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ck Me】关于“不敢做”这件事

本文作者反思了自己在初中阶段面对难题时的策略,从依赖直觉节省时间转向不敢尝试可能复杂的方法。作者意识到这种犹豫在信息学和日常生活中同样存在,可能导致错失解决问题和获取高分的机会。提出结合思考巧妙算法与勇于尝试的平衡方法,强调平时的努力积累和必要的训练模拟以提升应对挑战的能力。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初中生涯即将结束,通过几场考试反映了一个“潜藏”的问题,我不敢“做”。

        对于小学的我——“初生牛犊不怕虎”,对于任何题目,我更加愿意用大量的计算来弥补拙劣的解题方法。

        但是到了初中——“识时务者为俊杰”,逐渐变得老练,对于题目开始运用技巧。因为我发现小学的这种方式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特别是在考场上。所以我常常凭借自己的感觉来判断一个题目复杂难易程度,再考虑它会耗费的时间,把时间留给尽可能拿到更多分的题目。看起来这是个不错的习惯,但是最近它暴露的问题慢慢浮出水面。

        对于一些题目,特别是几何题,原本想到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它,但是想到用代数可能会很麻烦,所以我就直接放弃。但是考后算了算,其实也只需要几分钟的事,但是由于考场上我不敢“做”,这些分直接撂手。这让我感到非常可惜,甚至拍案叫“撅”。用个比较恰当的比喻,这就像反比例函数一样,你无限接近与坐标轴(真理),但你就是触碰不到它(真理)。

        在信息学中,也有着同样的问题,有一些题目,你会被它的题目描述吓到,可能会用很复杂的算法,但有时候那种复杂的算法就是问题的正解。同时,你也想到了,但是你不敢去做,这就是这个问题的可悲之处,原本你也可以成为解决这道题的人,但是因为你的犹豫,你的踌躇,你放弃了,你也与这些分数失之交臂。但如果这个问题想得大一点:如果这是一次决定你命运的抉择(当然在你不知道会决定你命运的前提下),你与之失之交臂的就不是分数了,是你的命运。如果再想得大一点:这是一次决定全人类命运的抉择,你失去的就更多……

        当然,我说的“敢做”,并不是盲目地做,其实对于我小学的做法,也是对的。但我需要一个更完美的方式——这两者的结合体。对于一个问题,首选的事思考这个问题的巧妙算法,但是你想到的可能会复杂的解法,你还是要试一下。但对于那些你已经100\%确定的比较浪费时间的复杂解法,时间紧张的时候可以放弃,先拿那些容易拿分的题(这不是不敢面对问题,这也算是一场考试的技巧)。这样可以使你的这场考试的性价比达到最高。还有,不要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不该浪费的题目上,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分。同时,平常的努力与积淀还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努力,没有基础就想到问题的解,用大史的话说,就是“扯淡”。还有,任何人总不可能因为自己写了几句话就能在考场上达到自己文章里说的样子吧,这有点太“妄想”了,所以训练与模拟也是必要的。

        有时,你看到了从墙缝里透出的光,也许你只需要轻推墙壁,那圣洁美丽的光就会照到你的掌心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