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baomihua1157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一起改变,一起向前-周岭认知觉醒
2016年6月,我读了李笑来的《斯坦福大学创业成长课》,那本书讲了什么我已经想不起来了,但书中的一句话我却一直牢记在心:“如果你想要的东西还不存在,那就亲自动手将它创造出来。欣慰的是,我现在实现了这个愿望。我相信这本书会成为成长领域的一个显著地标,为更多希望成长的迷茫者指路,我甚至坚信这本书至少可以穿透未来50年的时光,因为书中的理论很底层,主题也来自最真实的需求,而且都经过了我自己和众多读者的实践验证,只要人类的进化机制不变,每一代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同样的困惑。原创 2025-04-09 10:49:05 · 134 阅读 · 0 评论 -
迈向一流生活-周岭认知觉醒
就像我每次走在人群中,看到有人含胸驼背的样子时,就会不自觉地提醒自己要挺胸抬头,以免和他一样显得没有精气神,但我观察了身边的很多人,他们大多不以为意,甚至会无意识地“模仿”或被“同化”。在同样的生活环境中,有的人会随波逐流,而有的人能主动跳出、觉知到环境对自己的不良影响,这一切都源自个体的觉知程度。如今,我们不缺吃不缺穿,很多人生活富足,但他们未必能过上一流的生活。当一个人能够觉知到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的时候,就必然会主动做出新的选择。有了觉知,我们就能慢慢过上一流的生活,即使它来得不会那么快。原创 2025-04-08 13:59:47 · 215 阅读 · 0 评论 -
恍然大悟,原来这么简单-认知觉醒
元认知的要义在于审视自己的感受和思维,进而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以最低的成本纠正自己的认识偏差,而写“每日反思”正是自我审视的过程。在反思中,我们可以用充足的时间来复盘当时短暂的思维过程,找到其中的不足之处,对其进行优化,找出更好的认识角度,同时还能启动理智脑,消除情绪的模糊地带,改变本能的默认选择,使我们在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不会陷人情绪,无法自拔或是无力做出更好的决策。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样的,如果只是随波逐流,不动脑子地度过一天又一天,我们顶多是增长年岭,但如果能带着要领点去生活,我们就会成长飞快。原创 2025-04-08 13:55:17 · 112 阅读 · 0 评论 -
开始总比放弃强
认知觉醒》就像是一把解锁成长“隐藏关卡”的钥匙,带你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周岭在这本书中,用生动的案例和科学的理论,揭示了我们认知中的盲点和误区。这些盲点,就像隐藏在我们大脑深处的“隐形枷锁”,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和能力。但书中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问题,更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如何提升专注力,到如何培养深度学习的习惯,再到如何通过反馈机制不断优化自己,每一页都像是在为我们量身定制的成长计划。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自己仿佛突破了某种无形的限制,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准备迎接更广阔的天地。原创 2025-04-08 13:36:34 · 101 阅读 · 0 评论 -
一流生活,觉知最重要-周岭认知觉醒
交谈中我惊讶地发现,他们提到的很多细节我都没有印象了,诸如事情发生在几月、有哪些人参与、他们是什么关系、做了哪些事……我的记性一向不好,尤其对于一些不愉快的经历,我甚至会主动遗忘,但那天的经历让我忍不住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这些年我都做了什么?不问不要紧,一问吓得我背上汗毛直竖,因为眼前就像出现了一个真空地带,我竟想不起自己这几年到底做了什么,甚至说不出一两件印象深刻的事。虽然我每天按部就班地生活,但好像什么也没做,生活就像无声的溪水,每天从身边流过,但定睛一看,什么也没有留下。原创 2025-04-08 13:30:12 · 81 阅读 · 0 评论 -
四肢发达,头脑超强大-周岭认知觉醒
