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级拆解!从RLHF到RLVR,大型推理模型技术全突破!原理+实战+避坑,一篇吃透!

导读:近期,一篇名为《A Survey of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Large Reasoning Models》的综述性文章系统梳理了强化学习(RL)在前沿大型推理模型(LRM)中的应用、挑战与未来方向。本文旨在为领域内的研究者与从业者,提供对该篇综述的专业化、结构化解读,提炼其核心技术脉络与前沿洞见。

一、核心论点:从语言模型(LLM)到推理模型(LRM)的范式跃迁

当前,大型语言模型(LLM)正经历一次关键的能力跃迁,即从主要关注生成流畅、连贯的文本,转向解决需要复杂逻辑、规划与反思的推理任务。该综述明确指出,强化学习(RL)是驱动这一范式转变的核心方法论

与早期用于对齐人类价值观的强化学习(如 RLHF)不同,当前的前沿趋势是基于可验证奖励的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Verifiable Rewards, RLVR)。RLVR 的目标不再是主观的“对齐”,而是客观的“正确性”,它为模型能力的扩展开辟了除预训练数据和参数规模之外的第三条路径——通过强化“思考过程”来提升推理性能

二、强化学习方法论的演进路径

综述将 RL 在大模型领域的应用演进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每一次迭代都标志着目标与方法的深化。

图1:从 RLHF 到 RLVR,RL 的应用目标从主观对齐转向客观推理,显著提升了模型的任务解决上限

第一阶段:RLHF (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

核心目标:使模型的输出符合人类的偏好与价值观。

技术路径:通过人类标注员对模型输出进行排序,训练一个奖励模型(Reward Model),该模型作为人类偏好的代理,再通过 PPO 等算法优化 LLM 策略。

代表模型:GPT-3.5, GPT-4。

第二阶段:DPO (直接偏好优化)

核心目标:提升对齐效率与稳定性。

技术路径:绕过显式训练奖励模型的步骤,将偏好数据直接转化为策略优化的损失函数,简化了对齐流程。

代表模型:Llama 3, Qwen 2.5。

第三阶段:RLVR (基于可验证奖励的强化学习)

核心目标:直接激励并提升模型在可客观评估任务上的推理能力。

技术路径:奖励信号来源于确定性的、可被程序自动验证的外部环境。例如,数学问题的答案正确性、代码的单元测试通过率等。

代表模型:OpenAI o1, DeepSeek-R1。

三、RLVR 的核心技术组件拆解

综述系统性地将 RLVR 的技术栈分解为三大基础组件,这构成了当前构建大型推理模型的标准流程。

图2:强化学习基本组件与作为智能体的语言模型

1. 奖励设计 (Reward Design):定义优化的目标信号

奖励函数是 RL 的灵魂,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模型能力的上限。

可验证奖励 (Verifiable Rewards):RLVR 的基石。在数学、代码等领域,利用自动化的验证器(Verifier)提供最可靠的训练信号。实践中通常结合准确率奖励格式奖励

生成式奖励 (Generative Rewards):针对缺乏客观评价标准的开放域任务,利用一个强大的判别模型(通常是另一个 LLM)来生成评估反馈,作为奖励信号。

密集/稀疏奖励 (Dense/Sparse Rewards):这是一个关键的权衡。稀疏的最终结果奖励(Outcome Rewards)易于定义但信噪比低;而密集的过程奖励(Process Rewards)能提供更细粒度的指导,但设计和标注成本高昂。

2. 策略优化 (Policy Optimization):执行参数更新的算法

获取奖励后,模型需通过优化算法来更新其策略网络。

主流算法:目前,以GRPO (Group Relative Policy Optimization) 为代表的“无批评家”(Critic-Free)算法已成为主流。

核心机制:GRPO 放弃了传统的、需要额外训练一个价值网络(Critic)的 Actor-Critic 框架。它通过在每个推理步骤中对一组(Group)生成的候选答案进行评估,并计算相对于该组均值的优势(Advantage),从而构造出低方差的策略梯度。这显著降低了训练的复杂度和计算开销,提升了大规模训练的可行性。

