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因解读 | 玩转顶流DSP空间组技术,最大化利用病理样本快速发文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与纽约西奈山医学院合作研究发现,数字空间分析(DSP)技术在ANCA-GN肾小球包曼氏囊破裂机制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通过DSP技术分析了免疫相关基因和蛋白,揭示了经典补体途径、SPP1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为治疗提供新思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DSP空间组技术助力ANCA-GN 肾小球包曼氏囊破裂机制研究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自抗体相关肾小球肾炎(ANCA-GN)是一种坏死性新月体肾小球肾炎(GN),可导致大量蛋白尿及肾功能迅速丧失,常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而肾小球包曼氏囊破裂是加剧该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包曼氏囊的破裂机制仍不清楚。

为深入研究ANCA-GN肾小球包曼氏囊的破裂机制, 2022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脏病研究所陈安群团队联合纽约西奈山医学院John Cijiang He团队,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IF:7.561)杂志上发表题为“Digital Spatial Profiling of Individual Glomeruli From Patients With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y-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的研究性论文(图1)。本文将数字空间分析技术(DSP)作为探索性工具,对4例ANCA-GN患者和2例微小病变性肾病(MCD)患者的FFPE肾活检组织样本(样本策略)进行空间转录组(1833个免疫为环境及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组(45种免疫相关蛋白靶标)分析,通过比较疾病中不同破裂程度的肾小球包曼氏囊内基因蛋白组空间表达特征,为ANCA-GN进展的潜在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图1

研究亮点

研究团队运用DSP技术,通过collagen IV和CD45对肾组织进行双重形态学标记,便于在空间层面将组织划分为肾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