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传输模式(ATM)网络自适应拥塞控制方案性能评估
1. 引言
ATM 网络被推荐作为未来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 - ISDN)的传输模式。对于 ATM 网络中可用比特率(ABR)服务的拥塞控制,基于速率的方案被认为是最佳选择。ATM 论坛提出了几种基于速率的方案,如前向显式拥塞通知(FECN)、后向显式拥塞通知(BECN)和比例速率控制算法(PRCA)。
- FECN 方案 :使用显式前向拥塞指示(EFCI)作为单比特,在虚拟连接(VC)的前向方向指示拥塞。
- BECN 方案 :通知单元直接从拥塞点发送到源。这两种方案都基于负反馈速率控制范式,即源在收到拥塞通知单元时会降低单元传输速率;若在预定时间内未收到通知单元,则会增加当前传输速率,直至达到峰值单元速率。但如果反向的所有通知单元都遭遇极端拥塞,所有源都会将速率提高到峰值单元速率,可能导致整个网络拥塞崩溃。
- PRCA 方案 :采用正反馈速率控制范式,但可能出现 VC 之间可用带宽分配不均的问题,因为经过更拥塞链路的 VC 的数据单元比经过较少拥塞链路的标记更频繁,导致路径中拥塞链路更多的 VC 因允许单元速率(ACR)低于其他 VC 而出现资源匮乏。
为解决现有基于速率方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两个基本概念的自适应方案:正反馈速率控制解决 FECN 和 BECN 方案的问题;资源管理(RM)单元的智能保留解决 PRCA 的问题。
2. SDCC 方案
2.1 网络元素
VC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