在人们的观念中,运动只是为了让自己拥有更健康的身体和更健美的体型,健身房里的宣传画、朋友圈里的运动照,都在宣扬这种观点。但事实上,运动更大的意义不在于健身而在于健脑,它不仅能使人更加乐观,还能使头脑更加灵活,最终使健康水平和认知水平实现双重提升。但人们一旦习惯久坐之后就再也不愿意活动了,不知不觉进入了生活质量的下行通道--越低落、消沉,越不想运动,越不运动越低落、消沉,而打破怪圈的最好办法正是去“挥洒汗水”——穿起跑鞋奔跑,拿起球拍挥打......原创 2025-04-08 13:24:24 · 200 阅读 · 0 评论 -
运动+学习,很管用-周岭认知觉醒
一个不可忽略的信息是:科学研究虽然证实运动能使大脑生长出新的神经元,但这些神经元需要经过发育,长出神经轴突和树突,才能形成真正的神经细胞。简单地说,新生的神经元就像一棵树,它需要长出树枝和树叶才能活下去。即使得出上述结论,我们依旧无法打消这样的疑虑:为什么很多人积极投身运动,却并没有体现出正相关的趋势呢?这个问题很值得探究,好在背后原因确实有据可依。原创 2025-04-08 12:39:33 · 127 阅读 · 0 评论 -
灵魂要远行,身体需启程-认知觉醒
然而语言会反过来影响思维,这句描述现象(What)的话,可能被不明就里的人理解为原因(Why),比如身体好的人会想:也许自己天生不是读书的料;古时候人们生活和学习条件有限,体力劳动者为了生计,必须长时间参与劳动生产,难有更多时间和财力去学习知识,因此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或许是人们观察到了这种客观现象,自然而然就有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描述,又或是读书人为了维护群体尊严,也倾向于宣传这类观点。一来暗示体力劳动者虽然身体强壮,但没什么了不起的,二来暗示读书人弱不禁风并不可耻,有头脑比什么都强。原创 2025-04-07 20:49:27 · 113 阅读 · 0 评论 -
进化是一把双刃剑
认知觉醒》就像一个充满了智慧魔法的宝箱,打开它,你会发现里面藏着无数改变人生的秘密。周岭用他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将复杂的大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文字,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轻松掌握。比如,书中提到的“耐心”并非靠毅力支撑,而是源于对长远目标的清晰认知,这一观点让我瞬间豁然开朗。原来,改变不是靠硬撑,而是靠智慧。如何通过元认知的力量,反思自己的行为模式,从而找到改变的方向。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自己仿佛拥有了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能够用全新的视角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原创 2025-04-07 20:46:03 · 93 阅读 · 0 评论 -
费曼先生,感谢你-周岭认知觉醒
走进别墅的那-瞬间,我突然意识到写作和房屋装修其实是一回事:房子的结构就像我们的思想,而房子的装修就像我们的表达。当人们走进舒适而个性的房子时,就愿意待在里面,进而去关注它那合理巧妙的结构布局,否则,一间屋子就算结构再合理,走进去却是毛坯,估计没多少人愿意待在里面。如果你有兴趣,记得去读一读《别逗了,费曼先生》一书,你会了解一个别样的费曼:智慧、率真、热烈、不羁,一半是天才学者,一半是滑稽演员。他总是能在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打破众人的期待,让人捧腹让人动容,我坚信,那样的生命值得被了解。原创 2025-04-07 20:41:18 · 241 阅读 · 0 评论 -
用简单的语言就能学会-周岭认知觉醒
写作,仅仅是费曼技巧在一小方面的体现,事实上费曼技巧是一个能广泛运用的学习方法,因为它触及了人类接触信息的根本方式。如果你了解人类大脑的基本构造,就知道我们的大脑里同时住着“理性”和“感性”两个小人。理性小人很高级,但感性小人更强大,所以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行为都由感性主导,包括接收信息。只想明白了这一点,我想任何写作的人都会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式。比如先用合适的故事引起对方“感性小人”的兴趣和注意,然后把想要表达的道理通过“感性小人”转达给“理性小人”,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两个小人都会很满意。原创 2025-04-07 20:30:30 · 114 阅读 · 0 评论 -
费曼先生:技巧与智慧-周岭认知觉醒
