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简介
本次的测试用例是基于核心代码基本开发完毕,在第一代系统基本正常运行后编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后续开发与维护的便利性。
该文档主要受众为该系统后续开发人员,并且在阅读此文档前最后先阅读本系统的需求文档、概要设计文档与详细设计文档。在本文档中,我们将依据需求文档中所描述的功能模块进行黑盒测试并编写其测试用例,依据概要设计文档与详细设计文档进行白盒测试并编写其测试用例。
1.2术语定义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性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指考虑系统或组件的内部机制的测试形式,也称为结构性测试。白盒测试要求软件测试工程师也需要具有编程能力。白盒测试的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逻辑结构的测试(逻辑覆盖测试),另一种则是基于控制流图的测试(控制流图覆盖测试)。
功能性测试
按照系统需求定义中的功能定义部分对系统实行的系统级别的测试。
非功能性测试
按照系统需求定义中的非功能定义部分(如系统的性能指标,安全性能指标等)对系统实行的系统级别的测试。
测试用例
测试人员设计出来的用来测试软件某个功能的一种情形。
2. 系统结构
2.1硬件设计
该系统主要基于软件部分的开发,所以对于硬件部分,只需要满足运行软件这一个需求即可,具体来说即:
-
PC机一台,安装Windows11操作系统
-
CPU:P4 1.8GHz以上
-
内存:1GB以上
-
分辨率:推荐1920 ×\times× 1080
2.2软件设计
主要的模块组分为两个部分,现将每一部分拆解开来,对于该系统,所包含的主要模块如下图所示:
图1.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模块设计图
3.测试用例设计
3.1白盒测试
在白盒测试中,我们对登录模块和注册模块采用条件组合覆盖和基本路径覆盖两种方法进行测试用例的编写。
3.1.1登录模块:
表3-1 登录模块
登录模块 |
---|
1.1 模块描述:输入用户名,密码与验证码,登录进系统 |
1.2 功能:接受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密码与验证码,并逐一检查验证码,用户名与密码是否正确,如正确则登入,失败则提示。 |
1.3 性能:能够检查用户名、密码的正确性。 |
1.4 输入项:用户名,密码与验证码。 |
1.5 输出项:成功登录、“验证码错误”或“账号或密码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