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短期行程时间预测研究
1. 模型架构
数据直接输入到第一个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层,底部LSTM层下方的橙色箭头仅表示数据输入位置。由于每个时间步长的LSTM输出与输入数据长度相同,LSTM层的输出不能直接用作预测结果,因此需要在LSTM层上方添加一个或多个深度神经网络(DNN)层来转换输出维度。添加多少个DNN层以获得最佳预测结果,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每个堆叠的LSTM层的大小可以不同且唯一,每个DNN层的大小最好相等,但也可以设计为不同的值且彼此不相等。
目标函数设定为均方误差(MSE),公式如下:
[MSE = \frac{1}{n} \sum_{i = 1}^{n} (x_i - \hat{x}_i)^2]
其中,(x_i) 表示训练数据中的实际行程时间,(\hat{x}_i) 是预测值。使用自适应次梯度方法来训练所提出的模型,整个网络可以使用Python中最近开发的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来构建。
2. 实验设置
2.1 数据集
数据来自Caltrans PeMS在线系统,该系统提供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6,000多个环形检测器收集的交通数据。收集了13号走廊(阿拉米达I - 80)高速公路路段的行程时间数据,数据持续时间为2016年9月18日00:00至2016年12月17日23:59,共90天。行程时间值每5分钟聚合一次,每天有288个数据点,总共25,920个点。
数据划分情况如下:
|数据用途|比例|天数|
| ---- | ---- | ---- |
|训练数据(LSTM - DNN模型)|70%|63天|
|验证数据(L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