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描述
现在有一队小朋友,他们高矮不同,我们以正整数数组表示这一队小朋友的身高,如数组{5,3,1,2,3}。
我们现在希望小朋友排队,以“高”“矮”“高”“矮”顺序排列,每一个“高”位置的小朋友要比相邻的位置高或者相等;每一个“矮”位置的小朋友要比相邻的位置矮或者相等;
要求小朋友们移动的距离和最小,第一个从“高”位开始排,输出最小移动距离即可。
例如,在示范小队{5,3,1,2,3}中,{5, 1, 3, 2, 3}是排序结果。
{5, 2, 3, 1, 3} 虽然也满足“高”“矮”“高”“矮”顺序排列,但小朋友们的移动距离大,所以不是最优结果。
移动距离的定义如下所示:
第二位小朋友移到第三位小朋友后面,移动距离为1,若移动到第四位小朋友后面,移动距离为2;
输入描述
排序前的小朋友,以英文空格的正整数:
4 3 5 7 8
注:小朋友<100个
输出描述
排序后的小朋友,以英文空格分割的正整数:4 3 7 5 8
备注:4(高)3(矮)7(高)5(矮)8(高), 输出结果为最小移动距离,只有5和7交换了位置,移动距离都是1。
示例1
输入
4 1 3 5 2
输出
4 1 5 2 3
说明
示例2
输入
1 1 1 1 1
输出
1 1 1 1 1
说明
相邻位置可以相等
示例3
输入
xxx
输出
[ ]
说明
出现非法参数情况, 返回空数组。
解题思路
这道题看似简单,但看完题目可能会觉得不止这么简单。因为要保证移动距离最小,这意味着可能存在多种情况需要多次比较。不过,实际并没有那么复杂。
比如在用例1中,乍一看好像有点问题:直接让5和2交换位置,得到的结果是:4 1 3 2 5,这样也符合题意,而且移动距离只有1,似乎更符合要求。
然而,这样想的同学可能忽略了题目中的一句关键提示:“第一个从‘高’位开始排”。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只需要从第一个小朋友开始排列,并在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排队顺序时,就进行交换。这样大大降低了题目难度。
代码解释
为了实现将小朋友的身高按照“高矮交替”的顺序排列,代码中使用了以下判断条件:
heights[i] != heights[j] && (he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