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51)
  • 收藏
  • 关注

原创 植物的“双刃剑”——活性氧

文本内容速览:一、什么是ROS地球上富氧的大气决定了多细胞生命形式的进化,许多生物依靠氧气而存活,细胞内时时刻刻发生着与氧气分子(O2)相关的生理过程,这些过程中O2随着电子以及能量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Raymond and Segrè, 2006; Waszczak et al., 2018)。ROS是由O2衍生而来的一系列分子,比O2具有更高的化学反应活性(Waszczak et al., 2018)。细胞中ROS的主要形式包括过氧化

2025-04-03 10:20:43 927

原创 植物中的性别相关基因(一)

本文内容速览: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相比动物,植物表现出更为复杂的有性形态,开花植物可分为:1)雌雄同体植物——两性花,同时具有雄性和雌性器官;2)雌雄异株植物——单株植物开单性花;3)雌雄同株植物:植株可同时产生雌、雄交替的单性花;4)雌性两性同株植物——植株可产生雌花雌雄同体花;5)雄性两性同株植物——植株可产生雄花雌雄同体花;6)雌性两性异株植物——个体植株可以产生雌花雌雄同体花;

2025-04-02 09:48:40 610

原创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糖基化

(a)糖蛋白的富集。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N-糖基化不同,O-糖基化没有固定特征的氨基酸序列,糖链分子也没有固定的核心寡糖结构,糖链分子中聚糖类型、聚糖数量呈现多样性,在分离糖蛋白的过程中缺乏从蛋白质中水解O-聚糖的通用酶,因此O-糖基化是随机的、多变的且没有规律可循的,这些原因导致发生O-糖基化的糖蛋白结构更为复杂。N-聚糖的合成起始于内质网,在糖基转移酶的作用下聚糖分子链与蛋白质中的氨基残基连接形成糖蛋白,糖蛋白最终在高尔基体的囊膜中进行转运,经过进一步的修饰加工,会带上不同的糖链结构。

2025-04-01 09:10:27 996

原创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间的Crosstalk

本文内容速览: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rotein 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PTMs)指的是在蛋白质的氨基酸上共价添加或去除特定的基团的过程。PTMs可参与调节蛋白质活性、稳定性、表达、定位和其他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几乎影响了细胞内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目前常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包括泛素化、磷酸化、乙酰化、糖基化、SUMO化等。在前期的推文中,小远通过“蛋白翻译后修饰——泛素化”、“蛋白翻译后修饰——泛素化(二)”、“蛋白翻译后修饰——磷酸化(一)”、“蛋白翻译后修饰——

2025-03-31 16:27:19 803

原创 揭秘植物表型——通过相关指标明确基因功能

本文内容速览:表型鉴定在植物基因功能研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能够帮助了解目的基因的功能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中的作用。表型是基因表达和功能的直接体现,通过对植物的表型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出目的基因的功能,进而深入研究其在植物生物学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潜力。当我们获得转基因植株时,首要任务就是对表型进行鉴定。对于一些可能涉及到植物形态特征的基因,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叶片形态、花色花香、植株大小等方面直观地评估植物的表型,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一些微观结构,如细胞结构、细胞壁厚度和气孔密度等,以推断目的

2025-03-31 13:55:54 546

原创 植物诱导型启动子大盘点(一)

诱导型启动子是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类能够响应特殊的生物、物理或化学信号的启动子,在没有诱导因子存在的条件下,其驱动的靶基因不表达或本底表达,一旦环境中出现诱导因子,靶基因的表达会迅速增加。关于植物高温诱导型启动子、冷冻诱导型启动子、光诱导型启动子、激素诱导型启动子、盐诱导型启动子等的介绍,小远会继续搜集相关资料,在之后的公众号文章中陆续与大家分享,当然也欢迎大家留言自己感兴趣的诱导型启动子,小远会优先安排写作哦!(b)水稻的开花时间。关于这类启动子的研究开始的较早,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最多。

