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研究
Ada李力
5年互联网社区运营,10年程序员,2年高校老师。目前创业中,做医疗美容用户社区-整形记 http://www.zhengxingji.net
曾就职于优快云, 甲骨文,Sun, CA, AIG/AIA等公司,一直在追求更好的世界和更好的自己。个人博客: http://www.adali.cn
展开
-
社区经理是经纪人
娱乐界耀眼的是明星, 但有类不为大众所注意的人群, 就是明星经纪人. 好的经纪人, 明星会趋之若鹜, 因为经纪人能帮明星找到更多的出演机会, 拿到更好的报酬.曾听出版人周筠老师谈过, 她做的工作是找寻, 发现写一些好字的那些人, 游说他们出书, 帮助他们出版, 发行, 并宣传. 我当时的启发是和我做的事情有些类似嘛,我不也是到处找讲师和作者吗, 只是限于技术领域.技术社区经理, 很多职能像是经原创 2012-05-29 14:32:07 · 2058 阅读 · 0 评论 -
优快云可以为技术社区作些什么?
这篇题目的问题来自Zoom.Quiet,作为在自由软件日上的发言内容。现状:国内有很多技术社区,多数是一些技术爱好者,义务性地,兼职性质地做着社区工作,随着社区的扩大,往往面临类似的问题,比如:寻找有吸引力的话题和讲师资源吸引更多的人参加社区寻找适合线下聚会的场地寻找商业赞助http://优快云凭借十几年的社区积累,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有了丰富的经验。优快云提供给技术人员以及技术社区的服务可以分为原创 2012-08-31 14:22:59 · 6223 阅读 · 6 评论 -
科斯法则下的社区 - 《未来是湿的》读后感
现在的社区多如牛毛,一个人就发起一个社区,有可能有两三个核心成员,社区总共就十多个常打酱油的。我常想,为什么现在会出现了这么多的社区? 有一个答案是:社区是群体的一种形式,出现这么多社区(多数是线上社区)是因为现在通过互联网,和各种工具,建立群体和加入一个新群体的成本大大下降了。社区既然是群体,很多时候表现得像是一个组织,但社区和公司(包括有组织架构的商业公司和公益组织)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未来是原创 2012-09-25 18:04:32 · 4812 阅读 · 1 评论 -
与众不同的技术社区
如果是从事社区工作,技术社区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我们以往印象中的社区,在乡间是村庄,有族长,村长,在城市是居民区,有居委会大妈,这时候的社区,是停留在社会学概念中。近些年越来越多地提及社区,是因为发现了社区在商业上的价值。借助互联网,商业机构,发现聚集相同兴趣,相同爱好的人变得比以往容易,而且成本低,是实现精准营销的一个方式。在这个前提下,商家感兴趣的是消费者社区,而最有价值的是最能掏钱的那类消原创 2012-09-29 13:19:30 · 2406 阅读 · 1 评论 -
2012 “社区活动”博客专栏未收录活动
在优快云首页开设了个“社区活动”栏目,希望能给其它各个中小社区,提供一个宣传本地活动的地方。 更多地合作想法已经写在博客里《优快云可以为技术社区作些什么?》 在首页推荐过的活动,都收录在“社区活动”博客专栏里 http://blog.youkuaiyun.com/column/details/community-events.html ,但目前博客专栏只能收录优快云博客文章,而有些活动会发在其它地方:如原创 2012-10-31 10:32:46 · 4845 阅读 · 0 评论 -
OpenStack中国行(上海站)现场记录
2012年八月份举行的OpenStack亚太技术大会时,主会场在北京,分会场就是上海。OpenStack中国行刚筹划时,只包括了北京,深圳,成都,西安,武汉。当时就有人问,怎么没有上海站,于是2012年11月10日,OpenStack中国行(上海站)活动成行。活动是下午一点开始,但上午十一点左右,上海站活动组织者杜与杰,Quicklive云直播的谢兴佳以及一些工作人员等就已在现场忙碌。活动场地由创原创 2012-11-20 11:16:52 · 4712 阅读 · 0 评论 -
