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Reactor模型是一种设计模式,主要用于处理并发的I/O事件,特别是在网络编程和服务器设计中。
Reacotr模型:
定义
Reactor模式是一种事件驱动的编程模型,主要用于处理I/O事件。它通过在主线程中循环等待I/O事件的发生,并将事件分发到相应的处理程序中。
特点
- 单线程:Reactor模式通常在一个单独的线程中运行,负责监听和分发事件。
- 事件驱动:当I/O事件(如读、写、连接请求)发生时,Reactor会将事件传递给相应的处理器。
- 非阻塞:Reactor模式下,I/O操作是非阻塞的,即不会阻塞主线程的执行。
三个重要组件
Reactor 模型有三个重要的组件:
- 多路复用器:由操作系统提供,在 linux 上一般是 select, poll, epoll 等系统调用。
- 事件分发器:将多路复用器中返回的就绪事件分到对应的处理函数中。
- 事件处理器:负责处理特定事件的处理函数。
具体流程
- 注册读就绪事件和相应的事件处理器;
- 事件分离器等待事件;
- 事件到来,激活分离器,分离器调用事件对应的处理器;
- 事件处理器完成实际的读操作,处理读到的数据,注册新的事件,然后返还控制
权。
Reactor优点
- 响应快,不必为单个同步时间所阻塞,虽然 Reactor 本身依然是同步的;
- 编程相对简单,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复杂的多线程及同步问题,并且避免了多线程/进程的切换开销;
- 可扩展性,可以方便的通过增加 Reactor 实例个数来充分利用 CPU 资源;
- 可复用性,reactor 框架本身与具体事件处理逻辑无关,具有很高的复用性;
应用场景
适用于需要处理大量并发连接的场景,如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
代码片段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unsigned short port = SERVER_PORT;
if (argc == 2) {
port = atoi(argv[1]);
}
int sockfd = init_sock(port);
struct ntyreactor *reactor = (struct ntyreactor*)malloc(sizeof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03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