3. 采样策略 (Sampling Strategy):提升数据效率的机制

RL 的样本效率高度依赖于如何生成用于策略更新的轨迹(Trajectory)。

动态采样 (Dynamic Sampling):核心思想是实施一种课程学习(Curriculum Learning)。在训练过程中,系统会动态评估每个任务的难度,优先采样那些模型表现处于“中等水平”(即有一定概率成功,但尚未完全掌握)的任务。这避免了在过易或过难的样本上浪费计算资源,从而最大化了每个采样样本的学习效率。

四、深度剖析:RL在关键领域的应用

理论的进步最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该综述在第6节详细阐述了基于RL训练的推理模型如何在多个前沿领域推动技术边界,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1.编程与软件工程 (Coding Tasks & Software Engineering)

核心应用:RL极大地提升了模型在可验证编程任务上的性能,从解决算法竞赛题,到自动修复代码BUG、提升代码质量,甚至在整个代码库(Repository)层面进行代码生成与维护。

关键机制:利用单元测试、编译器反馈等作为客观、可扩展的奖励信号,通过RLVR闭环优化代码生成策略。

2.智能体任务 (Agentic Tasks)

核心应用:打造能自主使用外部工具(如搜索引擎、计算器、API)的AI智能体,以完成多步骤、交互式的复杂任务,如网页浏览、信息搜集、操作图形界面(GUI)等。

关键机制:RL使智能体能够通过与环境的“试错”来学习最优的工具调用序列和策略,这是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一步。

3.多模态任务 (Multimodal Tasks)

核心应用:增强模型在图像、视频和3D空间中的理解与生成能力,特别是在需要空间感知和跨模态语义对齐的任务上。

关键机制:RL被用来优化模型的注意力机制和生成策略,例如,通过奖励函数引导模型生成在空间关系、物体数量上更准确的图像,或是在长视频中进行更连贯的事件推理。

4.机器人技术 (Robotics Tasks)

核心应用:解决机器人操作中的核心挑战——数据稀缺和泛化能力差。RL被应用于训练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

关键机制:允许机器人在模拟环境中通过简单的成功/失败奖励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从而掌握新技能,大幅降低了对昂贵的人工遥操作数据的依赖。

5.医疗领域 (Medical Tasks)

核心应用:在可验证的医疗任务(如医学选择题、影像报告结构化)和开放式生成任务(如生成诊断报告)中提升模型的准确性和推理能力。

关键机制:对于可验证任务,直接使用客观正确性作为奖励信号;对于开放式任务,则探索利用规则、专家知识库或模型生成的评估来构造奖励,推动模型生成更可靠、更专业的医疗文本。

五、前沿争论与未来展望

尽管 RLVR 已取得显著成功,但综述也指出了领域内亟待解决的几个根本性问题。

图3:近年来基于RL训练的推理模型发展迅猛,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强化学习的角色:是“磨砺”还是“创造”? RL 究竟是在激发模型预训练阶段已具备的潜在能力(Sharpening),还是在发现全新的、超越预训练数据分布的推理策略(Discovery)?目前学界对此尚无定论。

RL 与 SFT 的边界:在提升模型泛化能力方面,RL 和监督微调(SFT)的优劣关系复杂。普遍认为 RL 更能促进“举一反三”的泛化能力,而 SFT 更倾向于“死记硬背”。然而,最佳实践往往是两者的结合。

未来方向

将 RL 前置到预训练阶段:探索在模型构建的早期就引入强化学习信号。

高效推理:训练模型学会根据任务难度自适应地分配计算资源(思考时间)。

多智能体与机器人应用:将单体智能扩展到多体协作与物理世界交互,是 LRM 的终极目标之一。

结论

该综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晰的技术路线图:强化学习,特别是 RLVR,正成为推动 LLM 向 LRM 演进的核心引擎。它将 AI 的训练范式从被动的模仿学习,推向了主动的、基于环境反馈的探索式学习。理解并掌握这一技术脉络,对于把握下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

如何学习大模型 AI ?

