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学习笔记——Dijkstra单源最短路径算法

本文通过分析网上教程并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使用Java语言实现Dijkstra最短路算法的过程及核心代码逻辑,包括初始化路线图、记录源点到各点的距离、寻找最近未松弛节点等关键步骤,并输出了算法执行后的结果。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看了网上啊哈磊的【坐在马桶上看算法】算法7:Dijkstra最短路算法           这篇文章之后,为了巩固印象,自己参照原例写了如下的Java代码:


public class Dijkstra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map[][]={{0,1,12,99,99,99}, //初始化路线图,99即代表没有路径到达
				     {99,0,9,3,99,99},
				     {99,99,0,99,5,99},
				     {99,99,4,0,13,15},
				     {99,99,99,99,0,4},
				     {99,99,99,99,99,0}};		
		boolean hasDis[]={true,false,false,false,false,false}; //记录源点1到别的点的距离是否已经过“松弛”
		int dis[]=new int[map[0].length]; //该数组用于储存源点到其余各点的最短路径
		for(int i=0;i<dis.length;i++){
			dis[i]=map[0][i]; //初始化数组dis
		}
		//以下为Dijkstra算法核心代码
		for(int i=1;i<dis.length;i++){
			//找到离源点最近的“未松弛”节点
			int min=99;
			int minPoint=0;//minPoint初始值设为0是否合适还有待商榷……
			for(int j=1;j<dis.length;j++){
				if(hasDis[j]==false && dis[j]<min){
					min=dis[j];
					minPoint=j;
				}
			}
			//如果已记录的源点到v点的最短距离大于源点到最近“未松弛”节点与该节点到v点的距离之和,则将记录的最短距离替换
			for(int v=0;v<dis.length;v++){
				if(map[minPoint][v]<99){
					if(dis[v]>dis[minPoint]+map[minPoint][v]){
						dis[v]=dis[minPoint]+map[minPoint][v];
					}
				}
			}
			//将该节点标记为“已松弛”
			hasDis[minPoint]=true;
		}
		//输出结果
		for(int i=0;i<dis.length;i++){
			System.out.print(dis[i]+" ");
		}
	}
}

输出结果为 0 1 8 4 13 17 ,结果正确,但不知道其他输入会不会导致bug,如果有错误希望各位大虾指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