07-30 12:54:00
1453
原创 同行评审的5个要点
笔者所知道的所有软件公司,无论规模大小,都正式或者非正式的进行了同行评审。但是对于同行评审,并非每个公司都取得了期望的成果,这种现象的存在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很多公司只明白了同行评审的操作方式而对其背后的思想不甚了了,在日常的操作中也只是照猫画虎,忽视了同行评审的要点。笔者根据自己所经历的及所知道的一些组织的同行评审情况进行了一些分析,得出了同行评审的以下要点:<br /> 1、思想中国人常说的同行评审更多包含了“评价”的意味,目的是验证正确性,而实际上,同行评审的本意是Review,即复查的意思,目的在于
2010-07-30 12:54:00
961
原创 软件需求的3个层次
作为技术人员,我们以往更多的关注的是技术,但是在做个多年后,发现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而软件中需求的好坏就很大程度决定了你这个软件是否正确,需求确定后不管你如何实现,功能给客户直接带来的价值远远比技术直接带来的价值要高。但是需求带来的问题一直是各个软件公司项目失败的首要原因,因此需求是很复杂的,我们希望能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理清需求、提高需求分析能力。软件需求包括3个不同的层次: 【业务需求】 描述组织或客户的高层次目标,通常问题定义本身就是业务需求。这种目标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问题:解决企
2010-07-30 12:53:00
720
原创 质量管理漫漫谈之影响软件产品质量的因素
在笔者的前一篇文章《质量管理漫漫谈之软件质量指标》中介绍了一些常用的软件质量指标,那么影响这些质量指标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来分析一下,软件产品质量体现在软件产品运行、软件产品修改、软件产品转移三个方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6类软件质量指标和这3个方面如何对应呢?),我们分别说明。 1、影响软件产品 运行 质量的因素处理流程:功能的每一步操作都实现了吗?操作合乎逻辑吗?算法:选用正确的或者优化过的数值算法、计算精度满足要求吗?界面:界面清晰、容易理解、容易操作吗?资源使用:运行时占用了多少内存和时间?资源使用后
2010-07-30 12:53:00
1072
原创 质量管理漫漫谈之软件质量指标
尽管软件质量被很多人经常性的挂在口头,但是如果被问到“衡量软件质量的指标有哪些?”相信很多人会说不出话来,为了帮助更多的软件质量人了解衡量软件质量的指标,下面就简要的介绍一下软件质量指标。软件质量指标是衡量那些可识别的软件质量特性的项目,有助于软件质量进行度量,选择软件工程方法来达到特定的质量目标。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内,一个系统总是最大限度的展示所有这些属性的可能价值,系统将随时可用、绝不崩溃、可以立即提供结果、易于使用。在ANSI/IEEE中提到的软件的6个品质要素如下:正确性:实现的功能达到设计规范并满足
2010-07-30 12:52:00
1162
原创 项目风险控制方法
风险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在项目过程中,通常要对风险进行控制,在分析出风险概率及其风险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根据风险性质和决策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而制定的回避、承受、降低或者分担风险等相应防范计划。 项目风险的主要控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1、风险避免通过变更项目加护消除风险或者风险的触发条件,使目标免受影响。这是一种事前的风险应对策略,例如,采用更成熟的技术,澄清不明确的需求,增加资源和时间,减小项目工作范围,避免不熟悉的分包商等。 2、风险弱化将风险事件的概率或者结果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程
2010-07-30 12:52:00
2608
原创 过程改进漫漫谈之问题分析的五步法
在我们的过程改进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根据过程使用者提出的问题/建议对过程进行改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针对表面现象/问题做出反应、进行改进,实际上却没有达到改进的目的。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接到问题/建议时没有注意分析问题/建议背后的根本原因,导致“治标不治本”的现象出现。鉴于很多人不清楚问题分析的步骤,笔者将自己实际工作经验中的问题分析方法分享给大家。 1、在问题定义上达成共识所谓的问题分析,就是理解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和用户需求并提出满足这些多方面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因此第一步显然是把问题拿出来,并且