社区里的志愿者与专业人员
我们常讲社区,其实公司里就存在社区,各种名义的俱乐部,比如摄影俱乐部,足球俱乐部。之前公司的工会,每次给大家发东西的时候,比如发月饼,比如发运动衣,比如发背包,总会有人跳出来表达不满,而负责买东西发东西的工会同事更不满:”我这都是义务为大家服务,现在没落好,倒落一身埋怨。有意见,你自己来做这些麻烦事“。当时有种意见是:”没贡献,就没发言权。“。提意见的人也有自己的道理:”这经费里面有我的钱,我怎么原创 2012-12-11 17:48:27 · 4564 阅读 · 1 评论 -
五分钟内用Google Docs建立一个报名系统
Google Forms是个很好的工具,可以快速建立报名系统,反馈调查问卷等应用。最近在公司里做小型活动,发现有同事还不了解这个工具如何用,就写个说明文章。Google Forms原来属于Google Docs, 现在已经并入Google Drive (云端硬盘)。 http://drive.google.com 1. 点击左上角“Create”, 选择“Form” 2。 出现编辑窗口,输入活动原创 2012-12-18 18:29:06 · 21226 阅读 · 1 评论 -
OpenStack中国行总结
2012年八月份OpenStack亚太技术大会在北京,上海两城市的成功举办,掀起了公众对OpenStack的更多兴趣。在此基础上,OpenStack中国用户组希望联手优快云继续推进OpenStack在中国的影响,因而有了八城市巡讲的系列活动。从策划到结束,历时三个月。这是一次社区合作进行技术巡讲的探索。在没有商业赞助的情况下,社区活动经常面临的情况是三个问题,讲师,场地和参会者。这次活动的讲师都原创 2013-01-04 12:07:26 · 4196 阅读 · 0 评论 -
技术社区的需求
2013年3月22日,优快云在北京做了一个全天的“社区领导人”聚会,那天也正式宣布了“社区大本营”产品的上线。在开场时,我做了介绍,优快云3.0是什么?技术社区有哪些需求,而社区大本营能解决什么?国内存在大大小小的技术社区,一些中小社区,面临着种种困难,说得比较多,往往是以下几种,而随之对应的就是需求1。无人知晓 - 需要市场推广,在互联网行业中就是流量2。难招募到会员和志愿者 - 需要会员3原创 2013-03-30 10:35:13 · 4186 阅读 · 1 评论 -
社区玩的是暧昧?
在社区领导人聚会中,佟辉提出社区运营中“一妞顶十汉”的方法,获得在场很多人的赞同,就是说,要提高社区的活跃度和参与度,要更多引入女性参与,有女性参加的活动,男性的参与率也明显提高。而我作为主持人,打断了他的继续发挥,为此他还专门撰文继续说明。其实,看了他的博文,我更加觉得自己有必要在这个问题阐明一下自己的观点。我所在的IT行业一直面临着男多女少的状况,一直以来,我很疑惑,IT这种知识行业,不像以前原创 2013-03-30 11:55:32 · 4848 阅读 · 6 评论 -
兴趣的归兴趣,商业的归商业
部门在讨论做线上和线下活动的时候,谈到激励和奖品。对优快云版主,有专门的积分,版主获得的积分可以兑换成礼品。运营人员有一块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版主自己选礼品后,采购,邮寄,公司报销。讨论中,有人说这样做太麻烦了,不如直接送充值卡方便。我的意见是:礼品,充值卡,可能从价格上来说一样,但代表的意思不同,而其中蕴含的激励机制也不同。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原创 2013-03-31 14:06:14 · 14198 阅读 · 14 评论 -
独一无二的职位:开源社区经理
开源社区经理,这个职位的要求写出来后,交给猎头去搜寻人选,猎头一头雾水,以前没招聘过类似的。这个职位特别在于,社区经理就是一个新职业,目前在职人数不多的社区经理都是转行过来,而开源在国内,更是个小众领域,在筹备今年的开源峰会时,曾列出名单,国内真正从事开源项目的人,不过百人左右的规模。因此“开源社区经理”, 估计是国内独一无二的职位了所以我们对这个职位的人选没办法设立精确标准,比如几年工作经验,精原创 2013-08-07 11:19:28 · 205753 阅读 · 65 评论 -
