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与离散时间滤波器技术详解
1 模拟滤波器技术
1.1 压电效应与微波元件
压电效应可用于实现电与机械量(对应压力变化的振动)之间的转换,某些打火机也利用该效应来点燃气体。在微波频率下,会使用基于铁氧体材料的各种传输线和元件。
1.2 有源滤波器
有源滤波器最初是为了取代存在诸多不良特性(如非线性、损耗、大尺寸和重量,且仅在高频时可集成)的电感器而引入的。其名称源于能够产生信号能量的有源(放大)电路元件,以区别于仅由无源元件组成的滤波器,但有源滤波器可能不稳定。
- 发展历程 :1938 年,首批有源滤波器使用电子管作为放大元件;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使用分立晶体管,元件通常焊接在薄膜或厚膜类型的电路板上。这些有源滤波器在低频(音频)时体积比相应的无源滤波器小很多,但与无源滤波器相比,对放大元件的变化更为敏感。
- 现代理论与发展 :J.G. Linvill 在 1954 年发表的论文被认为开启了有源滤波器的现代理论,引发了对元件灵敏度研究的兴趣,发现一些使用的 LC 滤波器在元件灵敏度方面是最优的。20 世纪 70 年代初,运算放大器价格降低,取代了晶体管,基于运算放大器的有源滤波器更易于设计,尤其适用于低频(音频),成为主导技术,不过当时可用频率范围限制在几 MHz,如今有源滤波器的带宽可达数百 MHz。
1.3 集成模拟滤波器
集成模拟滤波器使在单个芯片上集成完整系统成为可能,通常单芯片系统包含数字和模拟部分,如 A/D 转换器前的抗混叠滤波器,这能大幅降低成本。
- CM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