2010-07-30 12:52:00
2115
原创 软件需求的3种类型
作为技术人员,我们以往更多的关注的是技术,但是在做个多年后,发现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而软件中需求的好坏就很大程度决定了你这个软件是否正确,需求确定后不管你如何实现,功能给客户直接带来的价值远远比技术直接带来的价值要高。但是需求带来的问题一直是各个软件公司项目失败的首要原因,因此需求是很复杂的,我们希望能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理清需求、提高需求分析能力。 软件需求可分为功能需求
2010-05-27 09:44:00
5304
原创 过程改进漫漫谈之技术活动资格
在笔者初做QA工作时曾参与过一个项目,6个人*5个月的不大的项目,当时的过程执行得很不错,项目进展的很顺利,直到项目进行到第四个月编码接近全部完成的时候,客户提了一个他们认为一个小小的变更,其实直到今天我也认为那个变更非常小,但是因为这个变更,项目在不断加班的情况下仍然延迟了将近2个月。后来,我分析了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变更虽然比较小,但是由于在进行概要设计的时候完全没考虑到扩展性,因此,原来的设
2010-05-27 09:43:00
409
原创 非功能需求的6种类型
软件产品的需求可以分为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其中非功能性需求是常常被轻视,甚至被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实,软件产品非功能性定义不仅决定产品的质量,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的功能需求定义。如果事先缺乏很好的非功能性需求定义,结果往往是使产品在非功能性需求面前捉襟见肘,甚至淹没功能性需求给用户带来的价值。所谓非功能性需求,是指软件产品为满足用户业务需求而必须具有且除功能需求以外的特性。下面对其中
2010-05-27 09:43:00
8898
原创 同行评审的5个要点
笔者所知道的所有软件公司,无论规模大小,都正式或者非正式的进行了同行评审。但是对于同行评审,并非每个公司都取得了期望的成果,这种现象的存在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很多公司只明白了同行评审的操作方式而对其背后的思想不甚了了,在日常的操作中也只是照猫画虎,忽视了同行评审的要点。笔者根据自己所经历的及所知道的一些组织的同行评审情况进行了一些分析,得出了同行评审的以下要点: 1、思想中国人常说的同
2010-05-27 09:43:00
2088
原创 软件研发组织职位职级体系实例
在笔者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软件研发组织应定义职位职级体系,但是收到朋友的反馈说不知道应如何进行定义,因此在此给出一个实例供大家参考。在这个实例中,职位分为软件开发类别、硬件设计类别,测试类别、用户界面职位、文档类别、配置管理类别、项目管理类别、质量管理类别职位、过程改进类别,职级分为1~5级。 职级 职位名称职位类别1级
2010-05-27 09:42:00
6099
原创 质量管理漫漫谈之也谈QA的考核
日前,笔者在某个论坛中看到了一群网友针对“如何考核QA”的讨论,其实笔者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这种讨论,但是似乎大家讨论的思路都没有变,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将QA的工作量化考核,并且集中在工作量方面,如负责的项目个数、支持的开发人员个数、审计发现的问题数量等等;另一部分人认为QA的工作是职能型的无法量化考核。笔者也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为什么要考核QA?我像所有考核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为了评判
2010-05-27 09:42:00
1719
1
原创 研发部门管理的三驾马车
在众多的科技型组织尤其是信息技术行业组织中,研发部门都是一个重要的部门,研发部门生产的产品创造的收益,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研发部门的管理是这些组织管理的重中之重。研发部门很像一辆战车,带着武器(产品)冲进战场(市场)消灭敌人(竞争对手)占领城池(市场份额),这样的一辆战车,要想跑得快走得好,选好马做好车是必须的,笔者认为人才、技术、制度是研发部门管理的三驾马车。 【第一架马车
2010-05-27 09:41:00
1627
原创 过程改进漫漫谈之模版的三部分
