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技术架构总览

本文概述了存储技术的四个层次:物理层、协议层、架构层和连接层。物理层涉及HDD、SSD、磁带等存储介质;协议层包括文件、块和对象存储协议;架构层涵盖集中式和分布式存储;连接层讨论了DAS、SAN和NAS。这些概念帮助读者理解存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现有的存储系统经过长期发展,种类及其繁多,架构也各不相同,仅靠一文不可能讲得完全详尽。笔者试图在各个存储系统中,按照从底层到上层的思路,抽象出某些共性,也就是:物理层、协议层、架构层、连接层四个层次。这种层次划分不一定对所有存储系统通用,但可以帮助初学者对市面上主流的存储技术架构建立一个大体的认识,接下来我们由下往上详细分析。

物理层:

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存储数据的各种设备。企业级存储中的存储介质包括机械磁盘(HDD)、固态硬盘(SSD)、磁带(TAPE)、光盘(Optical Disk)等,其中最常见的是以HDD和SSD为介质的存储系统。

从存储介质的维度进行分类,存储系统可分为磁盘存储、全闪存储、混闪存储、磁带库、光盘库等。

协议层:

物理层之上是协议层,在各种物理介质内,数据统一抽象成0和1的字符串,但面对各种具体的数据使用场景和不同的数据接受者,我们需要用不同的形式来传输、呈现这些数据,这就需要不同的协议。目前主流协议有很多,但大体可分为文件存储、块存储、对象存储三种。

文件存储:文件存储的目标用户是自然人。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有不同类型的文件,每个文件一个易于理解和记住的名称。当有很多文件时,我们会以某种方式将这些文件分组到目录中。当然,我们还需要命名这些目录。除文件外,该目录还可能包含子目录,形成一个树状结构。

主要的的文件系统有:Windows的FAT、FAT32、NTFS,Linux的EXT2、EXT3、EXT4、XFS、BtrFS等。但是,在网络存储中,基础数据不是存储在本地存储介质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