社区运营人员的技能等级
社区运营是一个新出现的工种,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可以更方便地找到其它人,有相同兴趣,相同背景,或者相同目标的人,聚集起来,形成社区。如果泛泛地讨论,社区运营并不是一个新出现的工作,人类有社会的概念时,就有人开始干着社区运营的事情,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村长,对村庄这个以地域划分的社区来说,村长干的就是典型社区运营。我现在所说的社区运营,和以往的社区运营最大的两点不同是:1。是基于互联网的社区;2。原创 2013-08-08 18:23:17 · 5756 阅读 · 0 评论 -
通知邮件的修改
CTO俱乐部有个下午茶形式的活动,限20人参加,在活动之前会给入选的20人发如下邮件:“由于此次活动我们只能预留20个左 右的席位(实际报名已达50人),收到此邮件证明您已获得参会资格,请您珍惜此次机会,尽量到场。如您不能到场,请于周四上午10点前电话或邮件告诉我 们,我们好把参会资格转给其他报名会员;如您没有通知我们实际也未参会,会影响您以后参加优快云活动的资格,谢谢。”另一个新成立不久的开放原创 2013-08-08 18:46:12 · 5473 阅读 · 1 评论 -
客服案例之博客乱码
有个移动领域博主投诉,博客产品升级后,他的代码排版全乱了,要求我们这边给解决下。 客服把问题转到博客运营人员,运营人员转到研发人员,研发人员说升级只是增加了对ObjectC代码支持,不会改变原有的代码格式,应该是用户自己修改的缘故。于是用户得到答复,如果是原创代码,则显示没问题,如果是从别处拷贝粘贴的代码,则显示有问题,让用户自己修改。 用户对这个回复当然不满意,又在微博上发帖,分别AT创始人,研原创 2013-11-27 12:20:34 · 3755 阅读 · 3 评论 -
如何利用优快云资源来建立技术社区 - 博客篇
博客的辉煌时期已经过去了,很多个人博客都被荒废,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使用字数更少的微博,微信来抒发见解。但对专业人士,如IT技术人员,写博客能带来很直接的好处,如锻炼思维,整理想法,更大的作用是有助于建立自己的品牌,在文章被传播的过程中能结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如果只是想自己写些文字,选择哪个博客产品都可以,要是考虑传播性的话,就要选取流量大,受众广的博客平台来写作。 在优快云, 增加博客文章曝光率原创 2013-11-27 13:14:32 · 6215 阅读 · 4 评论 -
CTO俱乐部旅游晚宴的主题:学习
已经做过几期CTO俱乐部的小规模交流会,记得有次CTO论道的活动上,第一位发言的先说起了当年如何的苦逼,之后每个人的发言都少不了“苦逼”这个词了。而昨晚的旅游话题领域晚宴,大家说的最多的一个词是“学习”。CTO俱乐部成员对一个话题都是普遍有兴趣的 - 就是技术团队的管理。艺龙旅行网的詹宏勇,谈到经验,是要分清哪些事情要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决策方向对了,后面走些弯路也不怕。去哪儿最近上市的消息,让原创 2013-11-28 16:45:17 · 4243 阅读 · 0 评论 -
社区经理(社区组织者)与社区领袖(社区领导人)
上海的Ben建了一个“社区经理”微群( http://q.weibo.com/1182522 ) 后来我建了一个“社区领导人”微群 ( http://q.weibo.com/1297432? ) 我和他在两个群里都是管理员,而且群成员也高度重合。有几次想过是否需要合并群,但考虑后还是决定保持现状,因为社区经理和社区领导人是两种不同的角色。之前写过一篇博文:社区经理是做什么的?现在可以继续补充,社区原创 2012-09-29 15:04:35 · 4695 阅读 · 1 评论 -
社区:第三空间