日前,一位朋友向我诉苦说对方公司的模板总是用不好,很多人填写的不正确,不得不每次进行纠正,好奇之下,我像朋友要了对方所说的模板相关文件,朋友仅仅发了一份详细设计说明书的模板,再无它物,我草草看了一下后只好说:“你们的模板用不好是有情可原的,给我我也用不好啊”,对方问:“为什么呢?”,我说:“这是因为你们在定义模板的时候,没有考虑全模板的三部分啊”,模板不就是模板吗?什么是模板的三部分呢?且听在下慢
2010-05-27 09:41:00
530
原创 过程改进漫漫谈之过程体系推进策略
自从CMMI项目启动以来,基于CMMI的集成化过程改进策略已经在很多组织中取得了比较成功的实施,但是不能不提的是过程改进失败的案例数量要远远多于成功案例的数量,也有很多组织开展CMMI项目仅仅为了政治或者商业上的考虑,一旦通过评估过程改进的成果就被抛到一边,这样的过程改进也实在是算不得成功。在过程改进过程中,组织往往会经历以下五个阶段:1、完全没有过程2、已有过程,但是过程不完善
2010-05-27 09:40:00
1181
原创 过程改进漫漫谈之莫让过程财富成为纸面财富
作为一家IT相关组织,无论规模大小基本上都要求在项目结束后甚至进行中进行项目总结,但是很多组织是否没有意识到项目总结的意义所在?很多人肯定说,项目总结不就是为了可以让其他项目借鉴该项目的经验教训以便以后不发生类似的失误和更好的工作嘛,的确如此,可是有多少组织做到了这一点呢?笔者日前看到了同一家公司同一个部门的两份项目总结报告,报告时间分别为2008年9月份和2009年12月份,却发现其中的内容
2010-04-23 10:18:00
569
原创 质量保证漫漫谈之QA常用的几种报告
QA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作为管理者的耳目了解项目各方面的情况,通常QA就了解到的情况向管理者汇报的途径是各种报告,以下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QA常用的几种报告,给大家做参考。 【定期报告】1、QA周报项目立项后,QA即开始工作,并履行向管理者汇报自身工作情况和项目情况的职责。QA周报每周一次,一般为周五或者次周的周一发出,应包括以下内容:QA当周的工作内容/工作量
2010-04-21 21:42:00
2223
3
原创 质量保证漫漫谈之QA基本工作流程
QA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各个项目的管理和开发、测试活动遵循组织要求的流程,当然QA工作本身也是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的,以下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了基本工作流程,供大家参考。 1、制定QA计划 2、对项目实施活动中的过程和文档进行检查u 项目立项阶段l 审计立项会议过程、审计立项会议记录l 检查配
2010-04-20 21:42:00
3121
原创 配置管理漫漫谈之配置管理组织的建设
在配置管理概念被提出数十年后的今天,几乎每个软件企业都配备了配置管理人员,只是各个企业的情况不同,有的企业配置管理人员是兼职的有的是全职的,有的企业配置管理人员属于QA部门的一部分有的属于研发部门的一部分,就笔者的了解来看,目前配置管理组织方式主要有两种:1、职能型在职能型组织中,配置管理工程师属于软件项目团队,一般兼做开发/测试,对项目经理负责。优势:沟通方便、反馈速度快劣势:由
2010-04-19 09:58:00
959
原创 配置管理漫漫谈之标识规范
为便于标识、控制和追踪软件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软件项及介质,项目配置管理中一般会遵循特定的文件名称、版本号等规范,为了避免不同项目中规范不一致的情况,软件组织一般都会制定组织的标识规范,作为全组织应遵循的规范和指导原则,以规范管理组织的各种文件与记录。配置标识是软件配置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管理配置的前提。很难想象缺乏配置项标识的基线管理,如何去区分和定义基线;也很难想象缺乏配置项标识的变更控制
2010-04-16 09:39:00
1650
原创 配置管理漫漫谈之组织级配置管理
相对于配置管理来说,组织级配置管理缺少曝光度,事实上,配置管理包括组织级配置管理和项目级配置管理,我们通常所说的配置管理都是指项目级配置管理。那么,组织级配置管理和项目级配置管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组织级配置管理和项目级配置管理都遵循配置管理的概念、方法、规则、活动。关于配置管理的概念、方法、规则,请参加笔者之前的文章:《配置管理漫漫谈之SCM基本知识》《配置
2010-04-15 11:25:00
2387
原创 过程改进漫漫谈之过程改进的五个原则
世界上有很多组织都在进行过程改进,可能是基于CMMI,可能是基于ISO,也可能是组织内部的专项改进工作,但是可以肯定的说,这些改进工作中,取得让人满意成果的并不多,这是为什么呢?过程改进并非孤立的事情,过程改进项目负责人不可能抛开其他的相关人员孤立行动,在平衡时间、成本、质量的过程中也要考虑组织管理者的满意度,并且相对于软件开发项目,过程改进项目显然麻烦的多。根据很多组织过程改进活动的经验和教
2010-04-14 09:36:00
1288
原创 质量保证漫漫谈之SQA组织的建设
