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 什么是采购寄售业务

文章探讨了SAP系统中的寄售模式,它能减少仓储成本和加快存货周转,但可能导致采购风险转移给供应商。寄售模式涉及预先设定采购价格、无金额的寄售订单、实物验收入库、实际领用和后期结算等步骤。然而,价格变动和小批量多品种采购可能带来管理难题。实施寄售模式应基于对业务的深入理解和管理目标的评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什么是寄售,简单说就是东西在库房里,生产线可以随时领用,但是这个库房里的东西还是供应商的,只有在领用后才算是工厂自己的。体现在财务账面上就是,原辅材料的入库和消耗是同步发生的,有领用才有入库,即时库存是零,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零库存管理。

寄售模式最早从精益生产中衍生而来,并逐渐被企业所接受并喜爱,有两个直接原因:

  • 减少仓储成本。交货提前期,交货计划、仓储成本等都由供应商考量,工厂只需要在需要的时候去领用即可。

  • 加快存货周转。在入库的同时就已经出库,不存在库存积压和存货资金占用问题 ,改善了企业整体的存货周转速度。

看起来似乎很美妙,通过寄售模式,企业提升了对采购环节的管理能力,真是这样吗?

零库存管理的真谛是提高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预测能力,通过对物料需求计划的分解,对交货提前期、交货周期的估计,能够得到准确的采购计划。同时,零库存管理也要求企业内部、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高效协作。这样一来,寄售模式其实是零库存管理的外延,在要求企业高效协作、精准预测的同时,也要求供应端提供响应速度。

但是,现在很多企业采用寄售模式,并不是管理能力的提升,而是借助采购环节的谈判能力,强制要求供应商按照寄售模式供货,某种程度上说,这也算是一种对供应商的压榨,或者说是将采购风险转嫁给了供应商。短期来看,对企业是有利的,但长远一点,并不会有大的成本改善,要知道,供应商也需要利润空间才可以生存,在资金占用方面得到的利益,很可能需要用采购价格的劣势来弥补。

所以我想,对企业现状的了解,对希望通过寄售模式达到的管理效果的评估,是在系统实现前优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并不是因为系统有这个功能,或者这个功能看起来很美好,就一定要用。

SAP的寄售流程并不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五个主要步骤

采购价格:这是寄售与普通采购最大的区别,普通采购在采购合同或采购订单环节确定采购价格,而寄售业务的价格是提前与供应商约定的,体现在SAP系统中,就是先维护采购信息记录,确定物料的采购价格。

寄售订单:寄售订单没有金额,但有具体的物料及物料,寄售订单可以理解为工厂反馈给供应商的一个发货约定。

寄售入库:实物的验收入库环节,在实际业务中,会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供应商在工厂设置有库房并设有库管人员,这样通常入库就由供应商自行管理,对工厂而言,寄售入库只是一个过渡步骤。另一种方式则是,供应商发货到工厂的一个代管仓库,由工厂验收入库,这样一来,就需要工厂先进行寄售入库,入库后,数量会体现在库存,但不体现金额。

实际领用:生产实际需要时,从供应商的库存中进行领用。针对领用业务,SAP有两种记账方式,直接从供应商库存领出至成本费用,凭证分录通常就是,借: 制造费用-物资耗用 贷:应付账款-暂估。另一种方式则是先从供应商库存转移至工厂库存,然后再领用出库,会多一笔分录,先是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然后才是,借:制造费用—物资耗用 贷:原材料。按照会计准则要求,多数企业会选择第二种方式,需要过渡存货科目,无形中,也是增加了采购流程的操作步骤。

结算:系统会提供明细领用清单,可以用该清单与供应商进行结算。

从企业的实际应用效果看,SAP寄售模式也有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比较典型的是采购价格。寄售订单本身没有价格,价格来源于采购信息记录,也就是说价格应该是提前谈判好的,如果价格在事后还会有变化,尤其是供应商的结算价格还波动很频繁,可能就意味着之前的入库成本是有差异的,结算价格也需要调整,这对系统处理就会很麻烦。

