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注意力的多尺度深度神经网络集成的鼻咽癌肿瘤靶区自动分割

提出一种基于空间注意力的多尺度深度神经网络集成方法,用于解决鼻咽癌肿瘤靶区(GTV)自动分割问题。该方法针对GTV边界模糊、形状变化大的特点,引入2.5D卷积神经网络并结合空间注意力模块,有效提升了分割精度。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基于空间注意力的多尺度深度神经网络集成的鼻咽癌肿瘤靶区自动分割

Automatic Segmentation of Gross Target Volume of Nasopharynx Cancer using Ensemble of Multiscale Deep Neural Networks with Spatial Attention

1. 介绍

目的:在各向异性分辨率的CT图像中自动分割鼻咽癌的肿瘤靶区(Gross Target Volume,GTV),同时我们估计分割结果的不确定性

难点:靶区小,分割目标与背景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平衡。靶区与周围软组织对比度低。GTV边界模糊,会导致训练注释的噪声。通常以较高的面内分辨率和低的面间分辨率获取图像,导致相邻切片的形状发生较大变化。如图一所示:

图一:a为鼻咽癌低对比度轴向CT切片;b为a图像的手工划定GTV;c为CT图像的轴向和矢状面,第一行中的平面内分辨率较高,第二行中的白色箭头所标记的平面间分辨率较低。

解决方案:提出了一个2.5D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来处理不同的平面内和平面间的分辨率。同时提出了一个空间注意模块,以使网络能够专注于较小的目标,并利用通道注意进一步提高分割性能。

采用多尺度采样方法进行训练,使网络能够学习不同尺度的特征,并结合多模型集成方法提高分割结果的鲁棒性。还对分割结果的进行了不确定性估计

2. 方法

由四部分组成:1)基于HU截断、灰度归一化和图像裁剪的数据处理;2)结合面内注意模块和Project & Excite (PE)块[28]的2.5D CNN进行肿瘤靶区分割;3)基于多尺度信息融合的模型集成方法;4)分割结果的不确定性估计。整体架构如图二所示

图二:来自不同尺度图像训练的几个独立网络的概率映射被融合以生成初始分割结果。然后,我们选取最大的连通区域以获得最终的分割结果。

数据预处理

首先将所有图像的强度值截断到[-200,700]HU范围内,增加目标区域的对比度,然后进行归一化。为了保持相同的分辨率,为了得到更好的训练模型,将所有图像在x、y、z方向上的像素间距均匀插值为1 × 1 × 3 mm

具有平面内空间注意和通道注意的2.5D网络

骨架遵循U-Net 编码-解码器设计,一共有9个卷积块,每个卷积块包含两个卷积层,然后是BN和Leaky ReLU。除第一个卷积块外,每个卷积块前面都有一个PE块,因为第一个卷积块的输入是带一个通道的输入图像,PE块的主要目的是获取通道信息,同时考虑空间信息。注意力模块位于解码器中PE块和底部块的前面,以捕获小GTV区域的空间信息。最后一层由卷积层和提供分割概率的softmax函数组成。

图像输入切片大小和输出切片大小都是16×64×64,即它们具有相同的slice大小

平面内注意力模块

本文提出了一种提高GTV区域分割精度的注意力模块,它可以很好地利用空间信息,使网络能够聚焦于目标区域,如图四所示。注意力模块由两个卷积层组成,核大小为1×3×3。第一个卷积层将通道数量减少到一半,然后是一个ReLU激活函数。第二个卷积层进一步将通道数量减少到1个,然后通过sigmoid激活函数生成空间注意力映射。

空间注意力映射是注意力系数αi∈[0,1]α_i∈[0,1]αi[0,1]的单通道特征映射,表示每个空间位置i的相对重要性。然后将空间注意映射与输入特征映射相乘。并添加了残差连接促进更好的收敛。

(PS:感觉是为每层通道乘以一个权重,帮助网络把重要的特征信息学习到,像Squeeze-and-Excitation SE块,两者效果应该差不多)

图四:具有两个1×3×3卷积的注意力模块(AM)产生注意力映射以重新校准特征映射
Project & Excite (PE) Block

PE块首先沿着每条轴线投影特征映射,得到三个形状分别为D×1×1×C、1×H×1×C和1×1×W×C的特征映射,然后将其展开并相加在一起,最后得到一个形状为D×H×W×C的注意力映射。PE块与通道注意更相关,它给每个通道分配一个体素级别的注意力系数。如图五所示

