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云计算和虚拟化等技术的出现,使得传统的 IT 架构难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为应对这一挑战,软件定义存储(SDS,Software Defined Storage)和超融合基础架构(HCI,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应运而生,打破了传统 IT 系统复杂和繁冗的现状,优化了网络的可扩展性和管理方式。
企业对数据服务的需求变得更加复杂、精细和个性化,对数据存储的高可靠性、高性能、高扩展以及面向云架构的延伸能力等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虚拟化和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转变了数据中心的设计、建造、管理和运维方式,这种变革使软件定义存储越来越有吸引力。
一、软件定义存储
软件定义存储(SDS)是一种数据存储方式,所有存储相关的控制工作都仅在相对于物理存储硬件的外部软件中。这个软件不是作为存储设备中的固件,而是在一个服务器上或者作为操作系统(OS)或hypervisor的一部分。
软件定义存储是一个较大的行业发展趋势,这个行业还包括软件定义网络(SDN)和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和SDN情况类似,软件定义存储可以保证系统的存储访问能在一个精准的水平上更灵活地管理。软件定义存储是从硬件存储中抽象出来的,这也意味着它可以变成一个不受物理系统限制的共享池,以便于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它还可以通过软件和管理进行部署和供应,也可以通过基于策略的自动化管理来进一步简化。
软硬解耦、易于扩展、自动化、基于策略或者应用的驱动是软件定义存储的特征。就业务应用来说,即不限制上层应用,不绑定下层硬件;除了提供块存储,也可以在同一平台提供文件、对象、HDFS 等存储服务,实现非结构化数据的协议互通;同时应具备完善的监控能力,实现应用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