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能否保障物联网敏感医疗数据安全?
1. 物联网与数据安全现状
近年来,连接到互联网的无线设备数量急剧增加,预计到2020年,构成物联网的互联设备数量将达到500亿。在众多应用场景中,eHealth智能家居是一个关键领域,它能够监测老年人或病患的健康状况,并自动将数据发送到远程服务器供医生处理,这些数据记录在电子病历(EMR)中。
然而,安全访问EMR面临隐私、透明度等诸多问题。传统的云计算技术虽可用于处理大量数据,但无法单独解决安全挑战,尤其是对于个人和医疗等敏感数据。集中式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模式,由单一提供商监控,可能会引发诸多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完全去中心化的对等安全技术解决方案。
采用去中心化的物联网网络安全方法是解决当前物联网技术面临挑战的有效途径。对等模式可以显著降低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的安装与维护成本,还能将存储和处理能力分布在网络的不同设备和组件上,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但要建立完善的对等通信协议,还需解决安全和隐私等一系列挑战。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如比特币)已证明其有效性,它具备去中心化、透明、不可篡改等特性,为解决物联网安全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2. 区块链技术基础
2.1 区块链的概念
2008年,中本聪推出比特币,为解决双重花费问题,引入了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是一种对等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在系统的所有参与节点上进行复制。它是完全透明的,能展示自创建以来的所有交易,且无法被篡改或欺诈。
区块链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区块组成,第一个区块称为“创世”区块,它被硬编码到软件中。每个区块由时间戳标记,并通过加密哈希进行标识,同时引用前一个区块的哈希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