图五:PE块结构
  • project操作

    对输入X的各个维度执行全局平均池化操作

  • Excite操作

    将三个投影分别扩展到输入特征映射X的原始形状H×W×D×C,将这些扩展张量相加得到Z作为Excite操作的输入,在进行下列操作,F1F_1F1F2F_2F2为全连接层,F1F_1F1将通道数量减少到C/d。然后F2F_2F2将通道数恢复到原来的数量

    Fex(Z)=sigmoid(F2(ReLU(F1(Z))))F_{ex}(Z)=sigmoid(F_2(ReLU(F_1(Z))))Fex(Z)=sigmoid(F2(ReLU(F1(Z))))

PE块最终的输出为X⊙Fex(Z)X⊙F_{ex}(Z)XFex(Z)

多尺度采样

分了三个尺度对图像进行采样。对于局部采样,我们只对头部区域的patch进行采样。中间采样策略从包括头部和颈部的更大区域采样patch。对于全局采样,它从整个图像区域中获取patch。分别采取这三种策略训练分割模型。

模型集成及分割不确定性

对于每个采样策略,我们训练两个模型,最终得到6个集成模型。对输出概率映射进行平均运算。对平均概率映射进行argmax运算得到初始分割结果。最后取最大连通区域进行后处理,得到最终的分割结果。

通过预测得到对于第i个像素一系列的预测标签yi={y1i,y2i,y3i,...,yNi}y^i=\{y_1^i,y_2^i,y_3^i,...,y_N^i\}yi={y1i,y2i,y3i,...,yNi},定义基于熵信息的像素级不确定性为

3. 实验结果

使用Dice损失函数对网络进行训练。

评价标准:Dice得分,平均表面距离ASSD,相对volume误差RVE

不同网络的比较

对3D UNet、3D VNet、不含PE块和注意力模块的2.5D UNet进行比较。都采用局部采样策略进行训练。表1显示了不同骨架在三种不同评价标准下的性能

表一:对三种网络进行定量评估

图六显示了三种网络的视觉分割结果

图六:三种网络分割的视觉比较

不同模块的效果

探讨了PE块和我们注意力模块(AM)的作用。网络中使用了8个PE块和5个注意力模块。

比较了四种变体:上述我们提出的2.5D UNet,使用PE块的2.5D UNet,使用PE块和AM的2.5D UNet,使用PE块和AG[18]的2.5D UNet,所有变体均采用局部抽样策略进行训练。结果如表二所示

表二:四种变体的比较结果

图七显示了三个不同模块的视觉比较。PE块和AM块可以有效地提高分割性能,特别是在GTV的边界处

图七:2.5D UNet的不同变体的视觉比较。第一,第二和第四列中的红色箭头分别表示假阳性区域、分割结果较差和分割良好的区域。在图中,绿色曲线和黄色曲线分别表示分割结果和金标准。

多尺度模型集成的效果

为了融合三个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本文采用2.5D UNet + PE + AM结构的6种不同模型的概率映射进行平均。模型集成分割结果如图九所示,全局采样通常会导致欠分割,而局部和中间采样通常会导致一些过分割。通过三种尺度的模型集成,可以得到较好的GTV边界分割结果。

表三:不同采样方法和模型集成的比较

图九:用不同采样策略训练的单个模型和模型集成之间的视觉比较

不确定性分割结果

图十为我们的模型集成方法在多尺度训练的CNN下获得的像素级不确定性的可视化。紫色像素的不确定性较低,黄色像素的不确定性较高。不仅在GTV的边界上出现了不确定的分割,在一些难以分割的区域也出现了不确定的分割。随着不确定性的增加,模型的分割错误率也随之增加,这意味着不确定性高的区域通常对应着较高的误分割概率。

图十:基于模型集成的分割结果和像素级不确定性信息

参考文献

[18] O. Oktay, J. Schlemper, L. L. Folgoc, M. Lee, M. Heinrich, K. Misawa, K. Mori, S. McDonagh, N. Y. Hammerla, B. Kainz, et al., Attention u-net: Learning where to look for the pancreas, arXiv preprint arXiv:1804.03999 (2018).