比如有一次他给小费曼读《大英百科全书》中关于恐龙的知识“恐龙的身高有25英尺,头有6英尺宽。也就是说,假如那东西站在我们家的前院,它那么高,足以把头伸进楼上的窗户。麦尔维尔总是通过自己的语言把知识变成有实际意义的东西,费曼无形中从父亲那儿学会了一个很有力的学习技能:翻译,即无论学习什么东西,都要努力琢磨它们究竟在讲什么,它们的实际意义是什么,然后用自己的话将其重新讲出来。先说说费曼先生吧,他是一个很厉害的物理学家。费曼先生之所以厉害,除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韧性,应该还与他独特的思维习惯有关。原创 2025-04-07 17:14:37 · 156 阅读 · 0 评论 -
感谢费曼,点亮人生-周岭认知觉醒
如果文章写得足够好,反馈就会像潮水一样在短时间内涌来。每每体验到这种美妙,我都要在心里感恩一下这个时代,这福利不仅带来及时的反馈,而且总会夹带一些惊喜,比如我经常收到这样的留言。将费曼技巧使用得出神入化。与费曼学习法异曲同工。好像是费曼学习法吧?原创 2025-04-07 17:10:35 · 102 阅读 · 0 评论 -
真正的困难总比想象的要小很多
你是否曾觉得,无论自己多么努力,似乎总有一层看不见的“玻璃天花板”阻挡着前进的步伐?周岭在这本书中,用生动的案例和科学的理论,揭示了我们认知中的盲点和误区。这些盲点,就像隐藏在我们大脑深处的“隐形枷锁”,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和能力。但书中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问题,更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如何提升专注力,到如何培养深度学习的习惯,再到如何通过反馈机制不断优化自己,每一页都像是在为我们量身定制的成长计划。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自己仿佛突破了某种无形的限制,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准备迎接更广阔的天地。原创 2025-04-06 20:02:30 · 132 阅读 · 0 评论 -
换个角度看阅读,新发现-认知觉醒
这位朋友就跑去参加领域内的各种行业会议,会上听专家分享,会下抓住机会和专家交流、请教。3年的时间,他几乎和这个领域内最顶尖的专家都交流了一遍。通过不停学习、积累,他开始慢慢地输出观点,当然,刚开始的观点多是综合别人的观点得出的,后来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见解。3年后,这位朋友也成了这个领域的专家,大家开始付费邀请他去论坛演讲。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想要快速成为一个行业的高手,最好的方法就是和行业专家交流,直接向他们请教--这大概是最高级的成长策略了,但现实是普通人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源。原创 2025-04-06 19:59:18 · 155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真正享受阅读-周岭认知觉醒
当人们开始厌恶现状,期望变得更好时,第一件想做的事通常是读书。因为在很多人眼里,那些智者都是嗜书如命的可见书本一定给了他们不一样的东西,所以不管怎样,多读书肯定是好的。第二个是“理智决定”,理智决定同样表示想要一样东西,但表示人必定已经想好了为什么要做、怎样去做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等问题。第一个是“情绪决定”,比如看到人家健身、摄影、画画时,自己的肾上腺素开始飙升,马上表示自己也想做;习惯做“情绪决定”的人,凡事倾向于半途而废,而善于做“理智决定”的人则更容易让想法变成现实。人做决定时,分两个层次。原创 2025-04-06 18:59:19 · 207 阅读 · 0 评论 -
保持情绪平和,其实很简单-认知觉醒
在我的理解中,这些小球大部分都非常“轻”。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一个电视剧中的场景、一件要做的事情,都可能让人的思绪瞬间脱离现实,毕竟,想要改变现实世界很难,但在脑中幻想改变,成本约等于零。所以人们一旦在现实世界中受困受阻,就会不自觉地去虚拟世界体验舒适与自由,人类避难趋易的天性也正好有了出口。脑中就像热锅里的气体一样,各个念头之间没有什么束缚和联系,各自撒开脚丫欢快地狂奔,内心一片混乱,熵值非常高。这种混乱让人心浮气躁、缺乏耐心,对眼前的事物无法保持专注,只想做更轻松、更有趣的事。原创 2025-04-06 18:52:55 · 96 阅读 · 0 评论 -
早起这些注意事项很重要-认知觉醒
