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描述处理与模型构建全解析
在处理图像描述相关任务时,我们需要经历多个关键步骤,包括特征提取、描述加载、文本清理以及模型构建等。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步骤及其实现方法。
1. 特征提取与保存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预训练的模型(如 VGG16)来提取图像的特征。以下是一个完整的示例代码:
features = extract_features(directory)
print('Extracted Features: %d' % len(features))
# save to file
dump(features, open('features.pkl', 'wb'))
这个示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完成,大约一小时。完成所有特征提取后,特征字典将存储在当前工作目录的 features.pkl 文件中。这些特征可以在后续用于训练语言模型。你也可以尝试使用 Keras 中的其他预训练模型。
2. 加载描述
在处理图像描述时,有多个文件可供参考:
- Flickr8k.token.txt :包含图像标识符和分词后的描述,每个图像有多个描述。
- ExpertAnnotations.txt :指示每个图像的描述哪些是由专家撰写,哪些是由众包工人撰写。
- CrowdFlowerAnnotations.txt :提供众包工人对每个图像标题适用性的频率,这些频率可以进行概率解释。
为了加载
图像描述模型构建全解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