<think>好的,用户现在的问题是,他的论文题目是“基于深度学习的脑肿瘤图像分割方法及实现”,但他是零基础,想知道如何完成这个论文。首先,我需要回顾之前的对话历史,看看之前用户的情况是怎样的。 之前用户提到过,他目前只有初步想法,用PyTorch搭建U-Net模型,写了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但还没有实际展开,实验结果也没出来。当时我给出的是一个分步骤的回答建议,帮助他在复试时如何回答导师的问题,突出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后续规划。现在用户的问题更基础,是零基础如何完成这个论文,所以需要从头开始指导。 首先,用户现在是零基础,可能对深度学习、医学图像分割、U-Net模型等都不太了解。所以需要制定一个从基础到进阶的学习路径,帮助他逐步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论文的完成需要系统的步骤,包括文献调研、数据准备、模型构建、实验设计、结果分析等,这些都需要一步步来。 接下来,我需要考虑用户可能的深层需求。虽然用户直接问的是如何完成论文,但作为零基础的学生,他可能还缺乏方向感和具体步骤,甚至可能对如何开始学习编程和深度学习感到迷茫。因此,回答需要不仅提供步骤,还要给予学习资源推荐、时间规划建议,以及鼓励和建立信心。 我需要将整个完成论文的过程分解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比如第一阶段是学习基础,第二阶段是文献调研,第三阶段是数据准备,第四阶段是模型搭建,第五阶段是实验与优化,第六阶段是论文写作。每个阶段下再细分具体的学习内容和任务。 同时,用户可能需要知道每个阶段需要多长时间,如何分配时间,以及遇到困难时该如何解决。比如在学习阶段,推荐一些在线课程或书籍,帮助他快速入门Python和PyTorch。在数据准备阶段,指导如何获取公开数据集,如何处理医学图像等。 另外,用户可能会担心自己零基础是否能够完成这样的论文,所以在回答中需要强调逐步推进的重要性,避免一开始就追求复杂的模型,而是从复现经典模型开始,逐步改进。同时,提供一些实际操作的例子,比如使用Brats数据集,使用U-Net作为基线模型,这些都能帮助用户具体化任务。 还需要提醒用户注意时间管理,合理分配每个阶段的时间,避免在某个环节卡住。同时,建议用户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方便后续论文写作时的回溯和分析。 最后,要确保回答结构清晰,步骤明确,让用户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同时给予信心,说明只要按计划学习,零基础也能完成论文。此外,可以补充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比如遇到代码错误如何解决,如何查找文献等,增加实用性。</think>以下是针对零基础完成“基于深度学习的脑肿瘤图像分割论文”的系统指南,按步骤分解并附学习资源建议: --- ### **一、基础能力构建(1-2个月)** #### 1. 深度学习基础 - **必学内容**: - Python编程(推荐《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 - PyTorch框架(官方教程:https://pytorch.org/tutorials/) - 卷积神经网络(CNN)原理(吴恩达深度学习课程第4周) - **实践任务**: - 用PyTorch实现MNIST手写数字分类(代码示例:https://github.com/pytorch/examples/tree/main/mnist) #### 2. 医学图像基础 - **必学内容**: - MRI成像原理(推荐《医学影像处理与分析》第2章) - 脑肿瘤解剖结构(Brats数据集官网说明:https://www.med.upenn.edu/cbica/brats2023) - **工具掌握**: - 医学图像查看工具:ITK-SNAP(官网教程) - 数据格式转换:NiBabel库(处理.nii.gz文件) --- ### **二、文献调研方法(2-3周)** #### 1. 论文检索策略 - **关键检索词**: ```python ("brain tumor segmentation") AND ("U-Net" OR "attention" OR "multimodal") AND ("MRI") AND ("deep learning") ``` - **核心期刊/会议**: - 顶会:MICCAI, ISBI, CVPR-MIA - 期刊:IEEE TMI, Medical Image Analysis #### 2. 文献管理工具 - 使用Zotero管理文献,建立分类标签: ``` |-- 基础方法 | |-- U-Net变体 | |-- 注意力机制 |-- 医学应用 |-- 多模态融合 |-- 小样本学习 ``` --- ### **三、数据准备阶段(1个月)** #### 1. 