在经历两周左右的兴奋期之后,我开始进入适应期。当时,让我继续坚持的动力是:无须闹钟就能醒来的神奇体验以及出门散步享受静谧早晨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我宁愿再坚持看看也不愿轻易放弃。早起并不意味着缩短睡眠时间,而是改变睡眠的时机。比如我晚上一般10点半左右睡觉,早上5点半左右起床,这期间已经有了约7小时的睡眠时间,再加上中午半小时的午休,全天的睡眠总时间也在7-8小时左右,并没有减少。尽管我“轻松”地养成了早起的习惯,但毫不避讳地讲,过程中也不是完全无痛的,我有时也会面临痛苦、挣扎,毕竟养成一个习惯并不容易。原创 2025-04-06 18:44:02 · 93 阅读 · 0 评论 -
早起让我收获满满-周岭认知觉醒
我个人习惯起床后先跑步,毕竟此时大脑还没完全苏醒直接进行脑力活动可能不容易迅速进入状态,但跑完步之后再冲个热水澡,精神状态就完全不同了,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被激活了,此时再读书写作就会很轻松。另外,早起后,大部分人还都在睡梦中,我就可以独自一人享受晨间的静谧,这种感觉非常美妙,不会像夜间锻炼那样,经常遇到熟人而需要不停地打招呼,使锻炼效率变得很低。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罗列全天的工作,对它们进行排序,这样可以让自己保持头脑清晰,对全天的时间产生一种掌控感,保证自己的工作不会走弯路。原创 2025-04-06 18:40:52 · 200 阅读 · 0 评论 -
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
在茫茫人生的海洋中,我们常常迷失方向,被情绪的波涛和习惯的暗礁所困。《认知觉醒》就像一座明亮的灯塔,穿透迷雾,照亮前行的道路。周岭用细腻的笔触,将复杂的认知科学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文字,让我们看到,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命运的舵手。书中不仅告诉我们如何认识自己的大脑,更教会我们如何用元认知的力量,驾驭自己的思维,从而在生活的风浪中稳稳前行。它是一本关于自我探索的指南,也是一本关于智慧成长的宝典,读完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仿佛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力量,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内心,也能勇敢地驶向理想的彼岸。原创 2025-04-06 18:37:51 · 129 阅读 · 0 评论 -
早起秘籍:我是如何坚持的-认知觉醒
坚持早起给我创造了大量的可支配时间,生活状态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且生理健康几乎没有受到影响,甚至有很多方面反而变得更好了看着五花八门的早起团、打卡团,各类早起课、监督群,我觉得有必要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或许对想要养成早起习惯的人有所帮助。虽然每天叫醒我的还不是梦想,但也不是闹钟。回头看去,我已经过了4年早起生活,其间从来没有用过闹钟、没参过团,也没有打过卡,我在完全独立的情况下自然地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原创 2025-04-06 18:34:56 · 194 阅读 · 0 评论 -
为玩而做,生活大不同-周岭认知觉醒
女儿刚读一年级的时候,很不喜欢写字帖,每次做这个作业都闷闷不乐。我见她愁眉苦脸,就跟她说:“你不是喜欢画画吗,那为什么你不把它当成画画呢?写字和画画不都是笔在纸上动吗?“对呀,爸爸,我把它当成画画不就行了!”没过多久,她就开心地把那个字帖“画”完了。既然动机可以转移,那我们为什么不转得彻底些,让它变得更好玩呢?原创 2025-04-05 13:07:53 · 146 阅读 · 0 评论 -
为自己而做,幸福很简单-认知觉醒
很多写作者都热衷于向热点平台投稿,因为.旦投稿成功,他们可以快速获得稿酬和流量曝光,但为了通过审核,他们在写作时就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风格以迎合平台的口味,因而不得不陷人追热点新闻、立吸睛标题、写肤浅短文的状态。而真正希望通过写作建立影响力的人是不会完全被“稿酬”“流量”等外部动机束缚的,他们往往是为自己的成长而写、为众人的需求而写、为长远的价值而写、为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而写。对他们来说,外界的反馈和奖励只是意外和惊喜,而不是必需和期待,所以即使没有鲜花和掌声他们也会坚持输出和成长。原创 2025-04-05 13:01:37 · 172 阅读 · 0 评论 -
