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控制器性能评估
1. 评估背景
纳米控制器作为一种最小化且节能的控制器架构,旨在用于始终开启的系统状态和电源管理控制任务,以及频繁执行的简单事件。该架构不仅可扩展和可编程,还能适应各种应用需求。嵌入式系统通常仍然包含一个通用微控制器,但这个核心只会在不频繁的任务中需要,而在大多数时间内,纳米控制器的程序控制下进行电源门控,以最小化系统的总能耗。本章将详细介绍纳米控制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评估,特别是针对示例应用程序的电源管理控制部分。
2. 对比对象
为了评估纳米控制器的性能,选择了四种常用的微控制器架构进行对比,分别是:
- MIPS (RISC) :32位数据路径,32位指令,针对C编译器优化,5级流水线执行。
- AVR (RISC/CISC) :8位数据路径,16位指令,针对C编译器优化,单周期执行。
- MSP430 (RISC/CISC) :16位数据路径,16/32/48位指令,针对C编译器优化,支持多周期执行和特殊常量寻址模式。
- NEO430 (MSP430兼容) :16位数据路径,16/32/48位指令,针对C编译器优化,支持多周期执行和特殊常量寻址模式。
这些架构因其广泛的应用和成熟的生态系统,成为评估纳米控制器性能的理想对比对象。
3. 具体应用场景
以电子门锁为例,详细描述了纳米控制器如何管理电源状态转换和执行特定任务。以下是具体的应用场景和任务:
- 唤醒主CPU进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0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