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angbin专题八 POJ1679 The Unique MST(Kruskal模板)

题意:
给你一个有权值的无相图,判断最小生成树是否唯一。
题解:
这个题的题解我另外一个prim写法有,想看详细的可以去看那个,这个我主要说一下这几天我看的Kruskal的次小生成树的写法吧。
Kruskal的次小生成树比原来的写法多了三个变量,eq,del,used,这三个的作用分别是eq:是否有相等的边,del:删除原来生成树中的边,used:是否为生成树中的边。然后在你把边放进结构体之后sort,再跑一遍双层for循环找到相同权值的边,进行eq标记,然后就用一个flag来确定哪些边为第一次的最小生成树中的边。之后再枚举每条边进行判断看看那些边是最小生成树中的边并且有相同权值的,然后进行删边,再进行一次Kruskal来判断是否成为生成树,再判断这个生成树与最小生成树的值是否相等。
记得如果是次小生成树的话,有重边是不能去重的,这时候用Krusal就好用的多了。
个人感觉Krusal比prim的次小生成树更好理解。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INF 0x3f3f3f3f 
const int MAXN=105*105;
struct node
{
    int u,v,w;
    bool del,used;//这两个的作用是del:删除原来生成树中的边,used:是否为生成树中的边。 
}map[MAXN];
int fa[105];
int n,m;
bool flag;//这个flag的作用是用来确定最小生成树的边,因为在后面加非生成树中的边的时候要删去最小生成树中的边。 
void init()
{
    for(int i=1;i<=n;i++)
    fa[i]=i;
} 
int find(int p)
{
    return p==fa[p]? p:fa[p]=find(fa[p]);
}
bool cmp(node c,node d)
{
    return c.w<d.w;
}
int Kruskal()
{
    int sum=0;
    int num=0;//树中有多少条边 
    init();//每次都要初始化点的祖先,不然枚举生成树的时候会出现错误 
    for(int i=0;i<m;i++)
    {
        if(map[i].del)//成环之后删除原来在生成树中的边 
        continue;
        int P=find(map[i].u);
        int Q=find(map[i].v);
        if(P!=Q)
        {
            sum+=map[i].w;
            if(!flag) map[i].used=true;//用来确定最小生成树中的边 
            num++;
            fa[P]=Q;
        }
        if(num>=n-1)
        break;
    }
    if(num>=n-1)
    return sum;
    else
    return INF;
}
int main()
{
    int t;
    scanf("%d",&t);
    while(t--)
    {
        scanf("%d%d",&n,&m);
        for(int i=0;i<m;i++)
        {
            scanf("%d%d%d",&map[i].u,&map[i].v,&map[i].w);
            map[i].del=map[i].used=false;
        }
        sort(map,map+m,cmp);
        flag=false;
        int mst=Kruskal();
        flag=true;
        int minn=INF;
        for(int i=0;i<m;i++)
        {
            if(map[i].used)//如果这条是最小生成树中的边,而且有相等权值的边,可以加进去,看看能否构成生成树 
            {
                map[i].del=true;//用来删去原生成树中的边 
                minn=min(minn,Kruskal());
                map[i].del=false;
            }
        }
        if(minn!=mst)
        printf("%d\n",mst);
        else
        printf("Not Unique!\n");
    }
}
标题基于Python的自主学习系统后端设计与实现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自主学习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自主学习系统在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在自主学习系统后端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1.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概述本文采用Python技术栈的设计方法和系统创新点。第2章相关理论与技术总结自主学习系统后端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2.1自主学习系统理论阐述自主学习系统的定义、特征和理论基础。2.2Python后端技术栈介绍DjangoFlask等Python后端框架及其适用场景。2.3数据库技术讨论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在系统中的应用方案。第3章系统设计与实现详细介绍自主学习系统后端的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3.1系统架构设计提出基于微服务的系统架构设计方案。3.2核心模块设计详细说明用户管理、学习资源管理、进度跟踪等核心模块设计。3.3关键技术实现阐述个性化推荐算法、学习行为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实现。第4章系统测试与评估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4.1测试环境与方法介绍测试环境配置和采用的测试方法。4.2功能测试结果展示各功能模块的测试结果和问题修复情况。4.3性能评估分析分析系统在高并发等场景下的性能表现。第5章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改进方向。5.1研究结论概括系统设计的主要成果和技术创新。5.2未来展望指出系统局限性并提出后续优化方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