【概述】 许多企业在建立研发管理体系时,尤其是实施CMMI时,都需要建立一个QA组织。但由于缺乏经验和指导,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先从各个部门抽调一些新人和“闲人”成立一个部门,按照规范要求试试再说。这样尝试的结果,往往是走了弯路,一切回到原点。还有一些企业已经成立了QA部门,QA的职责就是保证过程体系一板一眼地得到严格执行。而研发人员却认为QA只会站在研发环节之外指手画脚
2010-04-12 20:47:00
1771
1
原创 配置管理漫漫谈之CCB
在笔者之前的《配置管理漫漫谈》系列文章中多次提到了CCB,那么CCB究竟是什么?CCB的职责和权力分别是什么?CCB有哪些人组成?CCB如何影响项目?许多朋友对此的理解并不很清晰。 【CCB的概念】CCB的全称是Configuration Control Board,即配置控制委员会。CCB是CMM(I)中提出的概念,某些组织中也许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决策委员会之类的。网络上有一
2010-04-09 10:21:00
5482
原创 配置管理漫漫谈之基准建立和变更的时机
在之前的文章《配置管理漫漫谈之配置管理主要活动及实现方法》中,介绍了配置管理活动及实现方法,但是有很多朋友对其中基准建立和变更的时机不清楚,我们今天来交流一下。首先我们温习一下“基准”的概念:经过正式评审和认可的一组配置项,它们作为进一步开发的基础,并且只有经过正式的变更控制流程才能被更改。从这个概念中,我们知道基准是进一步开发的基础,这就明确了我们进行基准建立的时机,即在下一步的开发开始之前
2010-04-07 09:19:00
955
原创 质量保证漫漫谈之SQA的三种层次及职业发展
中国的软件行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也逐渐成熟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软件企业都引入了SQA这个角色,但是很多公司对于SQA的定位并不清晰,更谈不上帮助SQA进行职业规划和成长。笔者在软件行业从业多年,分别从事过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工作,对于SQA的层次有一些自己的理解: 1、警察 处于这个层次的SQA可以按照组织的标准软件过程(Organization Softwa
2010-04-06 16:05:00
2732
1
原创 配置管理漫漫谈之典型配置库结构
在笔者之前的文章《配置管理漫漫谈之SCM基本知识》中提到配置库结构层次:配置库一般由动态库(开发库、受控库)、静态库(产品库)组成。开发库:项目成员的工作环境,保存正处于开发/变更的工作产品(文档/源代码)。开发库内的工作产品处于存档控制/版本控制之下,其信息可能进行频繁的修改 受控库:保存开发过程中某个阶段工作结束时释放的阶段产品,即配置项的基准版本。受控库的配置项处于基准控制下
2010-04-02 11:01:00
3583
原创 过程改进漫漫谈之SQA在软件开发成熟度中的作用
软件质量保证是CMM(I)的可重复级的定义的数个关键过程域之一。根据CMM(I)中的描述,软件质量保证的目的是向管理者提供对软件项目正在使用的过程和正在开发的产品的适当可视性。软件质量保证包括评审和审计软件产品和活动,以验证他们是否符合使用的规程和标准,还包括向软件项目和其他的有关的管理者提供评审和审计的结果。CMM(I)列出了为了满足这个关键过程与的要求所需达到的4个目标:目标1:软
2010-03-30 13:25:00
648
原创 质量保证漫漫谈之SQA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方式
对于实施了CMM/CMMI的企业,基本上都会有SQA这个角色,尽管各个企业对SQA的理解不同,赋予SQA的职责不同,但是大多数SQA都处于“项目组反感、SQA委屈、领导不重视”的境地,甚至有很多开发和项目管理人员认为SQA可有可无或者增加了项目的工作量。笔者曾经在某CMMI5级的著名公司工作过,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过另一家公司CMMI3级认证的实施,在软件开发、质量保证、项目管理的岗位上工作过,
2010-03-30 13:12:00
3937
原创 配置管理漫漫谈之配置管理主要活动及实现方法
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SCM)作为CMM 2级的一个关键域(Key Practice Area,KPA),在整个软件的开发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正如Pressman所说的:“软件配置管理是贯穿于整个软件过程中的保护性活动,它被设计来(1)标识变化,(2)控制变化,(3)保证变化被适当的发现,以及(4)向其他可能有兴趣的人员报告变化。”
2010-03-30 09:14:00
1565
原创 配置管理漫漫谈之SCM基本知识
毫无疑问,配置管理是所有软件公司,无论是低成熟度公司还是高成熟度公司都有的管理行为,尽管执行的力度和质量不一致。 【配置管理起源】早在七十年代初期加利福利亚大学的Leon Presser教授就撰写了一篇论文,提出控制变更和配置的概念,之后在1975年,他成立了一家名为SoftTool的公司,开发了自己的配置管理工具:CCC,这也是最早的配置管理工具之一。之后,随着软件开发规模的逐渐