数据集获取 - **公开数据集**: - Brats 2023(含多模态MRI):https://www.synapse.org/brats2023 - TCGA-GBM(需申请):https://portal.gdc.cancer.gov/ - **预处理流程**: ```python # 示例代码框架 def preprocess(nii_path): img = nib.load(nii_path) # 加载nii文件 data = img.get_fdata() data = z_score_normalize(data) # 标准化 data = elastic_transform(data) # 弹性形变增强 return data ``` #### 2. 数据划分策略 - 采用5折交叉验证(避免小样本过拟合) - 病例级划分(同一患者的不同切片必须在同一fold) --- ### **四、模型实现路线(2-3个月)** #### 1. 基线模型搭建 - **U-Net复现步骤**: 1. 参考原论文架构图(https://arxiv.org/abs/1505.04597) 2. 使用PyTorch构建编码器-解码器结构 3. 添加跳跃连接(skip connection) - **代码框架**: ```python class UNet(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__init__() self.down1 = ConvBlock(4,64) # 输入通道=4(多模态) self.down2 = DownSample(64,128) # ... 中间层定义 self.up1 = UpSample(256,128) def forward(self, x): x1 = self.down1(x) x2 = self.down2(x1) # ... 下采样过程 return output ``` #### 2. 改进方案(选择1-2个方向) - **轻量化改进**: - 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替换常规卷积(减少参数量30%+) - 代码修改示例: ```python # 原卷积层 self.conv = nn.Conv2d(in_c, out_c, 3, padding=1) # 改进为 self.conv = nn.Sequential( nn.Conv2d(in_c, in_c, 3, groups=in_c, padding=1), # 深度卷积 nn.Conv2d(in_c, out_c, 1) # 逐点卷积 ) ``` - **性能提升改进**: - 在跳跃连接处添加注意力门控(AG-Net) - 参考代码:https://github.com/ozan-oktay/Attention-Gated-Networks --- ### **五、实验设计要点** #### 1. 评价指标选择 - **核心指标**: - Dice系数(肿瘤域重叠度) - Hausdorff距离(边界贴合度) - 敏感度(小肿瘤检出率) - **计算示例**: ```python def dice_coeff(pred, target): intersection = (pred * target).sum() return (2. * intersection) / (pred.sum() + target.sum()) ``` #### 2. 对比实验设计 - **基线对比**: | 方法 | Dice(WT) | HD95(mm) | 参数量(M) | |-----------------|----------|----------|----------| | 经典U-Net | 0.78 | 8.2 | 31.0 | | 本文方法 | 0.83 | 6.1 | 28.5 | --- ### **六、论文写作规划** #### 1. 章节框架建议 ``` 第1章 引言(突出临床价值:脑肿瘤放疗勾画需求) 第2章 相关工作(对比FCN、V-Net等方法的局限性) 第3章 方法(重点讲解改进模块的数学表达) 第4章 实验(消融实验+对比实验+临床医生评估) 第5章 结论(强调方法的泛化性:在XXX数据集上的迁移结果) ``` #### 2. 图表制作技巧 - 模型结构图:使用PowerPoint绘制(参考Nature期刊图示规范) - 结果可视化:用ITK-SNAP叠加预测结果与金标准 --- ### **七、时间管理建议** | 阶段 | 时间节点 | 交付物 | |--------------|------------|--------------------------| | 基础学习 | 第1-2个月 | MNIST分类代码 | | 文献综述 | 第3个月 | 研究现状对比表格 | | 模型开发 | 第4-6个月 | 消融实验数据 | | 论文撰写 | 第7-8个月 | 初稿+图表 | | 修改完善 | 第9-10个月 | 查重报告+实验补充 | --- ### **关键问题应对策略** 1. **代码报错**: - 优先查看PyTorch官方文档 - 在GitHub Issues中搜索同类问题(如:"size mismatch error U-Net") 2. **实验效果差**: - 检查数据预处理是否一致 - 尝试降低学习率(如从1e-3调整到1e-4) 3. **写作困难**: - 使用Overleaf模板(如:IEEE Access Latex模板) - 先完成图表再填充文字 --- 只要按照这个路线坚持推进,每天保持3小时有效学习时间,零基础完全可以在10-12个月内完成论文。建议在GitHub建立私有仓库管理代码,用Notion记录每日进展。遇到具体技术问题时可再深入讨论。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