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精度的输入形式
首先,对数据进行接收的数据结构应该为一个字符串,long long的int型能接收的最大位数为10的18次幂,超过18位的数就必须要用字符串来进行接收;其次,用字符串进行接收时应该尽量选择用scanf()的输入形式,这样可以避免将空格输入进去,保证每一位都是有效的数字。
二.数据的计算
首先,应该十分清楚乘法计算的原理(这里把装输入数据的数组设为(int型)a,b(因为字符串数组进来后要被转换成int型)),被乘数逐位与乘数进行相乘的运算,然后应该有一个比装这两个数都大的数组,这里设为c数组(int型),那么c【i+j+1】+=c【i+j】/10就表示进位,c【i+j】=c【i+j】%10表示取余,也就是取个位上的数。
最后,要对c【总长度-1】进行判断,是否为0;也就是首位是否为0
三.代码演示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io.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len1,len2,len;
char a1[300],a2[300];//输入数据时使用
int n1[300],n2[300],n3[600]={0};//对数据进行转换时使用
scanf("%s%s",a1,a2);
len1=strlen(a1);//计算a1的长度
len2=strlen(a2);
len=len1+len2;
for(int i=0;i<len1;i++)
n1[i]=a1[len1-1-i]-'0';
for(int i=0;i<len2;i++)
n2[i]=a2[len2-1-i]-'0';
for(int i=0;i<len1;i++)//极其关键的步骤
for(int j=0;j<len2;j++)
{
n3[i+j]+=n1[i]*n2[j];//防止漏掉数据
n3[i+j+1]+=n3[i+j]/10;
n3[i+j]=n3[i+j]%10;
}
if(n3[len-1]==0)//判断第一位是否为0
len--;
for(int i=0;i<=len-1;i++)
printf("%d ",n3[i]);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