2025-03-31 13:08:10 436

原创 植物基因的“断舍离”——选择性剪接

作者利用Iso-seq技术鉴定木薯在对照和低温处理下的转录本亚型,结果表明在对照和低温处理样本中分别从4708和5373个基因座位中鉴定了总共14868和19275个选择性剪接事件(图5B、C),并且发现IR是木薯在对照和低温条件下最丰富的选择性剪接事件类型(占53-55%),A3SS是第二丰富的选择性剪接事件类型(22-25%)(图5D-F)。选择性剪接(可变剪接)是一种转录后调控机制,它通过在剪接过程中选择不同的剪接位点,使单个基因能够产生多种不同的mRNA亚型,从而产生多种蛋白质亚型。

2025-03-28 13:39:47 569

原创 盘点那些与玉米遗传改良相关的基因

植物株型是影响“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因素,对农业机械化等具有重要意义,植物株型由顶端、腋生、居间、次生分生和花序分生组织的布局与活动以及茎、叶、枝条和花序的后续发育所决定(Wang et al., 2023)。破解我国玉米种业“卡脖子”问题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基因资源的挖掘正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这些研究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写照。玉米籽粒性状特征主要包括粒重、容重、含水量、籽粒质地、蛋白含量、赖氨酸含量、甜玉米和糯玉米、生物强化玉米等等,在这里主要向大家介绍与玉米籽粒质地相关的基因。

2025-03-28 09:44:16 681

原创 双剑合璧——表观组学和转录组学联合分析

首先,作者利用ATAC-seq绘制了葡萄的染色质可及性图谱,Peak或者是转座酶超敏位点(Transposase hypersensitive sites, THSs)表示富集的染色质可及性区域,在寒冷处理2h后的葡萄样品中共鉴定了1376个正富集和189个负富集的THSs(“正富集”的THSs可以理解为寒冷处理2h与未处理相比某些染色质区域的可及性程度提高,“负富集”的THSs可以理解为寒冷处理2h与未处理相比某些染色质区域的可及性程度降低)。根据结果,高度相关的基因富集在相同的模块中。

2025-03-27 16:41:52 759

原创 青出于蓝-单倍体诱导技术的衍生

综上所述,体内单倍体诱导技术中的eFd-HI和eFi-HI的分子机制有所不同(图4)。基因的后代,以此新创制的单倍体诱导系为父本,与任意自交系如B73杂交,选择后代中目标农艺性状变化的单倍体,通过加倍可获得具有改良农艺性状的纯合基因编辑DH系,且其背景为B73。任何感兴趣的基因型都可以作为父本与单倍体诱导系杂交,诱导产生单倍体后代,绿点代表单倍体诱导系亲本的弱着丝粒,黑点代表野生型着丝粒,受精后来自单倍体诱导系亲本的基因组被消除,产生含有单倍体胚胎的种子,且其继承了单倍体诱导系亲本的细胞质(粉色)。

2025-03-27 08:52:31 581

原创 蛋白翻译后修饰研究套路

有些修饰例如磷酸化修饰等是可逆的(图2),因此这些可逆的修饰除了有修饰酶例如激酶,也有与之对应的去修饰酶例如磷酸酶。现阶段,关于PTMs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单个修饰上,不过其研究方向慢慢开始从单个修饰的研究转变为多个修饰的研究,旨在揭示不同PTMs对蛋白质的联合调控,相关推文可见“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间的Crosstalk”。在许多研究中,当研究某个底物蛋白上的修饰情况时,也不是所有的研究都筛选了修饰酶,有些只鉴定出了修饰的位点,再通过后续验证说明修饰和所做研究的联系,这一部分在后续内容中小远再跟大家分享。

2025-03-26 13:39:31 790

原创 植物以“忆”御“敌”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Plant stress memory is linked to high levels of anti-oxidative enzymes over several week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在经过持续干旱和极湿处理后,再经过三周的恢复处理(使植物处于正常的生长环境)后,当再次经历干旱时,之前经历过干旱的植物组织损伤较少,Rubisco(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和抗氧化酶(POX、SOD)等含量较高(图5)。因此,出于研究范畴的考虑,仍将这类记忆划分为独立的一类。

