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化DevOps指南
在当今的软件开发和运维领域,容器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不仅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能简化应用的部署和管理。下面将详细介绍容器技术的相关知识,包括容器化交付、容器引擎的选择与安装、容器的生命周期、镜像的分层结构以及镜像的分发等内容。
1. 容器化交付的优势与挑战
传统的应用运行方式通常包含以下步骤:
1. 配置机器和相应的基础设施资源
2. 安装操作系统
3. 安装系统程序和应用依赖
4. 部署应用
5. 维护应用的运行状态
这种方式繁琐复杂,手动操作容易出错。配置管理工具虽然能减少部分工作量,但随着应用栈变得复杂多样,维护大型配置库变得困难,而且配置代码往往不如应用代码受重视。此外,更新已安装的软件包可能会导致应用意外崩溃,升级配置管理工具本身也是一项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使用预烘焙虚拟机(VM)镜像的不可变部署方式。这种方式在系统或应用包更新时,会构建完整的VM镜像并进行部署,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杂性,但VM镜像的启动、分发和运行开销较大。
而容器则是一种更轻量级、自包含且几乎不可变的解决方案。它可以在版本控制系统(VCS)中进行管理,构建成二进制大对象(blob)镜像,并以不可变的方式进行部署。容器只需要打包应用本身及其依赖库,镜像大小远小于VM镜像,分发成本更低,运行时几乎没有额外开销。不过,由于Linux容器共享同一内核,仍存在内核安全风险。目前出现了一些解决方案,如基于unikernel的解决方案或Kata容器,使运行VM像操作系统容器一样简单高效;还有在应用和主机内核之间插入中介层,如gVisor。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6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