我国在AI大模型领域面临人才短缺,数量与质量均落后于发达国家。2023年,人才缺口已超百万,凸显培养不足。随着Al技术飞速发展,预计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急剧扩大至400万,严重制约我国Al产业的创新步伐。加强人才培养,优化教育体系,国际合作并进,是破解困局、推动AI发展的关键。

但是具体到个人,只能说是:

“最先掌握AI的人,将会比较晚掌握AI的人有竞争优势”。

这句话,放在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开局时期,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在一线互联网企业工作十余年里,指导过不少同行后辈。帮助很多人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能力和经验解答大家在人工智能学习中的很多困惑,所以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各种整理和分享。但苦于知识传播途径有限,很多互联网行业朋友无法获得正确的资料得到学习提升,故此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25最新大模型学习路线

明确的学习路线至关重要。它能指引新人起点、规划学习顺序、明确核心知识点。大模型领域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没有明确的学习路线可能会导致新人感到迷茫,不知道应该专注于哪些内容。

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AI大模型的同学,我帮大家准备了从零基础到精通学习成长路线图以及学习规划。可以说是最科学最系统的学习路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针对以上大模型的学习路线我们也整理了对应的学习视频教程,和配套的学习资料。

大模型经典PDF书籍

新手必备的大模型学习PDF书单来了!全是硬核知识,帮你少走弯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配套大模型项目实战

所有视频教程所涉及的实战项目和项目源码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博主介绍+AI项目案例集锦

MoPaaS专注于Al技术能力建设与应用场景开发,与智学优课联合孵化,培养适合未来发展需求的技术性人才和应用型领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份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资料已经上传优快云,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优快云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要学习大模型?

2025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技术岗位与能力培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 , 大模型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正逐渐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引擎 。大模型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模式识别能力, 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 、计算机视觉 、 智能推荐等领域 ,为各行各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和机遇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适合人群

  • 在校学生: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生应具备扎实的编程基础和一定的数学基础,有志于深入AGI大模型行业,希望开展相关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 IT行业从业人员:包括在职或失业者,涵盖开发、测试、运维、产品经理等职务。拥有一定的IT从业经验,至少1年以上的编程工作经验,对大模型技术感兴趣或有业务需求,希望通过课程提升自身在IT领域的竞争力。
  • IT管理及技术研究领域人员:包括技术经理、技术负责人、CTO、架构师、研究员等角色。这些人员需要跟随技术发展趋势,主导技术创新,推动大模型技术在企业业务中的应用与改造。
  • 传统AI从业人员:包括算法工程师、机器视觉工程师、深度学习工程师等。这些AI技术人才原先从事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推荐系统等领域工作,现需要快速补充大模型技术能力,获得大模型训练微调的实操技能,以适应新的技术发展趋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课程精彩瞬间

大模型核心原理与Prompt:掌握大语言模型的核心知识,了解行业应用与趋势;熟练Python编程,提升提示工程技能,为Al应用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AG应用开发工程:掌握RAG应用开发全流程,理解前沿技术,提升商业化分析与优化能力,通过实战项目加深理解与应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gent应用架构进阶实践:掌握大模型Agent技术的核心原理与实践应用,能够独立完成Agent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升多智能体协同与复杂任务处理的能力,为AI产品的创新与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模型微调与私有化大模型:掌握大模型微调与私有化部署技能,提升模型优化与部署能力,为大模型项目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顶尖师资,深耕AI大模型前沿技术

实战专家亲授,让你少走弯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对一学习规划,职业生涯指导

  • 真实商业项目实训
  • 大厂绿色直通车

人才库优秀学员参与真实商业项目实训

以商业交付标准作为学习标准,具备真实大模型项目实践操作经验可写入简历,支持项目背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大厂绿色直通车,冲击行业高薪岗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中涉及到的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资料已经上传优快云,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优快云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