2025-03-26 09:51:16 531

原创 植物的生长-防御平衡

抗性基因(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参与植物和病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最为典型的R蛋白是核苷酸结合位点和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NLR)的受体,可识别病原体效应因子从而触发植物免疫反应(Duxbury et al., 2021)。这里只给大家介绍了一种DNA甲基化介导的R基因的微调,其他例如蛋白修饰等也能实现R基因的微调,这里主要是为了告诉大家可以通过微调R基因从而实现生长-防御平衡,因此对于如何利用R基因实现生长-防御平衡的方法就未过多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查阅相关文献。红色箭头表示空的、萎缩的颗粒;

2025-03-25 16:06:19 786

原创 探索DNA甲基化:BS-seq技术的应用

在这篇文章中,伯小远将给大家介绍DNA修饰的相关内容,DNA修饰主要是指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DNA甲基化与植物的基因表达、生长发育和抵御逆境胁迫等重要的生命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被动DNA去甲基化可在DNA复制过程中发生,新合成DNA中的DNA甲基化水平会被降低。为了研究DH果实发育过程中的DNA甲基化图谱,作者对S1、S4和S7三个发育阶段的果实果皮进行了BS-seq分析,发现随着果实的发育,CG和CHG类型的相对甲基化水平下降,而CHH类型的相对甲基化水平上升(图6a)。

2025-03-24 09:01:14 715

原创 开启时光机-作物驯化与新种质创制

作物快速驯化能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完成需要花几千年进行的育种工作,但是快速驯化的技术挑战也是巨大的,大多数野生植物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而且一些野生种质资源存在于土著人群的生活环境中,对野生资源的挖掘可能会破坏这一群体内部的和谐。没有颜色表示零贡献)。研究团队筛选出一份高秆野生稻资源-多倍体水稻1号(PolyPloid Rice 1,PPR1),PPR1的生物量极大,株高可达2.7米,穗长可达48厘米,叶宽可达5厘米,但它也具备典型的未经过驯化特征,如稀穗、粒小(栽培稻的1/3)、芒长(大于4厘米)等。

2025-03-21 09:12:12 539

原创 蛋白质组学揭开基因组时代新篇章

本文内容速览:蛋白质是执行生命体功能的基本单元,往往以各种复合物的形式存在,构成生物体内错综复杂的互作网络,从而行使生物学功能。因此,许多生物学问题需要在蛋白质层面上进行研究。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研究一种细胞或者一种生物体表达的全部蛋白质的学科,已广泛应用于植物生长发育、逆境胁迫等领域,是后基因组时代的研究热点之一。图1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研究热点之一。图片来源:伯远生物。植物蛋白质组具有功能的多样性和时空的特异性,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断地改变蛋白质的丰度、修饰、相互作用

2025-03-20 09:16:42 782

原创 从“单兵作战”到“团队协作”——蛋白寡聚化

MADS转录因子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生物中,拟南芥中存在超过100种I型MADS转录因子和II型MADS转录因子,它们都包含MADS盒(M结构域)和C结构域(C端),但II型比I型增加了寡聚化域,即I结构域(间隔)和K结构域(角蛋白样螺旋),这两个结构域是在进化中获得的,能使II型MADS转录因子与自身或其他转录因子形成二聚体或四聚体,而这也让MADS家族的功能变得异常多样。另外,得益于越来越精细的信号通路机理解析,大家平时阅读文献,也会发现越来越多的蛋白复合物即蛋白寡聚体的分子机制被报道。

2025-03-19 15:31:44 918

原创 辣椒冷知识

当人类食用辣椒时,辣椒素与TRPV1受体结合后,神经系统会向大脑传递信息,告知身体正暴露于危险的温度,大脑以为组织正被灼伤,为了自救,会分泌内啡肽来帮忙减轻痛苦,人类因此爱上了吃辣椒产生的“痛并快乐着”的感觉,类似看恐怖电影、坐过山车、蹦极等带来的感觉。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鉴定了辣椒基因组中属于CapCyc模型的51个基因,与番茄、马铃薯和拟南芥中的同源基因相比,其中13个基因在辣椒中存在独立进化的特异性重复,这种改变可能导致基因功能改变或出现新的功能,例如,辣椒与番茄在进化上分离后,辣椒中的。

