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号 0668036
简答范围
1.1 进程和线程的概念
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它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实体,是被系统独立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本身不拥有系统资源。
1.2 进程特征组成
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结构性
1.3 进程状态和转移
2. 死锁
概念:指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作用,这些进程都将无法向前推进。
原因:系统资源的竞争、进程推进顺序非法
必要条件:互斥、不剥夺、请求和保持、循环等待
预防:
① 破坏不剥夺条件:允许进程还未执行完成时释放已占有的资源。
② 破坏请求和保持条件:系统要求进程一次性申请整个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资源,运行期间不在提出请求,等待期间不占有任何资源。
③ 破坏循环等待条件:给资源编号,进程必须按序申请资源。
避免:银行家算法
3. 多级存储管理结构
解释:把不同存储容量、速度、价格的存储器按照层次结构组成多层存储器,并通过管理软件和辅助硬件有机的结合为一个整体。
目前,计算机系统通常采用三级层次结构构成存储系统: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主存储器、辅存储器。
4. 虚拟内存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程序装入时,一部分装入内存,其余部分留在外存,操作系统负责在内存和外存调取信息,这样看似为用户提供了比实际内存大得多的存储器称为虚拟存储器。
特征:
① 多次性:允许作业被分成多次调入内存运行。
② 对换性:无须在作业运行时一直常驻内存,允许作业运行时进行掉进和调出。
③ 虚拟性:逻辑上扩充内存的容量,让用户看到的内存容量远大于实际的内存容量。
5. 段式存储与页式存储
分段存储:按照用户进程中的自然段划分逻辑空间,并分配一段地址空间(段内要求连续,段间不要求连续)。
优点:方便编程、信息保护和共享、动态增长、动态链接
缺点:会产生外部碎片
分页存储:将用户程序的地址空间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区域,称为"页",相应地将内存空间分为若干个物理块或页框,页和块大小相同,这样可以将程序的任一页放入物理块中。
优点:没有外部碎片,每个内碎片不超过页的大小
缺点:程序需要全部装入内存
拓展:段页式存储管理吸取了段式管理和页式管理的优点,用分段方法分配和管理用户地址空间,用分页方法管理物理存储空间。
相同点比较:
都采用离散分配方式来提高内存利用率,通过地址变换机构实现地址变换。
不同点比较:
① 划分目的不同,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由于系统管理需要。而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目的是为了更好满足用户需要。
② 页的大小固定,由系统决定,是机器硬件实现的。段的长度不固定,取决于用户编写的程序。
③ 描述方式不同,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而分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二维的。
6. IO控制方式
程序直接控制方式、中断控制方式、DMA方式、通道控制方式
7. Spooling、虚拟设备
Spooling组成:磁盘上的输入井和输出井、内存上的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输入进程和输出进程。
Spooling特点:提高了I/O速度,缓解了CPU和低速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将独立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
虚拟设备:通过虚拟技术将一台独占设备虚拟成多台逻辑设备,供多个用户进程同时使用。
8. 驱动程序处理流程
① 将抽象要求转换为具体要求
② 对服务请求进行校验
③ 检查设备的状态
④ 传送必要的参数
⑤ 启动I/O设备
9. 中断程序处理流程
① 测定是否有未响应的中断信号
② 保护被中断进程的CPU环境
③ 转入相应的设备处理程序
④ 中断处理
⑤ 恢复CPU的现场并退出中断
10. 文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三部分):文件系统的接口,对对象操纵和管理的软件集合,对象及属性。
功能:
① 对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
② 对文件目录的管理
③ 用于将文件的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机制
④ 对文件读和写的管理
⑤ 对文件的共享与保护等功能
大题范围
请自行查找例题,不过多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