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的世界:李飞飞自传》--教育理念

https://mp.weixin.qq.com/s/AEEsp5IUNDlUScAoeadh3g

李飞飞从小就被教育努力学习不是为了让老师满意,也不是符合某种意识形态,甚至不是为了迎合某种虚无缥缈的规则,他的努力只是为了自己。那意思就是说,你不必在意世俗的眼光,想学什么都行,但一定要对得起自己,一定要学好。对他进行鼓励式的教育。

努力学习只是为了自己”和“不必在意世俗的眼光”,这恰恰是最高层次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不在意世俗眼光,想学什么都行

在中学的时候老师让每个学生分享一本正在读的书,李飞飞推荐的是什么,《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勃朗特三姐妹》,还有什么海洋生物的杂志,以及关于战斗机和不明飞行物的。因为没把注意力放到学习,老师请了他的家长。但他的母亲,并没有认同老师的话,回家的路上,他母亲跟他说我们都不属于这里。

对得起自己,一定要学好

李飞飞从普林斯顿物理系毕业后,没有直接沿着传统的精英路径进入金融或博士项目,而是花了一年时间去西藏研究藏药。这个选择在当时许多人看来是“不务正业”的,但她遵循的是自己内心的学术好奇心和对跨学科知识的渴望。这份“对得起自己”的探索,为她后来在AI领域需要融合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跨学科视野,奠定了独特的基础。

鼓励式教育,尽可能展开想象

在21世纪初,当计算机视觉研究还聚焦于精巧的算法模型时,李飞飞提出了一个“简单粗暴”甚至被许多同行嘲笑的idea:用海量的标注数据(ImageNet)来“喂养”算法。这个想法不符合当时主流的“算法至上”的意识形态,但她坚信数据的重要性。她顶住了压力,最终用ImageNet开启了深度学习革命,彻底改变了AI的发展轨迹。

努力学习只是为了自己”和“不必在意世俗的眼光” 正是驱动像李飞飞这样的开拓者不断突破边界的内在动力。

它强调的是一种内在驱动、自我实现和思想自由的至高境界。

  • 内在驱动:学习的燃料是好奇心和对知识本身的热爱,而非外部奖赏。

  • 自我实现:学习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做到极致,对自己负责。

  • 思想自由:敢于挑战权威和常规,选择少有人走的路,并坚持自己的判断。

这种教育,培养出的不是应试高手,也不是循规蹈矩的执行者,而是能改变世界的思考者和创造者。李飞飞的生平,就是对您这段论述最有力的注脚。

图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