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习惯、激情、方向
组建知识网,前期不在乎得失和性价比
Dictionary咋用的?
Dictionary<int, string> dic = new Dictionary<int, string>();
dic.Add( 1, "one" );
dic.Add( 2, "two" );
dic.Add( 3, "one" );
string a = dic[1];
string b = dic[2];
string c = dic[3];
a,b,c分别为三个string值
一种类似“字典”的数据结构,“便于查阅”public void Add( TKey key, TValue value );
添加时,前key,后value 。key必须唯一,value可以随意。通过key可以直接找到value
传说中,这是一种查找速度很快的数据结构,相比list,它的添加会慢,但查找速度很快,那么内部如何实现的?
构造时:
private void Initialize(int capacity)
{
int prime = HashHelpers.GetPrime(capacity);
this.buckets = new int[prime];
for (int i = 0; i < this.buckets.Length; i++)
{
this.buckets[i] = -1;
}
this.entries = new Entry<TKey, TValue>[prime];
this.freeList = -1;
}
1,初始化一个this.buckets = new int[prime]
2,初始化一个this.entries = new Entry<TKey, TValue>[prime]
3,Bucket和entries的容量都为大于字典容量的一个最小的质数 (prime)
其中this.buckets主要用来进行Hash碰撞,this.entries用来存储字典的内容,并且标识下一个元素的位置。
我们以Dictionary<int,string> 为例
Dictionary<int, string> test = new Dictionary<int, string>(6);
初始化后:
添加元素时,集合内部Bucket和entries的变化:
Test.Add(4,”4″);
根据Hash算法: 4.GetHashCode()%7= 4,因此碰撞到buckets中下标为4的槽上,此时由于Count为0,因此元素放在Entries中第0个元素上,添加后Count变为1
Test.Add(11,”11″);
根据Hash算法 11.GetHashCode()%7=4,因此再次碰撞到Buckets中下标为4的槽上,由于此槽上的值已经不为-1,此时Count=1,因此把这个新加的元素放到entries中下标为1的数组中,并且让Buckets槽指向下标为1的entries中,下标为1的entry之下下标为0的entries。
Test.Add(19,”19″);
再次添加元素19,此时Hash碰撞到另外一个槽上,但是元素仍然添加到count+1的位置。
Test.Remove(4);
我们删除元素时,通过一次碰撞,并且沿着链表寻找2次,找到key为4的元素所在的位置,删除当前元素。并且把FreeList的位置指向当前删除元素的位置,FreeCount置为1
Test.Remove(19);
删除Key为19的元素,仍然通过一次碰撞,并且沿着链表寻找1次,找到当前元素,删除当前元素,并且让FreeList指向当前元素,当前元素的Next指向上一个FreeList元素。
此时你会发现FreeList指向了一个链表,链表里面不包含任何元素,FreeCount表示不包含元素的链表的长度。
总结:
通过以上试验,我们可以发现Dictionary在添加,删除元素按照如下方法进行:
通过Hash算法来碰撞到指定的Bucket上,碰撞到同一个Bucket槽上所有数据形成一个单链表
默认情况Entries槽中的数据按照添加顺序排列
删除的数据会形成一个FreeList的链表,添加数据的时候,优先向FreeList链表中添加数据,FreeList为空则按照count依次排列
字典查询及其的效率取决于碰撞的次数,这也解释了为什么Dictionary的查找会很快。
以上研究均参考网络,有很多不严谨的地方。可再阅读下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