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导言、货币与金融体系
- “货币是在商品、劳务支付和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强调货币与收入或财富的区别 。
- 金融市场的功能是将盈余资金从节余单位(家庭、公司、政府)引导至资金短缺单位,实现资源配置优化 。
- 金融中介机构组成复杂系统,如银行、保险、基金等,且都受到政府严格监管 。
第二篇:货币、利率与市场结构
第4章–第6章:利率含义、决定与期限结构
- 名义利率:反映通胀因素,若市场有通胀,名义利率上升是实际购买力下降的表现 。
- 实际利率:扣除通胀因素后的利率,衡量真实借贷成本与收益。
- 贴现债券(零息债券):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发行,不支付定期利息,到期按面值偿还,收益来自贴价差距 。
- 现值与终值公式:PV = FV / (1+r)^n,揭示了时间价值的原理 。
- 到期收益率(YTM):使未来现金流贴现后等于当前价格的利率,是衡量债券利率水平的精确指标 。
- 利率的风险结构:违约风险导致风险溢价,安全债券如国债与公司债利差体现风险溢价 。
- 利率的期限结构:长期与短期债券收益率不同,展现为收益率曲线;三种理论解释:预期理论、分割市场理论、流动性溢价理论 。
第三篇:资产与股市
第7章:股票估值与有效市场
- 普通股估值:通过贴现未来全部现金流总和计算理论价值。
- 戈登增长模型:假设股息固定增长率 g < 投资者要求收益率 k,则股价 P0 = D1 / (k−g)。
- 有效市场假说:市场价格反映所有公开信息。
第4篇–第6篇:金融机构、央行、货币政策
第8–12章:银行机构与金融监管
-
银行创造货币:通过存贷差和乘数效应,商业银行能将基础货币放大数倍 。
-
银行面临两种风险:
- 流动性风险:全部储户同时提款而资金不足;
- 资不抵债风险:银行资产质量恶化,应适时市场化处理,区别救助 。
第13–16章:央行体系与货币政策
-
央行职能:货币发行、利率调控、金融监管、维护支付系统稳定。
-
货币供给过程:基础货币通过银行系统,受法定准备金率等因素决定乘数效应 。
-
货币乘数:攸关银行能放贷的金额比例,与准备金率成反比 。
-
货币政策工具:
- 常规: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率、准备金率;
- 非常规:量化宽松、前瞻指引等。
-
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通过影响利率、资产价格、信贷渠道等作用于总需求和产出。
第7篇:国际金融与汇率
- 外汇市场:汇率是两国货币之间的价格,由长期基本面和短期资本流动共同决定。
- 汇率制度:弹性、固定与管理浮动汇率制,各有优劣。
第8篇:货币理论与宏观政策框架
第19–22章:货币理论、通胀与总供需
- 货币数量论:MV = PY,表明通货膨胀长期与货币供应增长率相关。
-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由货币供求决定,货币需求包含交易、预防、投机三部分。
-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引入财富、利率等变量,强调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
- IS–LM与AD–AS分析:货币政策通过 IS-LM 模型影响产出与价格水平。
Reddit 用户点评补充
“货币的价值取决于‘稳定流动能力’,所以货币提供的是‘流通性为依附’的价值” 。
“借债的带来的赤字会降低货币流通的信用价值,因为这个过程是逐渐发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