第三空间(也称第三类场所),是指家庭和工作场所之外,人们经常自愿,自发,愉快地聚集的各类公共场所。 - 《The Great Good Place》 by Ray Oldenburg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第三空间以星巴克咖啡店为代表,另外,书店,俱乐部等地方也是很典型的第三空间。对于Oldenburg来说,第三种场所可以帮助人们在“家庭”、“工作”和“社会”三种日常生活的体验领域中找到平衡,从而达到“放原创 2012-09-10 16:34:07 · 3104 阅读 · 0 评论 -
技术社区的价值
作为一个曾经的技术人员,我参与在线社区和社区活动出于以下这些目的:记录自己的想法 希望能和别人探讨一些问题 想了解其他同行在干什么 看看工作和生活之外还有什么有趣的东西 ...... 真正开始从事社区工作之后,开始考虑社区凭什么吸引大家来呢?其实,只要的有价值的东西,就会吸引人来。技术社区聚集的人群是技术人,那么社区的价值就是它能够提供给技术人在别处无法获得的服务。技术社区的价值可以体现在社会价值原创 2012-09-05 18:44:05 · 4178 阅读 · 4 评论 -
当了回票贩子
以前办技术会议,都是免费的. 最近有次会议收费, 会议主办方给我了些门票, 于是我当了次票贩子, 陆续发出去60张. 发票过程是这样的, 会议主办方把电子票发给我, 我把电子票发到实际参会人手里, 收集到参会名单返回给主办方。为让门票到达需要的人手中,我动用了各种想得到的关系: 给渠道部门发过, 渠道部门需要发给合作伙伴公司, 合作伙伴公司再继续下发, 请员工参会. 这很典型地经过了两级代理,原创 2011-10-24 11:04:28 · 1313 阅读 · 0 评论 -
工程师的小传
看完了李开复的书《世界因你不同》, 书中有一段, 更好地解释了”工程师文化”- 工程师当家 “我不断告诉工程师们, 谷歌是一个工程师当家的公司, 管理方式是自下而上的, 通常最主要的沟通是发生在工程师与工程师之间, 而不是主管与主管之间。这就意味着很多事情都需要工程师积极主动并自己做出决定。但我发现,中国的员工还是根深蒂固地习惯于老板发号施令,习惯于重要决策问老板,有了问题找老板解决”- 《世界原创 2010-02-04 01:55:00 · 2370 阅读 · 0 评论 -
《部落:一呼百应的力量的评论》书评
这本书, 我读了三遍.读第一遍的时候, 我就知道某一天我会再看一遍的; 读第二遍的时候, 我把触动自己的章节折角做了标记; 第三遍是因为我要把这本书送出去, 送出去之前再把标记过的章节翻一翻.折角的章节: 领导从基层做起 - Seth Godin曾面临了一个新产品开发人物, 而他遇到了问题: "没有人帮我. 我没有秘书, 没有员工, 也没有程序员. "但最后, 他招募到了6名工程师业余帮他, 之后原创 2012-05-29 14:31:16 · 1553 阅读 · 0 评论 -
社区工作, 是个大杂烩吗?
专门设置社区部门的IT公司并不多, 因此很多事情都是摸索着做. 我一直介绍自己做的是技术推广的工作, 如果是这样, 简单很多, 就是技术宣讲+市场活动, 线上的活动和线下的活动. 但把社区两个字加进来, 事情就复杂了, 不但自己要承担的角色很多, 面对的社区也很复杂. 一直以技术人员自居, 而且也强调技术背景, 但在社区工作中, 技术强与弱并不是最重要的, 但没有技术背景也是万万不行的, 因为有原创 2011-08-23 15:58:03 · 1700 阅读 · 0 评论 -
市场和社区
在公司里,社区活动(community)和市场活动(marketing)经常有重叠。公司做技术社区,定位和方式和传统的市场推广方式肯定不一样,我大概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市场活动会针对某个目标群,归纳出目标群的共有特点,而制定一系列的计划。这种活动的特征是:单向:活动当中,不容易得到反馈。市场活动的效果,通常要事后,通过一些调查评估才能得知。手段:广告是很最常用的方式,常常可见狂轰乱炸的那种直推原创 2011-04-27 00:04:00 · 2447 阅读 · 0 评论 -
社区经理是做什么的?
