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与电生理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基于GPU技术的自动指纹识别系统
在当今社会,自动指纹识别系统(AFIS)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1990年起,中国开始使用AFIS,目前各省份均已建立该系统。指纹记录数量在不断快速增长,2005年全国有超3000万指纹记录,到2010年增至7000万。以北京警方为例,本地有约300万指纹数据,还有超280亿的其他省份数据。
指纹记录快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纹系统数据库容量逐年扩张;另一方面,指纹应用模式进一步拓展,以前只有指纹技术人员使用指纹识别系统,如今非专业警官也能灵活使用。此外,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流动人口犯罪数量逐年增加,这使得省际指纹查询需求日益增长。因此,随着指纹数据库容量的增长、业务发展需求以及查询数量的增多,指纹查询速度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传统AFIS的指纹匹配速度依赖于计算机硬件。近年来,随着指纹数据库数量的增加和查询任务的增多,对数据查询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指纹匹配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查询需求,虽然多计算机并行比对可以提高匹配速度,但也存在诸多瓶颈。例如,数据更新困难,多计算机占地面积大且功耗高,所以AFIS需要更加集成化。
GPU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近年来,由于制造技术发展缓慢,时钟频率的发展遇到瓶颈,单核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受到一定限制,时钟速度提升缓慢,单线程处理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为了运行单线程,大部分晶体管用于制造缓存,这虽然能将处理器功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但也阻碍了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CPU适合通用程序,不包含用于特殊功能的专用硬件,其编程模型是串行的,在程序中无法很好地利用数据并行性,硬件也体现了这种编程模型,即一次只处理一个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