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分析中,选择合适的差异性检验方法取决于数据的类型和分布情况。以下是基于SPSSAU(在线SPSS)平台,根据数据类型选择差异性检验方法的详细指南:
1. 单样本均数比较
- 正态分布:使用单样本t检验。
- 非正态分布:使用单样本Wilcoxon检验。
2. 两样本均数比较
两独立样本
- 正态且方差齐: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
- 正态但方差不齐:使用t'检验、Welch方差或Brown-Forsythe方差。
- 非正态且方差不齐:使用非参数检验法。
两配对样本
- 差值正态: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
- 差值非正态:使用配对样本Wilcoxon检验。
3. 多样本均数比较
完全随机设计
- 正态且方差齐:使用方差分析。
- 非正态且方差不齐:使用Kruscal-Wallis H秩检验。
随机区组设计
- 正态且方差齐:使用方差分析。
- 非正态且方差不齐:使用Friedman秩检验。
重复测量设计
- 球对称: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 非球对称:使用GG校正或HF校正。
4. 定类数据比较
配对资料
- **2*2表**:使用McNemar检验。
- **n*n表(n>2)**:使用Bowker检验。
非配对资料
- 四格表资料(n≥40,且多有E≥5):使用Pearson卡方检验。
- 四格表资料(n≥40,但出现1≤E<5):使用Yates校正卡方。
- 四格表资料(n<40或E<1):使用Fisher卡方检验。
- **R*C表资料(E>1且E<5,格子比例20%)**:使用Pearson卡方检验。
- **R*C表资料(其他情况)**:使用Yates校正卡方。
- 22K资料:使用分层卡方检验。
5. 定类数据与定量(等级)数据比较
- 使用Ridit分析。
6. 其他常见差异关系研究方法
- 交叉卡方:X和Y的差异关系(X定类,Y定类)。
- 分类汇总:不同类别下数据汇总。
- 方差:X和Y的差异关系(X定类,Y定量)。
- T检验:X和Y的差异关系(X定类,Y定量)。
- 配对T检验:配对数据差异研究。
- 非参数检验:X和Y的差异关系(X定类,Y定量)。
- 双因素方差:2个X和Y的差异关系(X定类,Y定量)。
- 事后多重比较:方差分析后进一步研究。
7. 统计方法选择建议
- 方差和T检验的区别:如果X的个数仅为2个则可以使用T检验,如果X的个数超出2个只能使用方差分析。
- 方差分析更深入的研究:涉及方差齐性检验,正态性检验等;如果不满足条件则使用非参数检验较好。
- 双因素方差:通常用于实验研究,2个X对于Y的影响情况。如果研究中有多个X,此时称作多因素方差(也称多元方差)。
通过以上指南,可以根据数据类型和分布情况,在SPSSAU(网页SPSS)平台上选择合适的差异性检验方法,确保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