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外国使馆雷电综合防护系统改造方案(四)

【分享】外国使馆雷电综合防护系统改造方案(一)https://blog.youkuaiyun.com/TOWE_Tech/article/details/149606298?spm=1001.2014.3001.5501

【分享】外国使馆雷电综合防护系统改造方案(二)https://blog.youkuaiyun.com/TOWE_Tech/article/details/150516902?spm=1001.2014.3001.5501【分享】外国使馆雷电综合防护系统改造方案(三)https://blog.youkuaiyun.com/TOWE_Tech/article/details/150856580?spm=1001.2014.3001.5501

1.4

防雷项目实施方案

1.4.1

直击雷防护系统:

该建筑物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根据GB50057-94(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雷电防护要求采取防雷措施。

1

接闪器:

接闪器:接闪器是指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利用避雷带作为接闪器,避雷带采用Φ10镀锌圆钢,用间距为1m,高为0.2m的支持卡子固定于屋檐、屋脊,女儿墙及屋顶四周等易受雷击部位。支持卡子采用扁钢Φ10mm*200mm,固定在屋檐、檐角及屋顶四周处。避雷带在檐角拐弯处做100mm的弧形转弯。所有镀锌圆钢相接处,搭接长度不少于10cm,需达到专业级焊接标准。共计需要避雷带543米。

屋顶仅仅采用避雷带保护是不够的,应该采取避雷带与避雷网联合的方式敷设。避雷带保护屋檐、屋角;避雷网保护屋顶其他区域。使整个建筑物完全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避雷网采用Φ10镀锌圆钢,用间距为1m,高为0.2m的混凝土块固定和支撑避雷网,支持卡子采用扁钢Φ10mm*200mm,使避雷网在建筑物屋顶形成10m*10m或12m*8m的网格。所有镀锌圆钢相接处,搭接长度不少于10cm,需达到专业级焊接标准。屋面上的金属物体与防雷装置相连。共计需要避雷网 257米,混凝土块257块。

工艺要求:防雷装置的避雷带和避雷网的金属材料,需先调直后方可按横平顺直的方式安装,焊接不应有夹渣、咬肉、气孔及未焊透的现象,所有镀锌圆钢连接处,搭接长度不少于其直径的6倍,且需采用双面焊接,焊接处应做防锈处理,支持卡子的间距要均匀。

2

引下线:

引下线:引下线是指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采用Φ10镀锌圆钢作为引下线,在每个建筑的四周沿外墙对称设置,根据每栋建筑物的周长、各个建筑物地面附近的具体环境的不同以及建筑物所属的防雷等级,设置数量不等的引下线,建筑物的防雷引下线不得少于2根,并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敷设,间距不大于18米。当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内的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照跨度作为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18米,并在距地面0.8m~1.8m处设置断接卡,断接卡使用支持卡子固定于建筑物外墙上,靠近地面处加装护管。

工艺要求:防雷装置引下线的金属材料,需先调直后方可按顺直的方向安装,焊接不应有夹渣、咬肉、气孔及未焊透的现象,所有镀锌圆钢连接处,搭接长度不少于其直径的6倍,且需采用双面焊接,焊接处应做防锈处理,支持卡子的间距要均匀.避雷引下线在地面以上1.7M长的一段,用角钢或硬塑料管保护。采用2支及以上引下线时,应在距地1.8M处做断接卡子,供测量接地电阻使用。

共需要引下线 168米。

安装注意事项:

a、避雷带及其连接线经过沉降沟(沉降沟:一座较长的多层建筑物,往往在横向上把建筑物分成几段,段与段之间留有一段空隙,防止各段下沉不一致,引起建筑物损坏)时,应备有10-20cm以上的伸缩余裕的跨越线。

b、建筑物须在房面上两条避雷带之间加装明装连接条,连接条的间距不大于10m时,只在屋檐上装避雷带;宽度大于10m时,需在屋面上加装明装连接条,连接条间距不大于10m。对金属旗杆、金属烟囱、钢爬梯、风帽、透气管等必须与就近的避雷带焊接。

c、采用避雷带保护时,建筑物至少有两根引下线。避雷带引下线最好对称布置,例如两根引下线成‘一’字或‘Z’字形,四根引下线要做成"工"字形,引下线间距离不应大于18m,当大于18m时,应在中间多引一根引下线。

3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指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

以前接地是否合格以接地电阻值为准,现在则侧重接地结构兼顾接地电阻值。由于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的频率增高,其接地结构、等电位联结和电气接线的方法都发生了变化。设计者必须有电磁容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主要内容有:共地才是合理的选择;电源接地系统的制式;电气设备工作频率对接地结构的要求和对等电位联结式的选择。为了避免地电位反击造成设备损坏和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接地装置宜与建筑物的基础地、供电系统电源保护地相连接,组成一个共地接地系统。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4Ω。

