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空间组技术助力ANCA-GN 肾小球包曼氏囊破裂机制研究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自抗体相关肾小球肾炎(ANCA-GN)是一种坏死性新月体肾小球肾炎(GN),可导致大量蛋白尿及肾功能迅速丧失,常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而肾小球包曼氏囊破裂是加剧该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包曼氏囊的破裂机制仍不清楚。
为深入研究ANCA-GN肾小球包曼氏囊的破裂机制, 2022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脏病研究所陈安群团队联合纽约西奈山医学院John Cijiang He团队,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IF:7.561)杂志上发表题为“Digital Spatial Profiling of Individual Glomeruli From Patients With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y-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的研究性论文(图1)。本文将数字空间分析技术(DSP)作为探索性工具,对4例ANCA-GN患者和2例微小病变性肾病(MCD)患者的FFPE肾活检组织样本(样本策略)进行空间转录组(1833个免疫为环境及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组(45种免疫相关蛋白靶标)分析,通过比较疾病中不同破裂程度的肾小球包曼氏囊内基因蛋白组空间表达特征,为ANCA-GN进展的潜在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图1
研究亮点
研究团队运用DSP技术,通过collagen IV和CD45对肾组织进行双重形态学标记,便于在空间层面将组织划分为肾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