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因果模型学习:反事实、规范表示与结构识别

因果模型学习:反事实、规范表示与结构识别

因果关系的推断在众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然而,仅从观察数据中确定因果方向并非易事。本文将深入探讨结构因果模型(SCM)中的反事实陈述、规范表示,以及在仅观察两个变量的情况下进行因果推断所需的假设和方法。

1. 反事实陈述与结构因果模型

1.1 反事实陈述的引入

在结构因果模型中,改变所有噪声分布是一种可能的修改方式,这种改变可以由观察引发,并使我们能够回答反事实问题。以眼部疾病治疗为例,存在一种相当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 99%的患者,治疗有效并能治愈(B = 0);若不治疗,这些患者会在一天内失明(B = 1)。对于剩下 1%的患者,治疗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他们会在一天内失明(B = 1);若不治疗,他们会恢复正常视力(B = 0)。医生决定是否进行治疗(T = 1)与患者所属类别(由罕见条件 NB 控制)无关,我们将其表示为噪声变量 NT。

1.2 眼部疾病示例的数学模型

假设潜在的 SCM 为:
[
\begin{cases}
T := NT \
B := T \cdot NB + (1 - T) \cdot (1 - NB)
\end{cases}
]
其中 (NB \sim Ber(0.01)),对应的因果图为 (T \to B)。

现在考虑一个视力不佳的患者,在医生进行治疗(T = 1)后失明(B = 1)。我们可以提出反事实问题:“如果医生不进行治疗(T = 0),会发生什么?”通过观察 (B = T = 1),根据上述 SCM 可知该患者的 (NB = 1),进而可以计算 (do(T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