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应用中,静电放电 (ESD)、雷击浪涌、电源开关扰动等瞬态过电压现象,对精密电子元器件的安全构成了持续的威胁。上一篇文章我们已经介绍了什么是ESD,本文将详细介绍电路保护中的关键器件——TVS二极管 (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 ,阐述其工作原理、关键参数及选型应用。
一、什么是TVS二极管?
TVS二极管,全称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保护电子电路免受瞬态过电压损害的固态P-N结器件。其核心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 高阻抗待机:在电路正常工作电压下,TVS二极管呈现高阻抗状态(通常在兆欧级别),通过其电流极小,对电路的正常运行影响微乎其微。
- 快速响应激活:当电路中出现瞬态过电压(如ESD、浪涌)时,TVS二极管的P-N结会在极短时间内(皮秒至纳秒级)从高阻状态迅速转变为低阻导通状态。
- 过压钳位与分流:转为低阻状态后,TVS二极管将瞬态过电流从自身引向参考地(或其他低电位点),同时将被保护器件或线路两端的电压钳位在一个预设的安全水平之内,从而保护后续电路免受损坏。
- 自动复位:当瞬态过电压事件结束后,TVS二极管会自动恢复到初始的高阻抗状态,电路随之恢复正常工作。
简而言之,TVS二极管的核心作用是在瞬态过电压发生时,通过自身快速导通来分流过量电流,并将电压钳位在安全阈值内,以保护后端电路。
二、TVS二极管的工作原理:雪崩击穿效应
TVS二极管的保护功能主要基于PN结的雪崩击穿 (Avalanche Breakdown) 效应。
当施加在TVS二极管PN结上的反向电压超过其特定的雪崩电压(或称击穿电压Vbr)时,结区内形成的强电场会使载流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这些高能载流子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碰撞电离,产生更多的载流子对,进而引发更多碰撞电离,形成载流子数量的倍增效应,即雪崩效应。这导致通过PN结的电流急剧增加,而结两端的电压则基本维持在击穿电压附近。
相较于普通的稳压二极管(齐纳二极管),TVS二极管经过专门设计,能够承受极高的瞬态峰值脉冲功率,并具有极快的响应速度,使其能有效吸收和抑制突发的、高能量的瞬态过电压。
齐纳击穿与雪崩击穿的区别:
- 齐纳击穿: 基于量子隧道效应,主要发生在低电压(2-7V)、高掺杂PN结中
- 雪崩击穿: 基于载流子碰撞电离,主要发生在高电压(>7V)、低掺杂PN结中
三、TVS二极管的关键参数:选型指南
正确选择TVS二极管是实现有效电路保护的前提。以下是选型时必须关注的核心参数:
-
最大反向工作电压 (VRWMV_{RWM}VRWM - Reverse Standoff Voltage) :
- 定义:TVS二极管在非导通(高阻态)状态下,所能持续承受的最大直流电压或交流峰值电压。在此电压下,TVS的漏电流极小。
- 选型考量:VRWMV_{RWM}VRWM必须大于或等于被保护电路的最高正常工作电压(或信号电压峰值)。通常建议VRWMV_{RWM}VRWM至少为电路工作电压的1.1至1.2倍,以保证足够的裕量,防止在正常工作电压波动下发生误触发。
-
击穿电压 (VBRV_{BR}VBR - Breakdown Voltage) :
- 定义:TVS二极管开始发生雪崩击穿,电流急剧增加时的电压值。此参数通常在特定的测试电流(ItI_tIt,典型值为1mA或10mA)下测得,并以一个范围(VBRminV_{BRmin}VBRmin 至 VBRmaxV_{BRmax}VBRmax)给出。
- 选型考量:VBRminV_{BRmin}VBRmin 必须大于VRWMV_{RWM}VRWM,以确保TVS在电路正常工作电压下不会导通。
-
最大钳位电压 (VCV_CVC - Clamping Voltage) :
- 定义:当TVS二极管流过特定的峰值脉冲电流IPPI_{PP}IPP(例如,符合8/20µs或10/1000µs波形标准)时,其两端的最大电压值。
- 选型考量:VCV_CVC是衡量TVS保护性能的核心指标。所选TVS的VCV_CVC值必须小于或等于被保护IC或电路所能承受的最大瞬态电压。VCV_CVC越低,对被保护器件的电压抑制效果越好。
- 峰值脉冲电流 (IPPI_{PP}IPP - Peak Pulse Current) :
- 定义:TVS二极管在特定的脉冲波形(如8/20µs或10/1000µs)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瞬态电流。
- 选型考量:IPPI_{PP}IPP的额定值必须大于或等于电路中预期可能出现的最大浪涌电流。
- 峰值脉冲功率 (PPKP_{PK}PPK 或 PPPP_{PP}PPP - Peak Pulse Power) :
- 定义:TVS二极管所能承受的最大瞬时耗散功率,通常由公式 PPK=VC×IPPP_{PK} = V_C × I_{PP}PPK=VC×IPP 在特定脉冲宽度(如1ms)下定义。
- 选型考量:PPKP_{PK}PPK必须大于或等于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瞬态浪涌功率。
- 结电容 (CjC_jCj - Junction Capacitance) :
- 定义:TVS二极管PN结的电容值,通常在特定的反向偏压和频率(如0V偏压,1MHz频率)下测量。
- 选型考量:对于高速数据线路(如USB、HDMI、以太网接口),结电容CjC_jCj是至关重要的参数。过大的结电容会引入信号失真、降低信号带宽。在此类应用中,应选择低电容(pF级甚至亚pF级)TVS器件。对于电源线保护,结电容的影响通常较小。
- 响应时间 (trt_rtr - Response Time) :