主动掌控,解锁幸福密码-认知觉醒
现代积极心理学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瑞恩的“自我决定理论”了。它指出人类有三种天生的内在需求:关系需求、能力需求和自主需求。这个理论一点都不复杂,想想我们平时的生活就可以理解。如果生活中大家都对你不错,你自己又有某方面独特的技能,还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岂不快哉!换句话说,一个人想要生活幸福,需要具备以下因素。有独特的本领、技能,为他人带去独特价值;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别人的爱与尊敬;有自主选择的权力,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原创 2025-04-05 12:46:56 · 101 阅读 · 0 评论 -
人生没有什么定数
认知觉醒》这本书,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你开启认知的“宝藏之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被各种信息轰炸,却往往迷失在自己的认知误区中。周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你走进大脑的“秘密世界”,让你明白,那些看似复杂的问题,其实只是认知上的“迷雾”。书中不仅有让你豁然开朗的理论,更有实用到可以直接上手的方法。比如,他提出的“深度学习”和“反馈机制”,不仅能帮助你在学习上取得突破,更能让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新的方向。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自己仿佛拥有了“超能力”,能够看透问题的本质,找到改变的路径。原创 2025-04-05 12:35:56 · 187 阅读 · 0 评论 -
世界多维,眼睛的边界-周岭认知觉醒
一个周末我外出游玩,发现了一辆很酷的挎斗三轮摩托车,随手就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选用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的视角,将车身尽收图中,用于发朋友圈分享足够了,但出于对摄影的喜爱,我又蹲下来选了另一个仰拍的角度。车斗和前轮变大,车身高于背后的山脉,气势尽显……地面的小花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仰拍的视角使图片瞬间生动了起来:;干净的天空作背景使车体更加突出。原创 2025-04-04 12:43:36 · 141 阅读 · 0 评论 -
单一视角,滋生坏情绪-周岭认知觉醒
一位朋友闻讯,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要太在意。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罗斯福先生的自我疏导能力不可谓不强,不过在很多人眼里,这种鸡汤故事只体现了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罢了;而另一些人认为他之所以想得开,是因为他是总统,所以大人有大量嘛。但我不认同这是简单的自我安慰,也更愿意反过来推断:正因为他具备这种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他才走上了总统之路。原创 2025-04-04 12:40:00 · 82 阅读 · 0 评论 -
成长悖论:努力背后的真相-认知觉醒
2016年9月,我在“得到”App上订阅了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专栏,按照他“只字不差”的阅读要求,我竟鬼使神差地做了一个决定把文章全部用键盘重敲一遍,包括文后重要的留言。一年52周,每周4天,每天约2小时,我就这样“读”完了这些内容。此前,我从来没有这样用心“读”过“一本书”。如此践行,我极度认真地思考了维度、价值、复利、耐心、元认知、刚需等一系列重要的概念,以及对写作的认知。原创 2025-04-03 14:18:54 · 110 阅读 · 0 评论 -
“现在”永远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
