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奇点:未来是天堂还是末日?(上)
奇点预测与争议
有人称赞早在1986年就预测到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但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在纽比贝格的联邦国防军基地就已经出现无需驾驶员干预的巴士,所以这并非多么惊人的先见之明。而他预测的到2045年实现“强人工智能”,即“奇点”是否会成真,其实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在于,几乎所有从技术层面研究人工智能的专家都认为,到本世纪末“奇点”必将到来。
奇点的到来可能并非是突然的飞跃,而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人文主义者和自然科学家会争论这个重大事件何时发生以及是否真的发生,因为“超级人工智能”(ASI)的定义本身就存在争议。像“思考”“智能”“意识”或“奇点”这些概念,就像“万能箱”,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泰格马克认为会思考的机器的出现将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而伊达尔戈则认为会思考的机器和会思考的人类一样荒谬。
还有像迪·布拉塞嘲笑奇点和超人类主义是不可能的,理由是计算机没有亲属,也不会爱和排尿。但这种将人类特征简单归结为爱和排尿的观点过于简单粗暴。梅青格会批评他,指出其固化的自我认知模式阻碍了对未来的展望。
推动进化的力量
推动未来进化的力量包括基因组学、纳米技术、分子生物学、量子物理学以及正处于蓬勃发展期的人工智能。这些力量不仅会让人类更具机能、延长寿命甚至实现永生,还会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微生物群落。
永生会消除人类的繁殖义务,但在那之前的几十年里,有能力的人可以在“培育实验室”定制“设计婴儿”,无需经历9个月的孕期就能得到完美的孩子。超人类主义者通常也不再食用动物肉或农作物,3D打印机可以根据个人生物数据和审美偏好为我们提供“珍贵”的分子糊状物,现在已经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86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