遇到大学同学,问我在做什么,来回问答了几次,她说还是不明白社区经理是干什么的。 我发现,是得为自己的角色找个定义了。 从事社区工作是个误打误撞的过程。之前一直做开发工作,2007年的时候,我的前老板离开,而新老板需要的是项目经理,而不是一个纯粹的开发人员。我答应 做做看,但要求用社区经理这个头衔,而不是项目经理。实际上,当时我都不知道社区经理这种职位,在三年后真的出现在了招聘广告上,我仅仅是觉得,原创 2011-03-18 12:10:00 · 12644 阅读 · 0 评论 -
开源大旗谁来擎?
在公司对外宣讲的资料中,一贯说,Sun Microsystems是所有公司,机构中,对开源事业贡献开源代码的No.1,这些代码属于很多开发者熟悉的平台,软件和工具,比如OpenJDK, OpenSolaris, GlassFish, NetBeans, MySQL等等。同时,Sun在自己投入人力物力宣讲开源之外,也赞助各类开源项目,活动等等。 2009年4月中旬传来Oracel收购Sun的原创 2010-01-19 22:32:00 · 6059 阅读 · 11 评论 -
有家有口的IT人士周末去哪里?
上周六做了一个活动”Java Mobility Day 2009”, 效果不错, 来了四百多人, 到下午结束的时候, 会场还是满的. 我有印象的是一位男士带了个四五岁左右的孩子来听, 应该不是IT教育从娃娃抓起, 我猜是周末这个爸爸要带孩子, 又想来听讲座, 只好带着孩子来会场. 我想起曾经参加过的Beijing Open Party的活动,二十多人的晚餐中,我问多少人已婚?有两个人举手, 问多少原创 2009-11-25 11:33:00 · 8057 阅读 · 12 评论 -
技术人员为什么应该参加社区活动?
200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周围的惶恐情绪不断蔓延,而且各种如何躲过裁员的帖子也层出不穷。那时,美国的同事给组里发了一篇文章链接。记忆中,那个标题是“我是在裁员潮中拿到了几家offer”.文章中,这个人并没有试图把自己美化成天才,他只是叙述了在工作之外,他还喜欢做的事情。第一,写技术文章;第二,参加各种技术交流;第三,自己出面组织技术交流。当他在自己博客上发出自己需要一份工作的时候,很多家公司向他伸原创 2012-05-29 15:47:33 · 3257 阅读 · 3 评论 -
社交搜索的威力
最近碰到了这么一个事情, 四个工作日之后要到新加坡开会,而自己连签证还没办。 第一反应是问Effie, 她介绍去问旅行社,打电话不通。上Google, Baidu搜索一番,众说纷纭,关于办签证的时间,有说一星期的,有说三天的。 决定在新浪微博上喊一嗓子:“问问有什么方式, 能够最快拿到新加坡签证?“ 。得到的帮助质量非常高:小马msn:当地人的婚丧嫁娶邀请函热情的鹅卵石Sean:Jialin_Ru原创 2012-05-29 14:32:59 · 1882 阅读 · 0 评论 -
谈谈社区里的头衔
社区和任何组织一样,是需要激励机制的。不过这种激励机制,主要是建立在荣誉和尊重上,通常是给核心社区成员授予更高的头衔,更多的特权。随便谈谈现有的几个技术社区,都是如何给成员授衔和授权的。 Apache (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 ASF) 在开源软件界大名鼎鼎, 它有个良好的制度保证其运行。社区成员分为几类:User, Developer, Committer, PM原创 2011-10-10 18:56:56 · 4404 阅读 · 1 评论 -
技术人员如何建立个人品牌
遇到过很多人介绍自己时,都习惯说自己是某某公司的某某某,如果是没公司,没职业的人呢?我遇到一些是自称为某某爸爸,某某妈妈,当然社会上还有一些自称老爸是何人的介绍方式,这离我有点远,就不谈论了。据说最牛的名片是只有名字,什么公司,地址,联系电话什么的一概没有。IT行业的人,Bill Gates大概可以这样做,时尚届的人,Coco Channel可以这样做。TA们的名字,就是品牌。 做个好的技术社区是原创 2011-05-03 02:46:00 · 15177 阅读 · 75 评论 -