2025-03-18 16:24:02 940

原创 植物广谱抗病研究的核心关注点

本篇推文小远意在让大家对广谱抗病研究的关注点有一个全面的认知,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要实现广谱抗病就需要找到不同小种病原体或不同类型病原体在侵染时所共有的、保守的分子过程,这往往也是这类研究的难点所在。,卫青),该基因编码一个新的钙离子通道蛋白,与之前定位在质膜的钙离子通道蛋白不同,WTS定位于内质网膜。HIGS技术原理与基因沉默类似,同样是通过构建发卡载体,最终在细胞内通过形成大量靶向目的基因的siRNA从而引起基因沉默,不同的是HIGS沉默的不是植物本身的基因,而是沉默侵染的病原体中的基因。

2025-03-18 15:32:57 765

原创 变废为宝——植物circRNA的研究思路总结

本文内容速览:经过长久的科研积淀,编码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如何研究已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研究方案。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非编码RNA逐渐成为植物基因功能研究中的新星。与mRNA、tRNA、miRNA等线性RNA不同,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新的存在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它是由外显子、内含子及基因间区域的反向剪接产生,具有闭合的环状结构,无3′端和5′端,因此其在细胞内具有更高的稳定性。circ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的转录组中,研究表明其序列保守性高、在细胞组织中特

2025-03-18 13:18:12 613

原创 显著提高遗传转化效率,只需一步!(三)

在该研究中,作者以GL-3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GL-3和Royal Gala的转录组和小RNAs的结果,发现mdm-miR156aa(microRNA156aa)的高表达是GL-3再生能力强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又给大家介绍了几种通过过表达或编辑某个基因来提高水稻、玉米、拟南芥、小麦、大豆和苹果等植物的再生和遗传转化效率的方法,当然,没总结到的内容也欢迎大家一起来补充。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小麦的转基因愈伤组织的再生效率、芽再生效率和愈伤组织增殖效率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提高(图5),这说明过表达。

2025-03-17 15:34:50 899

原创 辨清敌我,统一战线——确定基因上下游关系(二)

如果基因A过表达株系(OE-A)的表型是某些特定性状缺失或减弱,而双过表达株系(OE-AB)表型恢复至野生型或接近野生型表型,或者双过表达株系(OE-AB)表型与B过表达株系一致,说明基因B的过表达能够恢复基因A过表达引起的表型缺失或减弱。如果基因A过表达株系(OE-A)的表型是某些特定性状缺失或减弱,而双过表达株系(OE-AB)表型与A过表达株系一致,说明基因B的过表达不能恢复基因A过表达引起的表型缺失或减弱。首先分别创制基因A和基因B的单突变体,比较A突变体与野生型的表型差异,确定基因A的负调控作用;

2025-03-17 13:29:41 779

原创 盘点那些与大豆遗传改良相关的基因

Z代表中黄24,H代表华夏3号;7个GmFAD2-1和GmFAD2-2成员负责将质体(GmFAD2-1A和GmFAD2-1B)、内质网(GmFAD2-1A、GmFAD2-1B、GmFAD2-2A、GmFAD2-2D和GmFAD2-2E)和细胞质(GmFAD2-2A、GmFAD2-2B、GmFAD2-2C、GmFAD2-2D和GmFAD2-2E)中的油酸(C18:0-ACP)转化为亚油酸(C18:1AΔ9-ACP)。(O-R)野生型XD20和突变体的株高(O)、开花时间(P)、种子重(Q)和成熟期(R);

2025-03-17 09:24:02 843

原创 西瓜为什么这么甜?

