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好奇,在我们每天依赖的USB、SATA、PCI Express以及飞速发展的以太网中,海量的数字信号是如何实现稳定、可靠传输的?这背后,直流平衡 (DC Balance) 技术扮演着守护神般的角色。若缺乏有效的直流平衡,信号传输将面临基线漂移 (Baseline Wander)、时钟恢复 (Clock Recovery)困难等严峻挑战,严重影响数据完整性。
本文将聚焦高速串行通信的这一核心基石,带您深入探索:
-
什么是直流平衡 (DC Balance)? 它为何对信号传输至关重要?
-
经典的8b/10b编码是如何巧妙实现直流平衡的?其工作原理及运行差异机制详解。
-
超越8b/10b,还有哪些更高效的线路编码技术在现代通信中大放异彩?
无论你是电子工程师、通信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底层技术原理感兴趣的爱好者,相信本文都能为您带来关于直流平衡与8b/10b编码的硬核知识与深刻理解。
什么是直流平衡 (DC Balance)?
在数字通信中,数据通常以一连串的高电平'1'和低电平'0'进行传输。直流平衡指的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窗口内,传输的'1'的数量和'0'的数量大致相等,或者说,码流中高电平和低电平所占的时间份额趋于一致。
如果一个数据流中包含过多连续的'1'或连续的'0',就会导致信号的直流分量偏离零点。这种不平衡的直流分量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
基线漂移(Baseline Wander) :许多通信系统采用交流耦合(AC coupling),例如通过电容器或变压器连接。这些组件会阻止直流分量通过。如果信号长时间偏向某一电平,接收端的判决门限会因为电容充放电效应而发生漂移,导致接收器错误地判决'0'和'1',增加误码率。
-
时钟恢复困难(Clock Recovery Issues) :接收端通常需要从接收到的数据流中提取时钟信号,以便同步采样。这依赖于信号电平的频繁跳变。如果出现过长的连'1'或连'0',信号长时间没有跳变,会导致锁相环(PLL)失锁,无法准确恢复时钟。
-
电磁干扰(EMI) :不平衡的信号更容易产生电磁辐射,对邻近电路或设备造成干扰。因为不平衡的信号更容易产生共模电流,使得信号路径和其返回路径像一个小型天线一样向外辐射电磁能量,特别是低频成分的辐射会更显著。
-
变压器耦合限制:在需要电气隔离的场合,常使用变压器耦合。变压器无法传输直流分量,持续的直流偏置会导致磁芯饱和,严重影响信号传输。
因此,为了确保高速串行链路的可靠性,必须采用一定的编码方案来实现直流平衡。
明星编码方案:8b/10b 编码详解
8b/10b编码是一种非常经典且广泛应用的线路编码方案,由IBM的Al Widmer和Peter Franaszek于1983年发明。它被广泛应用于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SATA、PCI Express 1.x/2.x、USB 3.0(SuperSpeed)、Fibre Channel,包括上一期我们提到的HDMI等众多高速串行接口标准中。
❝目前IBM的专利已过期,此方案已成为大众化的技术。
1. 基本原理
8b/10b编码的核心思想是将8位的数据字节(Data byte)映射为10位的传输码字,但只有“+2”“+0”“-2”三种组合。其中“+2”是指4个比特0,与6个比特1;“+0”是指5个比特“0”,与5个比特“1”;“-2”是指6个比特“0”,与4个比特“1”。这额外的2位冗余比特带来了以下关键特性:
-
直流平衡:确保输出的10位码字中'1'和'0'的数量尽可能接近。
-
**有限的游程长度 (Run Length Limit, RLL)**:限制了连续相同比特(如连续'1'或连续'0')的最大长度,通常不超过5位,保证了足够的信号跳变以利于时钟恢复。
-
错误检测能力:并非所有1024种可能的10位码字都是有效的8b/10b码。接收端可以通过检测无效码字来发现传输错误。
2. 运行差异 (Running Disparity, RD)
实现直流平衡的关键在于运行差异 (Running Disparity, RD) 这个概念。RD是一个跟踪器,记录了自编码开始以来,已发送的'1'的数量与'0'的数量之间的差值。
-
当发送的'1'比'0'多时,RD为正(positive disparity)。
-
当发送的'0'比'1'多时,RD为负(negative disparity)。
-
理想情况下,RD应保持在0附近。
8b/10b编码器内部维护当前的RD状态。对于大多数输入的8位数据,存在两种对应的10位码字:一种是'1'比'0'多的(例如6个'1'和4个'0',称为正差异码),另一种是'0'比'1'多的(例如4个'1'和6个'0',称为负差异码)。少数情况下,输入的8位数据会对应一个'1'和'0'数量相等的10位码字(5个'1'和5个'0',称为中性差异码)。
编码器根据当前的RD值选择发送哪个10位码字:
-
