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图像分析中的分类与检测算法:IDLDA与有丝分裂检测方法
1. 迭代双线性判别分析(IDLDA)算法
1.1 算法背景与原理
IDLDA是一种基于线性判别分析(LDA)的新型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fMRI)分类算法。在模拟数据中,该方法能在不同噪声水平下有效识别受疾病影响的体素。其原理是通过迭代的方式,不断优化目标函数,以实现对数据的有效分类。
1.2 帕金森病数据应用
1.2.1 实验设置
将该算法应用于OPDC数据集,以全部118个受试者作为训练集,设置参数λ = 1013(后续会解释选择该值的原因),m0 = r。算法会单调增加目标函数,在该参数设置下,经过11次迭代达到收敛。
1.2.2 实验结果
- 图像输出 :输出的w和v图像具有不同特征。w图像没有明显结构,而v图像在灰质体素的上下后部有较大权重。w中权重较大的区域可能与v中权重较大的体素具有最改变的功能连接。
- 分类性能评估 :使用留一法交叉验证(LOO)和相应ROC曲线的AUC指标评估分类性能。实验中尝试了不同的λ值,如λ = 1011(AUC = 0.71)、1012(AUC = 0.71)和1014(AUC = 0.69),发现λ = 1013(AUC = 0.75)时分类性能最佳。随着迭代次数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AUC从0.56增加到0.75,表明迭代框架能很好地学习数据的判别特征。
- 与其他方法比较 :将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CA)和判别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