大牛是个双刃剑
对社区来说,大牛是个双刃剑。前段时间看到Robbin说过这么一句,引申想了些关于社区建设的问题。 虽然社区强调平等,但根据经验,影响力等因素,社区成员还是会有高端用户低端用户之分。而社区对新人的态度,也很符合组织管理中的蘑菇理论:“蘑菇管理”是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心态,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原创 2011-03-21 14:12:00 · 33502 阅读 · 172 评论 -
专家受到鄙视了
看到不少段子里,把专家写成“砖家”,教授写成“叫兽”,就可以知道这类称呼沦落到什么程度。是有一些学术道德上都沦丧的人,造成社会对这个群体的整体失望。但即使是认真做事的那类,就没有一点责任吗?在读《未来是湿的》这本书,里面介绍了维基百科的前世今生。才知道 ,这么好的点子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创始人一开始还是按照专家思维,来编撰这个百科,所有的词条,是一群有一定知识面的专家来负责编写,审核,维护。这个进程原创 2010-09-27 11:11:00 · 2097 阅读 · 1 评论 -
技术社区里的社会规范与市场规范
在刚开始办一些技术活动的时候, 我去观摩过几个活跃的技术社区, 发现他们只是一两个人, 就完成了会议的所有工作, 网站编辑,召集参会者,会场主持,摄影,摄像,文字等等。而我们付钱给会务公司, 也未必有他们那种义务免费的做得好。 我尝试过请某人和他朋友来为公司的技术活动录像,录制完压缩,还上传到网上。当时没有预算,只是送了个背包。感觉他们也挺开心。还有一次是请某人来给100个校园大使做如何举办活动的原创 2012-05-29 14:35:21 · 2105 阅读 · 0 评论 -
金字塔还是钟形曲线?
我们在谈论开发者社区时候,通常习惯是按照年龄和经验,把人群分为学生,开发者,架构师,以及top level的极少数人。 画起来就很像一个金字塔。最下面的学生人数最多,随着时间发展,学生会成长为开发者,架构师,以及top level的人。这种发展过程,每一层稍高的人群是逐渐减少的。就拿top level人群来说,Oracle授予的是ACE头衔,中国目前有十几个人,而Sun Microsyst原创 2011-06-23 12:26:00 · 5534 阅读 · 7 评论 -
公司与社区的关系
提到社区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和公益,奉献,理想之类的词汇联系在一起。而公司是要谈利润,商业,客户等等。所以,公司办社区就要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况。但最近听到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公司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养蜂人与蜂群。养蜂人开始的时候,必须先投入,提供木箱之类,让蜂群能够入住。吸引来蜂群之后,养蜂人有责任为蜂群找到足够的花源,让蜂群能够安居,繁衍并壮大。养蜂人最终是要取蜂蜜做为回报的,但取多少蜂蜜,一定要把原创 2011-04-11 14:03:00 · 3480 阅读 · 0 评论 -
客服案例之用户环境问题
用户投诉说登录后,系统会提示未登录。而且还有用户翻出论坛上2008年的一个帖子,说这个问题五年前就出现了,一直未解决。而运营同事说这个问题之前报告过很多次,得到的回复都是问题无法重现,因而难解决。接连不断地收到这个问题投诉,于是我就在JIRA里发了个问题,并附上五年前的论坛帖子链接。 产品经理马上回复说之前处理过类似问题,跟用户配置或DNS有关,解决方法要找技术确认。后来又补充说,需要运维同事参与原创 2013-11-29 17:25:38 · 3737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