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初创企业原型制作速度的影响因素
1. 原型与原型制作活动
1.1 原型的技术分类
从技术角度来看,原型可根据其与后续产品开发的关系进行区分:
- 一次性原型 :主要用于规范目的,并非实际的构建模块,多用于探索性和实验性原型制作。
- 演化原型 :为实际系统提供基础,可从原型演化而来,用于演化原型制作,在实验性原型制作中若证明能为系统提供良好基础也会被使用。
1.2 最小可行产品(MVP)的业务视角
从业务角度,初创企业可在不实际实现产品的情况下创建产品理念的代表,即MVP。常见的MVP类型包括:
- 简短动画:解释产品功能及用户购买原因。
- 模拟用户界面(Wizard of Oz MVP):外观像真实产品,但实际业务流程手动执行。
- 礼宾式MVP:手动服务,包含用户使用产品时经历的相同步骤。
1.3 提升原型制作活动的研究
部分研究关注提升原型制作活动的速度和有效性:
- Janssen等人建议代码复用以加速原型代码编写。
- Grevet等人描述了一个6阶段原型制作方法,利用现有在线系统加速新社交计算系统的一次性原型制作。
2. 以原型为中心的学习模型
2.1 相关循环模型
- Build - Measure - Learn循环 :精益创业的关键概念,用于管理软件初创企业寻找可持续商业模式,关键是减少浪费,专注于待测试元素。 <
软件初创企业原型制作影响因素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