本文内容速览:炎炎夏日,西瓜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消暑神器”,在炎热的天气里大口大口地吃瓜,西瓜果实中充足的水分会让人清凉不少,同时其清甜的口感也会让幸福感瞬间提升。那西瓜为什么会这么甜呢?伯小远下面将给大家带来关于西瓜“甜蜜”的故事,一起去看看吧!西瓜“甜蜜”的起源西瓜的祖先果实小、果肉坚硬而且味道苦,与如今大家看到的又大又甜的红瓤西瓜相去甚远,而西瓜之所以会变甜是人类驯化的结果。我们对于甜味的偏爱依赖于我们的生存本能。在远古时代食物稀缺的环境下,能够迅速识别出富含能量的食物是生存的关键,而甜味通常意味着食物

2025-03-12 15:38:05 802

原创 浅谈mRNA的量与蛋白表达量并不线性相关的原因(一)

本文内容速览:虽然蛋白质是由mRNA翻译而来,但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总是与mRNA的表达水平一致吗?很显然不一定,那么会有哪些原因导致它们的表达水平不一致呢?小远通过查阅文献找到了一些资料与文献案例,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种现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过表达一个基因有时候达不到我们预期的目标,想必这个问题也困扰了不少人。好啦,话不多说,下面就跟着小远的节奏一起往下看吧!背景介绍1.1中心法则涵盖的内容开始具体的文献案例解读之前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点背景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既然本文介绍

2025-03-12 09:36:45 1316

原创 速来围观,超详细磷酸化相关实验及思路解析!

本文内容速览:关于磷酸化小远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多次(蛋白翻译后修饰——磷酸化(一),蛋白翻译后修饰——磷酸化(二)),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大家也都比较清楚了,但是具体如何去做,在你心中是否有清晰的思路?答案未必是肯定的,因此小远结合相关文献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具体的实验方法与实验思路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大家看完有所启发。磷酸化在科研领域一直处于一个长盛不衰的地位,所以我们对它的学习也应该永不休止!提到磷酸化,简单来说就是从修饰酶与底物两个方面来考虑,这个在之前的文章中也为大家介绍过,有一些通用的研究手

2025-03-12 08:37:19 1040

原创 植物中的温度感受器-知热篇

总之,PrD介导的ELF3相分离能够感知环境温度变化,这是首次发现的相分离-温度感知机制。植物对温度的感知涉及极其复杂的细胞过程, 包括脂质代谢、光信号、相分离等,而且温度与光、干旱等又有着相关但独立的复杂关系,本文介绍了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们发现的一些潜在的植物热感应器,涉及的机制包括膜相关蛋白的释放、光感受器的热逆转、相分离、改变RNA二级结构、蛋白泛素化降解等,篇幅所限,很多内容没有具体展开,主要是帮助大家了解植物感知温度涉及的相关机制包括哪些方面,打开大家的研究思路,文中不足之处还希望大家继续补充喔!

2025-03-11 13:14:26 828

原创 UTR中不可小觑的调控元件

作者进一步探索发现,在这些不受脱帽影响的mRNA的5' UTR存在富含嘌呤的R基序(R-motif),通过实验证明R-motif招募翻译起始的必须组分(PABP、eIF4G和植物中eIF4G的异构体eIFiso4G)后正常启动抗病基因的翻译过程,因此这些R-motif可以充当IRES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不需要m7G帽子也可以招募核糖体等翻译的必须组分从而启动翻译过程)。”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前期发现盐胁迫下离子转运相关基因的3' UTR会延长,这提高了这些基因mRNA的稳定性和蛋白的丰度。

2025-03-11 08:52:27 656

原创 蛋白翻译后修饰——去泛素化

本文内容速览:泛素化和去泛素化修饰广泛参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胁迫应激和代谢调控等多个过程。泛素化通过将小分子泛素共价结合到目标蛋白上后,目标蛋白质进入蛋白酶体进行降解,这可以调控目标蛋白的活性、位置和相互作用。而去泛素化则通过去除目的蛋白上已结合的泛素,恢复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功能,确保细胞功能的正常运作。泛素化与去泛素化的动态平衡影响着基因的表达调控、信号转导和细胞周期控制等重要过程。在“蛋白翻译后修饰——泛素化”和“蛋白翻译后修饰——泛素化(二)”这两篇文章中,小远已经给大家介绍了泛素化修饰的相关内容,想必

2025-03-10 16:02:06 951

原创 植物高效遗传转化方法,请查收!

