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明同学。
这期内容和大家分享的「LTV,用户生命周期价值」,其玄幻则在于每个人似乎都理解它的概念,但每个人似乎都不能把它计算准确。
简单的来说就是指每一位用户可能是购买者、使用者、会员在未来周期内可能给你的产品或服务所贡献的商业价值总和,值得注意的是,它是衡量单个用户价值的,是用来表示这个用户的质量,不是一个规模类的指标。
举个例子
假设某阅读产品在应用商店获取一个用户的获客成本为10块钱,通过用户的付费阅读、广告点击、会员购买等多种方式平均每天能产生0.5元的收益,我们在往期的内容分享过,一款产品的新增次留在30-40%左右,这就意味着会流失60-70%的用户,从商业化变现的角度来看,获客成本与变现收益存在显著的差距,这似乎非常荒谬。
-- 但是
如果你也这么想。
那就大错特错。
资本都是非常聪明的,他们一定不会干赔本的买卖。
回到上面那个问题,现在我们将时间周期拉长至90天、180天、365天、又或者是更长时间,以90天为例,那么在这90天内,每个用户能为企业创造的总价值LTV就是0.5元/天乘以90天,即45元,在这个过程中用户活跃的天数越长,其收益越高,这么看来花10块钱买一个用户还是非常划算的。
所以,LTV就是指拉长时间周期来衡量一个用户创造的价值。
那说了那么多。
在实际业务中LTV有什么作用呢?
在实际运用中LTV可以评估用户的长期价值,通过深入分析用户的消费、购买、变现行为以及用户留率等关键指标,计算用户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预期价值,了解每个用户对业务的长期贡献;
预估成本回收周期,产品未来的DAU趋势;
判断获客成本,对比渠道来用用户质量,调整投放策略,在追求用户规模的同时又难以保证用户质量,可以依据渠道用户质量,来实现高低质量用户的合理配比;
计算投入产出比ROI,验证盈利模式;
评估产品功能更新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