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入门(一):感知机
感知机的定义
简单来说,感知机(Perceptron)是一种模拟人类神经元响应机制的数学模型。它接收多个输入信号,根据设定的权重和偏置计算加权和,如果结果达到或超过某个阈值(条件),就输出响应(通常是1或0)。
用公式表示就是:
f(x)={1,if ∑i=1nwixi+b>00,otherwise
f(x) =
\begin{cases}
1, & \text{if } \sum_{i=1}^n w_i x_i + b > 0 \\
0, & \text{otherwise}
\end{cases}
f(x)={1,0,if ∑i=1nwixi+b>0otherwise
即,全满足
其中:
- xix_ixi 是输入信号
- wiw_iwi 是对应的权重,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环
- bbb 是偏置
- f(x)f(x)f(x) 是输出响应
感知机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学习调整权重和偏置,使模型能够对特定条件做出正确响应。
可参考:逻辑电路
权重和偏置
偏置的作用可以理解为在公式或模型中引入一个基础值,使得模型能够更好地适应数据。偏置提供了一个基础值,增加了模型的表达能力。(垫子)
权重代表着对应信号的重要程度,权重越高,这个信号对于感知机的影响越大。
感知机的局限性
线性和非线性,感知机无法解决非线性问题,因为它说到底是凭借线性公式进行操作(单层)。
多层感知机
通过不同感知机结合,来获得一个可以实现复杂判定的新感知机。如同流水线一样。
理论上,两层感知机即可构建计算机。重点:通过叠加可以进行非线性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