- 定义:TVS二极管从高阻抗的截止状态转变到低阻抗的导通钳位状态所需的时间。
- 选型考量:TVS二极管的响应时间通常在皮秒 (ps) 级别,远快于压敏电阻 (MOV) 或气体放电管 (GDT) 等其他浪涌保护器件。这使其特别适用于防护静电放电 (ESD) 等快速瞬变事件。
- 单向与双向 (Unidirectional vs. Bidirectional) :
- 单向TVS:仅针对一个极性的过电压提供保护(通常是相对于参考地的正向或负向浪涌)。其V-I特性曲线类似于稳压管,但其反向特性针对浪涌抑制进行了优化。适用于直流电源线或极性确定的单向信号线。
- 双向TVS:对正、反两个极性的过电压均提供对称的保护。其V-I特性曲线在第一和第三象限对称。适用于交流电源线或可能出现双向瞬态过电压的信号线。
四、TVS二极管的选型策略
- 确定保护对象与工作电压:明确需要保护的线路类型(电源、信号、I/O等)及其正常的最高工作电压。这是选择VRWMV_{RWM}VRWM的基础。
- 评估浪涌威胁等级:依据应用环境和相关标准(如IEC 61000-4-2 / GB/T 17626.2针对ESD,IEC 61000-4-5 / GB/T 17626.5针对浪涌),估算或确定可能遭遇的最大浪涌电流IPPI_{PP}IPP和浪涌能量(进而确定PPKP_{PK}PPK需求)。
- 选择合适的钳位电压VCV_CVC :确保所选TVS在承受最大预期IPPI_{PP}IPP时,其VCV_CVC值低于被保护器件或电路所能承受的最高瞬态电压。
- 评估结电容需求:对于高速信号线,必须选择低容值TVS,以避免对信号完整性造成不利影响。查阅相关接口(如USB 2.0/3.0, Ethernet)的技术规范,了解其对线路附加电容的限制。
- 确定极性(单向/双向):
- 直流电源线:通常选用单向TVS,注意其阳极和阴极的正确连接。
- 交流电源线:应选用双向TVS。
- 数据/信号线:若信号为单极性且参考地,可选用单向TVS;若信号为差分信号,或可能出现正负双向的共模浪涌,则应选用双向TVS或专用的TVS阵列。
- 考虑封装与PCB布局:
- 封装:根据PCB可用空间、功率耗散需求以及生产组装工艺,选择合适的封装形式(如SOD系列、SMA/SMB/SMC、DFN、QFN等)。
- 布局:TVS器件应尽可能靠近被保护的端口或IC引脚放置,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因引线寄生电感引起的额外电压过冲。接地路径应确保短、宽、低阻抗。
五、TVS二极管的典型应用领域
凭借其优异的瞬态过电压保护性能,TVS二极管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与系统中:
- 电源端口保护:直流电源输入端口、交流电源输入端口(常与MOV、GDT等器件构成多级协同防护方案)。
- I/O接口保护:USB、HDMI、以太网、RS232、RS485、CAN总线等各类通信接口。
- 射频(RF)天线端口保护:保护敏感的射频前端电路。
- 按键、开关及人机接口保护:防止因人体接触或机械操作引入的ESD事件。
- 便携式电子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 汽车电子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模块等。
- 工业控制设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传感器、执行器、工业总线接口等。
六、TVS二极管的特性总结
主要优点:
- 极快的响应速度:皮秒级响应,对ESD等快速瞬态事件的防护尤为有效。
- 精确且较低的钳位电压:能够将瞬态过电压限制在较低的安全水平,有效保护敏感器件。
- 较强的浪涌吸收能力:能够承受标准波形下较大的峰值脉冲功率和电流。
- 高可靠性与长寿命:在额定参数范围内工作,器件退化效应小,使用寿命长。
- 小尺寸与多样化封装:提供多种表面贴装和插件封装,易于集成到紧凑的电路设计中。
应用中的考量:
- 功率容量的局限性:虽然能承受高峰值功率,但其平均功率耗散能力有限。对于能量巨大的持续性浪涌(如部分雷击感应),可能需要与GDT、MOV等更大通流量器件配合使用,构成多级防护策略。
- 漏电流:在VRWMV_{RWM}VRWM下,TVS存在一定的反向漏电流。在某些对静态功耗要求极为苛刻的超低功耗应用中,此参数需要被仔细评估。
- 结电容的影响:尽管已有众多低电容TVS产品,但在极高频(如数十GHz)的应用中,其残余结电容仍可能对信号完整性构成挑战,需要精密选择和验证。
总结
TVS二极管作为一种关键的电路保护器件,凭借其快速响应、精确钳位电压和有效的浪涌能量吸收能力,在现代电子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保护作用。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准确掌握关键参数的含义,并遵循正确的选型方法,是每一位电子工程师提升产品电磁兼容性 (EMC) 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随着电子技术向更高集成度、更高工作频率、更低工作电压以及更严苛EMC要求的方向发展,对TVS二极管的性能(如更低的结电容、更小的封装尺寸、更高的浪涌耐受能力以及集成化TVS阵列等)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TVS技术的持续进步将为不断发展的电子世界提供更为坚固的瞬态过电压防护屏障。
希望本文能帮助您对TVS二极管建立一个系统而清晰的认识。如果您在TVS选型、电路保护设计方面有任何问题或经验分享,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关注微信公众号「V.A.伏安酒馆」,与我们一起探索电子技术的奥秘!别忘了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