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索 Web 2.0:标签、软件与应用的全面解析
1. 标签(Tagging)
标签,即对内容进行标记,是 Web 2.0 协作特性的一部分。用户生成的标签可以帮助组织和标记网络内容,使其更具人性化。
- 标签的历史 :标签能让用户以自己选择的标签对内容进行标记,从而增强对内容的识别度。2006 年 12 月的一份报告显示,有 28% 的互联网用户曾在网上对内容进行“标签”操作。
- 标签云(Tag Clouds) :标签云是根据标签的流行程度进行可视化展示的一种方式。许多 Web 2.0 网站会以图形化的形式展示热门标签,标签的大小代表其流行程度。不过,标签云只能反映大多数人的看法,而忽略了许多个人独特的观点。你可以使用 ArtViper 的 TextTagCloud 工具(http://www.artviper.net/texttagcloud/)来创建自己的文本云。
- 大众分类法(Folksonomies) :这是一种基于标签的分类方法,该术语由 Thomas Vander Wal 创造。在 Flickr、Technorati 和 del.icio.us 等网站上都有大众分类法的应用。用户可以通过标签搜索内容,这种方式与传统搜索引擎使用的关键词有所不同,有时更具意义。例如 steve.museum 项目,2005 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古根海姆博物馆组织了一次会议来规划该项目,2007 年他们将各种艺术藏品发布到网上,并邀请社区帮忙进行标签标注。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0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