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建筑物的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根据现场的实际勘查数据进行增加人工接地体的措施来达到接地阻值的要求。当自然接地体接地电阻可以达到要求时,可利用截面积不小于35mm2金属导线与等电位连接带相连。

对于新建或改建的混凝土现浇或框架结构楼,接地系统可直接利用建筑墙体结构或框架中凿出钢筋,至少两点与等电位连接带用至少35mm2铜线连接。

当地网的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时,应该扩大其面积,具体做法是:在地网外围增设放射式或水平式和垂直式接地体或加一至两圈环行接地装置。环行接地装置由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组成,水平接地体周边为封闭式。水平接地体与地网宜在同一个水平面上,环行接地装置与地网之间以及环行接地装置之间均应每隔3~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也可以在建筑物的四角设置辐射式延伸接地体,延伸接地体的长度宜限制在10~30m,并且最长不应该超过2(ρ为土壤电阻率,单位为Ω· m)。

接地体:

接地体:接地体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做散流用的导体。

人工接地体采用水平接地体的方式辐射。水平接地体的材料采用40mm*4mm的热镀锌扁钢。

可水平接地体的基础上采用非金属接地模块。接地体之间所有的焊点,除了浇注在混凝土中的以外,均应该进行防腐蚀处理。接地装置的焊接长度应为扁钢为宽边的2倍。接地体埋深,其上端距离地面应不小于0.8m,在寒冷地区,接地体应该埋设在冻土层以下。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 3m。当小于 3m时应加大水平接地体局部深埋至 1m。接地坑应回填土壤或降阻材料。

埋在土壤中的接地装置,钢材之间连接应采用电弧焊接,并在焊接处作防腐处理

水平接地体采用40mm*4mm的镀锌扁钢,共计长度216米,非金属接地模块共计36块。

基于51单片机,实现对直流电机的调速、测速以及正反转控制。项目包含完整的仿真文件、源程序、原理图和PCB设计文件,适合学习和实践51单片机在电机控制方面的应用。 功能特点 调速控制:通过按键调整PWM占空比,实现电机的速度调节。 测速功能:采用霍尔传感器非接触式测速,实时显示电机转速。 正反转控制:通过按键切换电机的正转和反转状态。 LCD显示:使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当前的转速和PWM占空比。 硬件组成 主控制器:STC89C51/52单片机(与AT89S51/52、AT89C51/52通用)。 测速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用于非接触式测速。 显示模块:LCD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转速和占空比。 电机驱动:采用双H桥电路,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和调速。 软件设计 编程语言:C语言。 开发环境:Keil uVision。 仿真工具:Proteus。 使用说明 液晶屏显示: 第一行显示电机转速(单位:转/分)。 第二行显示PWM占空比(0~100%)。 按键功能: 1键:加速键,短按占空比加1,长按连续加。 2键:减速键,短按占空比减1,长按连续减。 3键:反转切换键,按下后电机反转。 4键:正转切换键,按下后电机正转。 5键:开始暂停键,按一下开始,再按一下暂停。 注意事项 磁铁和霍尔元件的距离应保持在2mm左右,过近可能会在电机转动时碰到霍尔元件,过远则可能导致霍尔元件无法检测到磁铁。 资源文件 仿真文件:Proteus仿真文件,用于模拟电机控制系统的运行。 源程序:Keil uVision项目文件,包含完整的C语言源代码。 原理图:电路设计原理图,详细展示了各模块的连接方式。 PCB设计:PCB布局文件,可用于实际电路板的制作。
旋翼无人机】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旋翼无人机:建模与控制研究(Matlab代码、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旋翼无人机展开研究,重点进行了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的设计与仿真验证。通过引入螺旋桨倾斜机构,该无人机能够实现全向力矢量控制,从而具备更强的姿态调节能力和六自由度全驱动特性,克服传统旋翼欠驱动限制。研究内容涵盖动力学建模、控制系统设计(如PID、MPC等)、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验证,并可能涉及轨迹跟踪、抗干扰能力及稳定性分析,旨在提升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机动性与控制精度。;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控制理论基础和Matlab/Simulink仿真能力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无人机系统开发的工程师,尤其适合研究先进无人机控制算法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深入理解全驱动旋翼无人机的动力学建模方法;②掌握基于Matlab/Simulink的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流程;③复现硕士论文级别的研究成果,为科研项目或学术论文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提供的Matlab代码与Simulink模型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建模推导过程与控制器参数调优,同时可扩展研究不同控制算法的性能对比,以深化对全驱动系统控制机制的理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TOWE technology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