2010-03-29 09:45:00
1181
原创 质量保证漫漫谈之QA、QC、QM的关系与区别
经常看到有些人把QA、QC、QM的概念搞混,认为他们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描述,由于这三者都是舶来品,并且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概念的理解不一致,导致翻译质量良莠不一。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认为他们之间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上:QA:Quality Assurance (质量保证)QC:Quality Control (质量控制)QM:Quality Manage (质量管理)
2010-03-26 11:55:00
4708
原创 质量保证漫漫谈之SQA是什么?
【SQA名称】 SQA全称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是从CMM开始出现在软件行业舞台上的一种角色,CMM中的全称为 过程质量保证(Process Quality Assurance ),CMMI中的全称为 产品和过程质量保证(Product & Process Quality Assurance ),通常称为SQA以区别于其他行业的
2010-03-25 09:43:00
8849
转载 项目修复-把有麻烦的项目带向成功
定义有麻烦的项目 首先,我们来定义一下什么叫有麻烦的项目,它们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项目表面上已经进入后期,但是没有人能说出项目结束时间。2、产品漏洞百出。3、管理层已经无法控制进度,制定的进度计划没有半点准确性。4、开发人员日夜加班,效率低下。5、项目小组的 士气极度低落,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像这样有麻烦的项目在行业内普遍存在,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来修复的话,项目注定会失败,什么是失败?失败项目的成
2009-10-21 09:30:00
912
1
转载 软件质量保证的最佳实践之一:Code review和Case review
上次翻译了一篇文章—— Bug分析:为bug预防奠定基础, 强调软件缺陷的预防。软件质量是构建起来的,由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质量所决定的,软件质量肯定不是通过测试测出来的。所以软件缺陷的预防自始至终是重要的。除了缺陷分析,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实践就是:代码复审(code review)和测试用例的复审(Test Case review)。1.Code review在IBM、微软等很多公司都有一个
2009-10-21 09:26:00
1033
ASQ-质量改进手册
2010-08-03
CMMI1.2简体中文版
2010-04-27
QualitCenter管理员指南
2010-03-23
QualitCenter安装指南
2010-03-23
企业工作日报管理系统
2009-08-24
VC++_NET开发驱动程序详解(中文版)
2009-07-07
Excel VBA一册通
2009-07-07
多线程编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009-07-07
Linux Windows跨平台开发GUI和IDE的选择和应用
2009-07-07
Deb安装包的制作方法
2009-07-07
find命令调研文档
2009-07-01
awk命令调研文档(PDF)
2009-07-01
sed命令调研文档(PDF)
2009-07-01
grep命令调研文档
2009-07-01
Programming_the_microsoft_windows_driver_model中文版
2009-06-17
WIN2000驱动程序设计
2009-06-17
Source Insight使用进阶篇——宏语言使用
2009-06-17
Ubuntu下的Android(安装篇)
2009-06-17
PMBOOK 2008 中文版
2009-06-17
IPV6详解-中文版
2009-06-17
EXCEL模板--众多用途的Excel模板集合
2009-05-28
PPT模板--多种用途的ppt模板集合
2009-05-28
Wireshark用户手册-CHM版
2009-05-27
PPT终极配色手册 [技术-设计-配色
2009-05-23
GDI+开发详解-中文版
2009-05-18
JavaScript 基础教程-含实例源代码
2009-05-18
MFC类库详解----完整版
2009-05-18
windows驱动开发技术详解(包含源代码)
2009-05-11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