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计算中的图论与任务可解性
1. 分布式计算中的拓扑与图论基础
在分布式计算领域,拓扑方法与图论有着紧密的联系。拓扑方法最初源于Fischer、Lynch和Paterson的研究,他们证明了即使只有一个进程可能崩溃,也不存在容错的消息传递协议来解决共识任务,这与协调攻击问题密切相关。而将图论引入分布式计算,为解决和分析任务可解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1.1 图的基本定义
图的定义是理解后续内容的基础。一个图是由一个有限集 $S$ 以及 $S$ 的子集的集合 $G$ 组成,需满足以下条件:
- 若 $X \in G$,则 $|X| \leq 2$;
- 对于所有 $s \in S$,有 ${s} \in G$;
- 若 $X \in G$ 且 $Y \subset X$,则 $Y \in G$。
$G$ 中的元素被称为图的单纯形(simplex),单纯形 $\sigma$ 的维度为 $|\sigma| - 1$。零维单纯形是图的顶点(vertex),一维单纯形是图的边(edge)。我们用 $V(G)$ 表示图 $G$ 的顶点集,用 $E(G)$ 表示图 $G$ 的边集。顶点若不属于任何边,则称为孤立顶点。图若要么每个顶点都属于边,要么都不属于边,则称为纯图,前者为一维纯图,后者为零维纯图。
1.2 图的着色与标记
图的着色和标记是对图进行进一步刻画的方式。对于图 $G$,给定一个集合 $C$,着色函数 $\chi : V(G) \to C$ 需满足对于图 $G$ 的每条边 ${s_0, s_1}$,有 $\chi(s_0) \neq \chi(s_1)$。若图配备了这样的着色函数,则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68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