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是计算机科学中一种重要的数据结构,它由节点(Node)及其之间的连接(称为边,Edge)组成。树结构通常用于表示具有层次关系的数据,例如文件系统、组织架构图、XML/JSON数据结构等。树具有较高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效率,尤其是二叉搜索树和其他平衡树。
一、树的基本术语
1. 节点(Node):树的基本元素,包含数据和指向其子节点的链接。
2. 根节点(Root):树的顶层节点,没有父节点。
3. 子节点(Child):直接连接至某个节点的节点。
4. 父节点(Parent):某个节点的直接上级节点。
5. 叶节点(Leaf):没有子节点的节点,通常位于树的最底层。
6. 深度(Depth):从根节点到某一节点的最长路径中的边数。
7. 高度(Height):树中节点的最大深度,叶节点的高度为0。
8. 度(Degree):某个节点的子节点数量。
二、树的类型
1. 二叉树(Binary Tree)
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通常称为左子节点和右子节点。
普通二叉树没有特定的顺序。
2. 二叉搜索树(Binary Search Tree, BST)
左子树的所有节点值小于根节点的值,右子树的所有节点值大于根节点的值。
支持高效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log n)。
3. 平衡树(AVL Tree、红黑树)
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搜索树,保证在插入和删除操作后仍保持树的高度平衡(即左右子树的深度差不超过1或其他平衡条件),从而保持 O(log n) 的操作效率。
4. B树
自平衡的搜索树,通常用于数据库和文件系统,支持高效的顺序读取、写入和搜索,且每个节点可以有多个孩子(多于2个)。
5. Trie树
一种用于高效存储字符串的树,每个节点表示一个字符,可快速寻找相同前缀的字符串集合。
6. N-叉树(N-ary Tree)
每个节点可以有 N 个孩子,广泛用于表示多层次的结构,如文件系统。
三、树的遍历
树的遍历是访问树中节点的过程,常见的遍历方式包括:
1. 前序遍历(Preorder Traversal)
访问顺序:根节点 → 左子树 → 右子树。
适合用于复制树或获取表达式树的前缀表示。
2. 中序遍历(Inorder Traversal)
访问顺序:左子树 → 根节点 → 右子树。
在二叉搜索树中,中序遍历返回的序列是升序排列的。
3. 后序遍历(Postorder Traversal)
访问顺序:左子树 → 右子树 → 根节点。
适合用于删除树或计算树中节点的权值。
4. 层次遍历(Level-order Traversal)
按层逐层访问,通常使用队列来实现。
四、总结
树是一种灵活且高效的数据结构,适用范围广泛,能够有效地支持多种操作和算法。通过理解树的基本概念和不同类型,可以更好地设计数据结构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