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电极与假肢制造:前沿技术与应用前景
在生物医学领域,电极技术和假肢制造技术正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本文将介绍耳假肢制造的过程以及脑机接口(BCI)中不同类型脑电图(EEG)电极的应用研究。
耳假肢制造:利用健康器官模板的高效方法
当患者的耳朵因烧伤等原因严重受损时,利用健康的对应器官来制造假肢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一位患者的左耳因烧伤严重受损,而右耳健康。在制造耳假肢时,就可以将右耳作为模板。
制造过程如下:
1. 数据采集 :对左右耳分别从多个角度进行拍摄,并将这些视图进行对齐,从而获得对应的三角形网格模型。同时,对患者的整个面部也从三个角度进行采集,这个面部模型将作为“骨架”,用于后续模型的精确对齐。
2. 模型对齐与优化 :将右耳的网格模型进行镜像处理,然后与面部模型进行对齐,直到整个面部的美学外观达到最佳。接着,对这两个模型进行编辑,填充残留的孔洞,重建缺失的表面部分(主要是由于倒钩造成的)。最后,将它们在边界处精细连接。
3. 物理复制 :对网格进行拓扑控制,利用快速原型技术制造物理副本。这里使用了Connex 500 3D打印系统,该系统能够在一次构建中打印由多种模型材料制成的部件和组件。制造耳假肢使用的材料是TangoBlackPlus Shore A85用于对应耳廓表面的区域,TangoBlackPlus Shore A27用于耳朵边界的区域。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一个小时,成本约为70欧元。
这个过程具有诸多优点,患者的舒适度达到最佳,无需试戴假肢。而且,原型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