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防雷项目设计思想:
1.1
设计依据:
依据中国GB标准与部委颁发的设计规范的要求,该建筑物和大楼内之计算机房等设备都必须有完整完善之防护措施,保证该系统能正常运作。这包括电源供电系统、不间断供电系统,空调设备、电脑网络、微波通信设备等装置,均应有防护装置保护。本方案在制订过程中参考了以下国家规范、行业规范和国际相关标准:
1. 国标《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2000版)
2. 国标《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
3. 国标《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
4. 国标《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 7450-87
5. 国标《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T2887-2000
6. 国标《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0-94
7. 国标《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
8. 国标《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9.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GA267-2000
10. 《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YD/T5098-2001
11.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YDJ26-89
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13. 国际电信联盟ITU-T SG5相关建议书:
K.11(过电压和过电流保护的原则)
K.27(电信大楼内的连接结构和接地)
K.34(电信设备电磁环境条件分类)
K.35(远端小型机房的连接结构和接地)
K.40(电信中心对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1.2
设计思想:
雷电防护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现代防雷技术强调“整体防护、综合治理、层层设防”。在防雷工程设计时应系统地、因地制宜地将外部防护和内部防护有机地结合起来,贯彻整体防御思想,综合运用分流(泄流)、均压(等电位)、屏蔽、接地和保护(箝位)等各项技术,构成一个完整的防护体系,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综合防雷系统主要应从以下几个要素着手。
1) 分流(泄流):在大楼顶部安装接闪器,让雷电按指定的路径泄放入地。避免大楼直接接受雷电流而受损。
2) 均压(等电位):防止相邻金属导体及不同地网之间产生电位差,采用等电位连接和共用接地等措施。
3) 屏蔽:利用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人工屏蔽网和各种设备自身的金属屏蔽层以及屏蔽电缆,衰减雷击电磁脉冲对设备的危害。
4) 接地:接地是分流和泄放直击雷和雷击电磁脉冲干扰能量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等电位连接的基础。
5) 保护(箝位):是在电源线、信号线、接等过电压可能侵入的所在端口,装设必要的浪涌保护器,将侵入设备系统的冲击过电压限制到设备能承受的冲击过电压水平之内。浪涌保护器(SPD),俗称浪涌保护器,是在最短时间(纳秒级)内将被保护线路连入等电位系统中,使设备各端口电位相等,同时释放系统中因雷击而产生的大量脉冲能量,并短路泄放到大地,降低设备各接口端的电位差,从而保护线路上用户的设备。
根据我公司对现场考察情况,按照国标《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等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严格规范设计、施工,产品采用国内防雷市场知名品牌TOWE系列浪涌保护器,并按先进性原则、实用性及高可靠性原则、可扩充性及可维护性原则、经济性原则进行深化设计。
防雷选型原则
-
用国内知名的器材,以及有雄厚实力和绝对优秀技术支持能力的厂家,以保证网络防雷保护目标的实现和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
所涉及的主要产品全部采用同一厂家(TOWE)的产品,保证系统防护的连续性和高可靠性。
-
基本上选用同类产品中技术最成熟、性能先进、使用可靠的产品型号,以保证器材和系统的先进性、成熟性。
-
选用高可靠性、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建立系统开放式的架构,以标准化和模块化为设计要求,既便于系统的管理、维护使用和后期系统升级,又可保持系统较长时间的先进性。
本方案选用的同为科技(TOWE)系列电涌保护产品已成功应用于电力、电信、金融、政府、教育、卫生、石化、交通和铁道等行业,用户遍及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