如果你觉得自己被困在生活的“茧房”里,找不到突破的方向,那么《认知觉醒》就是你的“破茧神器”。这本书就像是心灵的“觉醒剂”,能让你瞬间清醒过来,看到自己思维中的盲点和局限。周岭用生动的案例和科学的理论,带你走进大脑的“秘密花园”,让你明白,那些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其实只是认知上的误区。书中不仅有让你眼前一亮的理论,更有实用到可以直接上手的方法。比如,他提出的“早冥读写跑”五件套,简直就是低成本成长的“黄金法则”。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思维的“破茧成蝶”,从此开启全新的成长之旅。原创 2025-04-03 14:07:14 · 104 阅读 · 0 评论 -
想清楚:开启一切的钥匙-认知觉醒
聪明的思考者都知道“想清楚”才是一切的关键,在“想清楚”这件事上,他们比任何人都愿意花时间,而普通人似乎正好相反,喜欢一头扎进生活的细节洪流中,随波逐流,因为这样似乎毫不费力。于是在普通人眼里是“知易行难”,而在聪明人眼里是“知难行易”,这一点值得我们反思。你陷入总惰、懒散、空虚的情绪中动弹不得时,往往是因为你的大脑处于模糊状态。要么知道目标,但没想好具体要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去实现。不管你处在什么状态下,只要拿出笔和纸,写下目标、写下时间,你的元认知能力就能迅速提升,你就会动力满满。原创 2025-04-03 14:00:04 · 334 阅读 · 0 评论 -
每天的礼物,用心珍惜-周龄认知觉醒
系统之美》一书的作者德内拉·梅多斯告诉我们,世界上有一个底层的系统规律叫“增强回路”,它的发生就好比两个小孩子发生了争执,一个人打了一拳,另一个人就更用力地踢一脚,他们每一次的反应都会强化矛盾升级暴力。注意力的使用同样遵循这个规律,最初的选择会影响行为自动增强的方向。不管你昨天经历了什么,经过一晚的睡眠,你的精力总会得以“重启”。然而很多人并不把这当回事,在一天开始的时候,一头扎进手机信息或是自己觉得有趣的事情中,然后迷失其中。这好比把这份珍费的礼物直接摔在了地上,长此以往,自然就得不到命运的眷顾了。原创 2025-04-02 18:08:53 · 142 阅读 · 0 评论 -
意志失控:根源与破解之道-认知觉醒
这些人无论面对精力的消耗与恢复,还是面对情绪的波动与还原,都会刻意保持高位富足的状态,避免进入低位稀缺的境地。精力充沛时,人们面对围难会无所畏惧,面对诱惑也有更强的抵抗力,但当精力不足时,我们不仅难以面对困难,甚至对诱惑的抵抗能力也会变弱,毕竟克服困难和制诱惑都需要消耗意志力。也难怪,当我们忙了一整天,精疲力竭地回到家中,第一件事情往往是往沙发上一倒,此时除了看看微信、刷刷抖音,用轻松的信息给自己来个精神按摩,其他事都懒得做,如果经历了情绪上的波动,精力透支的影响可能会持续很久。原创 2025-04-02 17:48:11 · 155 阅读 · 0 评论 -
保持专注:危机与应对-周龄认知觉醒
不难发现,高效学习的关键在于保持极度专注,而不是靠意志力苦苦支撑,谁能保持长时间的专注,谁就能够在竞争中胜出。然而专注这个品质在信息时代已日渐成为稀缺品质。我曾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做过一次关于“学习成长困惑”的在线调查截稿前共收到338份答卷,虽然参与调查的样本还不够丰富,但从调查结果中也能看出一些明显的趋势。原创 2025-04-02 17:43:39 · 183 阅读 · 0 评论 -
主动休息:被忽视的武器-认知觉醒
有效学习的关键是保持极度专注,而非一味比拼毅力和耐心。不过保持专注需要花费精力,而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就像一桶水,有的人总量多些,有的人少些,但只要在困难的事情上消耗精力,精力桶的水位就会慢慢下降。也就是说,他们起初状态很好、效率也很高,但精力一旦消耗到一定程度,比如70%以下的水平时,注意力就开始不自觉地涣散、思维速度放缓,如果精力继续消耗,学习效率就会进一步降低,很容易出现分心走的情况。问题就出在这里,那些持续刻苦、争分夺秒、舍不得休息一下的人,他们的精力总量势必呈一条持续下降的曲线。原创 2025-04-02 17:34:22 · 131 阅读 · 0 评论 -
任务心态,导致身心分裂-认知觉醒
比如跑步时总想着还剩多少时间就可以结束,读书时总想着还剩多少页就可以完成,背单词时总想着还剩多少个就可以完事……这样的心态会使注意力处于分散状态,很难全身心投入事物本身,从而体会其中的要领和乐趣。我们感受不到跑步时身心、手脚的畅快,无法深入了解书中人物的思考和情感,体会不到单词之间的深入关联……现代人很难获得幸福感,多是因为这种快节奏和急心理,但在这种状态下,生活何其枯燥,它无法让我们享受过程,只会让身心紧张、焦虑麻木和分裂。军人必须有极强的任务意识,但在个人学习成长领域,任务心态或许并不可取。原创 2025-04-01 13:09:32 · 165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