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检测不到目标蛋白?
样本中不存在目标蛋白;蛋白质被降解掉了,需要加入PMSF,抑制蛋白酶活性;抗体不能识别目标蛋白,检查抗体信息,抗体选择是否正确,能否用于WB验证。
2.蛋白分子量小于10KD怎么做WB?
尽量选择0.2μm的膜,缩短转移时间;也可将两张膜叠在一起再电转。
3.WB检测显示无特异性条带是什么原因?
(1)抗体的原因:检查一抗种属是否正确,二抗是否匹配一抗,抗体孵育时间和用量是否合适;
(2)蛋白的原因:蛋白上样量少,需增加上样量;
(3)转膜的原因:转膜不能过度,蛋白分子量小需适当降低转膜电压或时间;
(4)洗膜或封闭的原因过度:如洗膜过度,则需要降低洗膜次数;适当更换或降低封闭剂浓度,减少封闭时间;可尝试更换抗体稀释液;
4.有条带但是高背景该如何处理?
(1)原因:封闭不充分。解决方法:更换新鲜的封闭液,延长封闭时间。
(2)原因:洗涤不充分。解决方法:增加洗涤次数及时间。
(3)原因:一抗浓度过高。解决方法:稀释抗体至合适浓度。
(4)原因:样品有问题。解决方法:检查蛋白样品的纯度和质量,建议使用新鲜样品。
5.信号弱或完全缺失怎么办?
(1)原因:转膜不充分。解决方法:检查蛋白转移的效率和时间是否正确。
(2)原因:一抗不识别检测物种的蛋白。解决方法:比对免疫原序列和蛋白序列以确保抗体和目的蛋白会发生反应,设置阳性对照。
(3)原因:一抗和二抗不匹配。解决方法:检查一抗和二抗的种属,二抗需和一抗宿主的物种相同。
(4)原因:抗原量不足。解决方法:每个泳道蛋白上样量不低于20-30 μg,使用蛋白酶抑制剂并设置阳性对照。
6.条带拖尾怎么办?
可能是样品溶解的不好,需充分溶解混匀后上样;可能存在一定程度地蛋白降解,要尽量使用新鲜样本。
7.为什么胶图背景有不均匀的黑色斑点?
封闭液未完全溶解,会使不容颗粒附着在膜上从而导致发光时候膜上形成黑点,封闭液要充分溶解,封闭之后用TBST清洗三遍再加一抗。
8.出现多条非特异性条带或条带位置不对如何处理?
可能是表达的蛋白样本具有多种修饰形式,如乙酰化、磷酸化、甲基化、烷基化、糖基化等,可以使用去修饰的试剂使蛋白恢复其正常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