如果当前RD为负(即之前发送的'0'较多),编码器会尽量选择一个正差异的10位码字来发送,使得RD向0靠近或变为正。
-
如果当前RD为正(即之前发送的'1'较多),编码器会尽量选择一个负差异的10位码字来发送,使得RD向0靠近或变为负。
-
如果发送的是中性差异码字,则RD状态不变。
通过这种方式,RD值被限制在一个小的范围内(通常是-1或+1,在发送特定码字后可能会暂时达到-2或+2,但会迅速被纠正),从而确保了长期的直流平衡。RD的初始状态可以是负()或正(
)。
3. 编码过程简述
8b/10b编码通常将输入的8位数据分为两部分:低5位(D0-D4)和高3位(D5-D7)。
-
低5位通过一个5b/6b编码器转换成6位码字。
-
高3位通过一个3b/4b编码器转换成4位码字。 这两个部分组合成初始的10位码字,然后根据当前的RD状态和该10位码字自身的差异性进行调整(例如,可能需要对所有位取反)以生成最终发送的10位码字,并更新RD。
4. 优缺点
- 优点:
-
良好的直流平衡特性。
-
严格的游程长度限制,易于时钟恢复。
-
内建的错误检测能力。
-
成熟的技术,广泛应用和验证。
-
- 缺点:
-
编码开销较大:
。这意味着为了传输8位有效数据,需要发送10位,带宽利用率只有80%。随着速率的提升,这个开销变得越来越显著。
-
超越8b/10b:更高效的编码技术
随着对更高带宽的需求,25%的编码开销成为一个瓶颈。因此,后续的高速串行标准开始采用效率更高的编码方案。
1. 64b/66b 编码
64b/66b编码主要用于10 Gigabit Ethernet (10GBASE-R/KR/KX4)、PCI Express 3.0及更高版本、USB 3.1 Gen 2 (SuperSpeed+) 等。
-
原理:将64位数据块编码成66位传输块。
- 结构:这66位由一个2位的同步头(Sync Header)和64位的净荷(Payload)组成。
-
同步头通常是 "01" 或 "10"。 "01" 表示净荷是数据; "10" 表示净荷是控制信息。 "00" 和 "11" 是无效的同步头,用于错误检测。
-
-
直流平衡与游程限制:64b/66b本身不直接保证严格的直流平衡和游程限制。它依赖于加扰 (Scrambling) 技术。数据在编码前会经过一个加扰器(通常是一个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LFSR),将原始数据随机化,使其在统计上趋向于直流平衡,并打散长连'0'或长连'1'。同步头的交替使用 ("01" 和 "10") 也对直流平衡有轻微的贡献。
-
开销:
,远低于8b/10b。
2. 128b/130b 及类似编码 (如 128b/132b)
为了进一步降低开销,PCI Express 4.0/5.0/6.0、DisplayPort 2.0等采用了128b/130b或类似的编码方案 (如PCIe 6.0采用128b/132b,并结合PAM4和FEC)。
-
原理:与64b/66b类似,将更大的数据块(如128位)加上一个小的同步头(如2位或更多,取决于具体标准,有时也称为前导码 Preamble)形成传输块。
-
直流平衡:同样依赖加扰技术来实现统计上的直流平衡。
-
开销:例如128b/130b的开销约为
。
3. 曼彻斯特编码 (Manchester Coding)
虽然效率不高,但曼彻斯特编码及其差分版本是早期局域网(如10 Mbps以太网 10BASE-T)和一些低速通信(如RFID)中常用的编码方式,因为它本身就具有优秀的直流平衡特性和时钟恢复能力。
- 原理:
-
'0' 用从高到低的跳变表示 (在比特周期的中间)。
-
'1' 用从低到高的跳变表示 (在比特周期的中间)。 (注意:定义也可能相反)
-
-
特性:每个比特周期内都至少有一次电平跳变,保证了时钟提取。由于每个比特都包含了一半高电平和一半低电平,因此天然实现了直流平衡。
-
开销:50%。每个数据位需要两位码元(或说波特率是比特率的两倍),效率较低。
总结
直流平衡是高速串行通信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它确保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经典的8b/10b编码,到更高效的64b/66b、128b/130b等编码方案(通常辅以加扰技术),我们可以看到为了在不断提升的速率下保持信号完整性所做的努力。
理解这些编码技术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和调试高速数字系统,也能让我们对现代电子通信的复杂性有更深的认识。未来,随着数据速率向Tbps级别迈进,更先进的调制和编码技术(如PAM4结合特定编码和前向纠错FEC)将继续演进,但直流平衡的基本需求依然是设计者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这篇文章的解析能为您带来启发。如果您对电子技术有任何独到的见解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关注「V.A.伏安酒馆」,与我们一起探索电子技术的奥秘!别忘了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