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从局部到全局的探索
在结构化预测领域,神经网络模型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几种不同类型的神经网络模型,包括局部过渡模型和全局结构化模型,以及它们在处理输出结构方面的特点和应用。
1. 局部模型的优势与挑战
在表示学习过程中,输出子结构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隐式获得的。不同子结构上的局部输出层共享相同的序列编码层。在训练时,来自不同局部预测的损失在编码层混合,使网络学习到包含相互依赖子结构信息的输入表示。这种表示是全局的,涵盖了每个输入词的隐藏状态。
局部模型在处理任意输出结构时具有灵活性,相比使用动态规划解码的结构化模型(如CRF),它能更轻松地应对各种情况。然而,神经网络模型强大的表示能力虽然使其能更好地拟合训练数据,但也容易导致过拟合,降低泛化能力。可以使用归一化和丢弃等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此外,与使用可直接解释特征模式对输出进行评分的离散线性模型相比,神经结构化预测模型的可解释性相对较低。
2. 局部过渡模型
过渡模型将输出构建过程转化为状态转换过程,每个状态代表部分构建的输出,过渡动作代表构建结构的增量步骤。以依存句法分析为例,我们可以使用神经特征表示和网络对过渡动作进行评分,构建神经过渡模型。
2.1 模型1
模型1是将离散线性解析器转换为神经网络版本,用神经特征替换离散特征,用多层感知器替换线性模型。具体来说,它选择原子特征,如栈顶的单词和栈中第二个单词的第二右子节点的词性等,作为计算状态隐藏表示的基础。
- 特征表示 :
- 单词特征、词性特征和弧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