备品备件类的小批量种类繁多的采购,也不太适合用寄售模式,价值本就很小,随机性很强,关键是种类繁多,如果还需要提前维护价格,只会让整个采购流程拉长,反而增加管理成本。

其实不太可能有所谓的完美解决方案,信息化应用最重要的是对业务的梳理,然后才是用系统匹配业务,如果用软件生搬硬套业务,可能就变成削足适履了。 

<think>嗯,用户的问题很具体,是关于SAP寄售业务流程中冲销发票的操作步骤。看来用户可能是个SAP运维人员或者财务人员,正在处理实际业务中的错误发票问题。从用户提供的引用资料来看,特别是引用[2]和[3]提到了两种常见的错误场景:结算数量不符和价格差异。用户特意提到“冲销发票”,说明可能遇到了需要撤销错误凭证的情况。寄售业务的发票冲销确实比普通采购复杂,因为涉及多重状态转换。用户可能需要知道:第一,如何定位已经结算的错误凭证第二,标准冲销路径MR8M的操作要点第三,特殊场景的处理方案引用[3]提到的SMOD增强很有意思,不过用户目前可能只需要基础操作。值得注意的是引用[2]里提到的M8443错误消息,这在冲销时也可能会出现,所以应该在步骤里包含这个常见问题的解法。用户没有说明具体是冲销哪种类型的发票,根据引用[4]提到的两种消耗方式,在标准操作流程里需要区分:普通自有库存消耗发票用MR8M寄售直耗部分需要结合411K移动处理这个差异点在回复里必须强调。另外想到两个技术细节要注意:冲销后寄售库存状态回溯(引用[1]说的寄售信息记录维护)移动平均价影响(引用[2]末尾提到的定价问题)好在这些在引用资料里都有线索可循。</think> 在SAP寄售业务流程中冲销发票需根据结算场景选择不同方式,以下是标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一、标准冲销操作步骤 1. **冲销MRKO结算凭证** - 事务代码:**`MR8M`**(冲销发票校验) - 操作流程: ``` 输入原始发票凭证号 → 选择"冲销原因"(如RE 反转)→ 执行 ``` 系统自动生成冲销会计凭证,同时恢复寄售库存消耗记录至未结算状态[^2]。 2. **特殊场景处理** - **移动类型411K转自有库存的结算冲销**: 若发票错误发生在`MB1B 411K`转移后,需先冲销结算凭证(`MR8M`),再冲销物料移动凭证: ``` 1. MR8M冲销结算凭证 2. MBST冲销原411K移动凭证(系统恢复寄售库存) ``` - **直耗结算冲销**: 对`MB1A 261K`直耗到成本中心的结算冲销,仅需`MR8M`冲销发票,系统自动还原成本中心消耗记录[^4]。 --- ### 二、关键注意事项 1. **价格/数量差异处理** - 若结算金额或数量错误(如结算20吨而发票仅15吨),冲销后需: - 通过**`MRKO`重新结算**正确数量 - 启用差异调整增强程序**`SMOD: RMVKON00`**(将差额计入指定科目)[^3] 2. **系统配置要求** - 确保事务码**`OMRM`**中消息号`443`设置为**"不限制"**(避免冲销时报错*"未发现合作伙伴"*)[^2] ``` 路径:OMRM → 添加行:Message 443 → Online/Batch = "-" ``` - 寄售信息记录需已维护(**`OMEV`**事务码) 3. **冲销影响** - **库存状态**:冲销后库存自动回退至寄售状态 - **移动平均价**:仅影响自有库存段的价格(411K转自有场景)[^2] - **财务凭证**:系统自动生成反记账凭证 --- ### 三、补充说明 > 若遇供应商发票与结算差异需部分冲销(如仅冲销5吨),需开发定制增强程序。标准冲销仅支持整单冲销,建议操作前通过**`ME23N`**检查原始采购订单结算状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