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安全保护与安全信息系统设计
1. 资产安全保护
1.1 技术安全控制
为保护资产安全,可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例如,使用 Web 应用防火墙(WAF)来防范常见的注入攻击和跨站脚本攻击等。同时,为确保应用程序在需要时可用,可考虑负载均衡和多地部署。不过,是否需要这些控制措施取决于组织的风险偏好、资产分类、重要性以及组织愿意接受的风险程度。若不了解自身的风险水平,就无法判断在风险缓解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是否合适。
1.2 监控变更
组织应持续监控信息资产的变更,并遵循持续改进原则进行调整。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如每年进行一次评估,或在发生重大变更时进行评估。
- 实施技术解决方案,跟踪配置变更、漏洞、更新或活跃威胁。
1.3 资产处置
组织拥有多种物理和数字信息资产,这些资产最终会达到生命周期的终点。为确保资产的安全处置,需遵循相关标准。ISO 27001 提到了两个关于信息处置的控制措施:
- “不再需要时,应使用正式程序安全处置媒体”(A.8.3.2)。
- “所有包含存储介质的设备在处置或重新使用前,应进行验证,确保已移除或安全覆盖任何敏感数据和许可软件”(A.11.2.7)。
为符合标准,组织应根据资产分类定义安全处置信息资产的要求,提供具体的操作流程,并记录安全处置的信息资产。此外,存储介质或设备的处置或再利用应包括有效清除设备中任何数据残留的过程。
1.4 数据残留处理
数据残留是指系统删除数据时,仅将该空间标记为“可用”,而未实际擦除数据。这些残留数据很容易被恢复。为减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17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