在该论文中,作者基于橡胶草根部具有芽再生能力这一特点,先将橡胶草的根切成2-3厘米的根段,并在两侧的伤口上涂抹农杆菌,然后将农杆菌包被的根段置于潮湿的蛭石表面,经过大约两周的培养,橡胶草根段上会再生出新芽,并逐渐长成完整的植株(图9A)。并测试了植物激素对愈伤诱导和芽诱导的最佳浓度,最终确定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CIM)中添加的最适激素为0.8mg/L的IAA和0.1mg/L的6-BA,在芽诱导培养基(SIM)中添加的最适激素为0.08mg/L的IAA和0.1mg/L的TDZ。(G)基因编辑结果统计;

2025-03-10 13:37:18 987

原创 作物中的重金属研究

水稻根系对镉的吸收主要是通过锰转运蛋白OsNRAMP5介导的,OsNRAMP5主要在植物根系中表达,实验同样表明亚细胞定位在根毛外表皮和内表皮细胞的质膜上,这种定位模式与锰和镉进入细胞中的作用模式一致,提高根介质中锰的供应能力可以降低水稻根系对镉的吸收。”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在籼粳遗传背景下系统评价系列镉调控关键基因的减少镉积累能力,并进一步在恢复系和不育系中聚合镉、砷关键调控基因优异等位变异,成功创制了籽粒中镉和砷超低积累的两系杂交水稻,为镉砷等重金属复合污染地区生产重金属不超标的稻米提供了解决方案。

2025-03-10 09:13:39 865

原创 植物的“眼睛”——光受体

本文内容速览: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是因为当眼睛接收到光刺激之后,眼睛视网膜上的细胞对光产生响应,向大脑发送信号,大脑对光刺激进行解读,将其构建为图像。而植物没有眼睛却能和人类一样,感知光质、光强、光照时间、光照方向和光周期等光信号,对周边视觉环境的动态了如指掌。那植物是如何感知光的呢?这就不得不提植物的“眼睛”——光受体(光感受器)。伯小远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植物的光受体。植物的光受体是指能够感受光信号并能引发相应植物细胞反应的一类蛋白。具体来说,环境中的光信号首先被植物中能感受不同波长的特

2025-03-07 08:46:41 1176

原创 解析调控网络之竞争结合

本文内容速览:揭示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关系有助于理解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如发育、细胞分化、应激反应等。我们相对熟悉两个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但仅研究两个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无法完整解析生物体内复杂的调控网络。解析调控网络往往涉及到对多个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一旦涉及多个生物分子,情况就会变得复杂。生物分子可以结合在一起发挥某一具体功能,相互之间也可能存在竞争关系,那么这种竞争关系如何研究?小远准备了一些文献案例给大家展示了相关的研究思路与实验方法,希望对于大家的科研有所启发和帮助噢!01

2025-03-06 08:49:05 1003

原创 翻译组学——解锁翻译调控的奥秘

本文内容速览: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受到精密地调控。根据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从DNA经由mRNA传递到蛋白质。在这个过程中包括四个主要的调控步骤:转录调控、转录后调控、翻译调控和翻译后调控,其中翻译调控占整个调控幅度的一半以上,超过了所有其他调控的总和(Schwanhäusser et al., 2011)。因此,翻译调控是生物体内非常重要的调控步骤。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聚焦于翻译调控过程,但由于技术难度和翻译调控机制的高度复杂性,直到近年来翻译调控才实现了全球范围

2025-03-05 09:32:01 647

原创 反向育种要是做成了,种子行业会不会乱套?

④利用双单倍体技术,将这些配子转化为纯合体。在进入今天的主题之前,咱们先来回忆一下减数分裂的过程(图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复制形成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结构,非姐妹染色单体形成“交叉点”发生重组,随后,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没有染色体的复制,细胞再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最终形成四个配子。通过无融合生殖能产生与母体基因组完全相同的后代,即实现母体的克隆,因而可以固定杂交优势,免去杂交制种的繁琐步骤,是具有革命性潜力的新型育种方式。

2025-03-04 09:18:48 697

原创 诺奖级工具AlphaFold在研究中的应用

的过表达又使植株难以兼顾生长发育和防御反应之间的平衡(因为GmPMI1与自身GmPME1也会互作,相当于攻击病原菌的同时也限制了自身的正常生长),因此作者通过AlphaFold-Multimer工具重新设计了GmPMI1蛋白,替换了原蛋白序列中的9个氨基酸,并命名为GmPMI1R,改造后的蛋白GmPMI1R与GmPME1的互作强度减弱,但不会与PsPME1的互作强度并不会减弱(图3A-G),同样地,Co-IP也得出相同的结论(图3H),这也使得正常情况下过表达。目前预测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

2025-03-03 09:01:31 686

原创 科技的温情——挽救鼠鼠/兔兔的生命

本文内容速览:壹相关背景小肽与微抗体在生物科技领域,抗体设计被誉为精准医疗的基石。它允许科学家们利用免疫系统的力量,精确对抗疾病。通过深入理解抗体结构,并结合现代生物工程手段,研究人员能够创造出针对特定抗原的高度特化抗体,用于疾病治疗和预防。然而,传统抗体生产虽然成就显著,却也暴露出一些固有局限性。首先,传统抗体的生产高度依赖于哺乳动物细胞系统。这一过程不仅成本高昂、耗时较长,还受限于培养条件与生物反应器的技术瓶颈,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其次,即便是同一批次的传统抗体生产,也难以避免批次间微小差异的存在。这些

2025-02-28 09:52:55 764

原创 植物微生物组与植物抗病

2)条件性共生的微生物在某些情况下会转变称为成潜在的病原菌,导致植物病害的发生。关于植物微生物组对植物病害的影响就介绍到这里,从上述介绍中不难看出植物微生物组是一把双刃剑,植物微生物在植物抗病方面具有无穷潜力,其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既可以促进病害也可以抵抗病害,因此研究如何保持植物微生物稳定平衡对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至关重要。(f)孢子悬浮液中添加指定浓度的HA,然后接种于番茄果实(d,顶部)、草莓叶片(e,顶部)或大麦叶片(f,顶部)上,测量病变的面积或长度(下图)采用DMSO作为溶剂对照;

2025-02-27 14:01:51 702

原创 速来围观!研究转录因子-启动子互作的“新技术”

本文内容速览:在许多细胞生命活动中,如复制、转录、表观遗传修饰、DNA修复等,都涉及到蛋白-DNA的相互作用。因此,研究蛋白-DNA的相互作用,对于我们了解DNA转录调控、蛋白表达机制以及揭示各种生命活动现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研究两者的互作关系,研究者们发明了很多方法,包括用于寻找目的基因启动子的DNA结合蛋白(反式作用因子)的技术:酵母单杂筛库和DNA Pull-down MS技术;用于寻找反式作用因子在目的基因启动子上结合的顺式作用元件的技术: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IP-seq)、靶向剪切及标

2025-02-26 09:40:38 813

原创 听说无需组培就可以获得基因编辑植株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 DNA-free and genotype-independent CRISPR/Cas9 system in soybea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一种用于大豆基因编辑的新技术,通过利用体内粒子轰击-核糖核蛋白(in planta bombardment-ribonucleoprotein, iPB-RNP)的方法,将CRISPR/Cas9系统的RNP复合物(Cas9蛋白和gRNA结合形成的具有编辑功能的复合物)直接递送到大豆茎尖分生组织(SAM)细胞中,进而实现基因编辑。

2025-02-25 09:59:05 955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